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85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应该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对教育理论的依赖、实现终身学习 、以研究者的姿态从教,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发展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01-01
  教师是专业技术性职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巧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亲身历练;既是一种职业资格,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独特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
  (2)强调专业知识。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熟悉所教专业的必备知识,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展视野。当今社会知识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学习、更新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3)强调专业技能。终身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因而,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与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和反思的能力;
  (4)强调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持续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维持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如此庞大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其专业化的现状则不容乐观。综合考察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况,比较分析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处在低中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2.1从教师的专业道德来看,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如何能正确对待教学、正确对待学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潜伏着危机。
  2.2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来看,由于现行师范院校课程的设置没有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师范院校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过大,而与一般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情境教学知识相对应的教育专业课程比例过小,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评价、多媒体教学、教学实验等现代教师迫切需要加强的能力缺乏训练。
  2.3从教师的专业训练来看,我国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仍然偏低。尽管全国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已经分别提高到89%和71%,但是,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大都已经提高到本科层次,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层次。显然,这一状况难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4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我国教师队伍庞大而又组成复杂,许多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缺乏重新接受系统学习提高的机会,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教育教学技术,感到束手无策,无法深入学习体会。这已成为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瓶颈与障碍,决定了我国教师进修、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3专业化教师的努力方向
  要使教师在职业专业化方面有所发展,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3.1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需要业务上的高水准来保障,更需要严格遵守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争取公众在道德上的高度信赖、树立起在学生中的威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发自内心的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爱,可以让教学生活在朴素中多一份恬淡与轻松、多一份理解与包容、多一份幽默与灵动。只有爱,才能意识到"课比天大",用优质的课堂和教育资源吸引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追求卓越、完善自我。
  3.2提高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
  教师职业能否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关键在于它是否对理论高度依赖。教育理论原本是在教师培养的需求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过一个短暂的"蜜月期"之后,彼此又逐渐疏远开来。一方面,随着教师对教育机制的逐渐适应和熟悉,教育理论越来越显得无足轻重;另一方面,在学术化动机的驱使下,教育理论逐渐游离于教育实践活动之外,教育研究被误解成理论工作者的学术领域,而没有成为教育行业的领地。教育理论繁荣、信息泛滥与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不高,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要强化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的系统学习,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当前国际教育界流行"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推行"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3实现终身学习。
  教育活动的高度复杂性,要求教师必须能在已有的专业理论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学习。因此,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既是教者,又必须是学者,"教学相长"。
  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智慧方式。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教师在勤奋自励中自我修炼、充实提高,可以开阔知识,拓展视野。和杜威、陶行知对话,感受生活教育、沐浴民主春风;同卢梭、苏霍姆林斯基谈心,倾听他们的建议、学习他们的经验;走进第56号教室,观摩学习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的教育理念。这样就可以让"头脑风暴"荡涤去心中的困惑。   现在网络日益成为教师成长的崭新舞台。有人戏说,网络时代比的是一个"快"字,是让"眼球"来指挥"脑球"。谁会学,谁学得快,谁就赢。"君子博学,善假于物也",网络的开放性、兼容性、平等性,就使得虚拟世界的学习成为一种极富生成性的互动。借助网络,教师可以感受最前沿的理念;借助网络,教师可以捕获最丰富的信息;借助网络,教师可以表达最自由的思想;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实现最广泛的交流;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展示最个性的风采;借助网络,教师可以描绘最绚丽的教育。
  3.4以研究者的姿态从教。
  教育是科学,是艺术,需要实践、反思与探究。教中研,研中教,以教催研,以研促教。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根于实践,源于问题,亲近学生,走进课堂,它是那种田野式、草根性的鲜活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教学中实际上也存在着"节能降耗"、"事半功倍"等概念,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在易混易错中辨明是非,在幽默风趣中学习知识,进而转化成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主旨和精髓。为达此目的,就要加强教学研究。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量巨大,个中甘苦惟自知,可谓苦中有乐,苦尽甘来。辛苦并快乐着。当然,教研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课堂教学是教研的灵感之源。
  能教、会研、善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一个教师的价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所付出的工作量,要远比备一节课或写一篇经验总结性的论文多得多,但是值得。因为从事课题研究足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难得的宝贵阅历。只要有虔诚的心态、务实的精神、扎实的过程和稳健的步伐,就能使以研促教、科研兴教成为现实。
  另外,在平时工作之余,教师可以写一些叙事和随笔。华东师范大学的刘良行教授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倡导者,提倡教师写专业发展自传。教师通过对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梳理、总结,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专业发展自传可以为教师本人的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提供启动装置。当教师没有直接谈论教育理论,只在反思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事件时,教师的教育理论已经蕴含其中,而且这些教育理论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它已经转化为教师的教育信念了。
  4学校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成功的学校管理就是用理念点燃教师的心灵之灯;用理念给教师一种向心力,同心同德;用理念给教师一对进取的翅膀。让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栖息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助推教师不断成长。
  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方面,学校尤其是校长应该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1)文化引领——提升学校的价值导向力;
  (2)精神引领——激发教师的工作持久力;
  (3)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职业自信力;
  (4)主题活动——提升教师的项目谋划力;
  (5)平台活动--提升教师的团队凝聚力。
  当然,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无疑是多样的。有体制的、经费的、环境的……可能是问题之中还有问题。但是"山不过来,我过去。"在不甚理想的现实背景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主要还是从内源切入,从校本培训开始,通过读书、上网、教育科研,来构建并不缥缈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8.
  [2]《校长如何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梁慧,《教育时报》,2012、9、20.
  [3]《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演讲录》,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其他文献
前情提要  夜游市发生“山灵袭阵”之灾,为了顺利引渡百世妖,迟辰对“大人物”使用“卖名契”,看过了它承载一百辈子记忆的沉痛。最后回到血色竹林,倾尽全力用流火之标顺利引渡了百世妖。第二天,从沉睡中醒来的迟辰发现,百世妖变成了一个绿色头发的萌妹子  面对失去记忆的百世妖,迟辰为它改了“妖六”这个名字。  人物介绍  迟辰  17岁宅男灵猎,人前低调,在灵猎界是个嚣张活跃的狠角色,擅长火系攻击,成功引渡
期刊
前情提要  母神雕像的苏醒震惊众人。神官长要将伊芙和昏迷未醒的阿尔瓦强行带走,库诺等人试图阻拦,反被抓起关住而伊芙不顾神官长的劝阻,坚决履行巫女的职责,带阿尔瓦与母神一起离开。来到黑色树海之上,母神却做出令人意外的举动  人物介绍  伊芙  守护太阳母树的巫女,一直生活在神殿的最深处。单纯可爱又善良,似乎与节肢族存在神秘关系。  阿尔瓦  自警团少年兵,性格腼腆,有责任感。对伊芙非常憧憬。  波纳
期刊
摘要:结合外军院校教育教学实践,对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了初步探究。把控政治素养,夯实文化基础,着眼任职需求是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本科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6-01  1以任职需求为牵引,把领导才能和政治素养放在首位  1.1注重领导才能教育,培养未来的领导人。  注重学员领导素质的培养,是外军院校本科人才培养
期刊
摘要:高校大学生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得以实施的储备力量,也是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大学生党员作为我国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同时思维也极为活跃,很容易接受各种外来事物和新鲜事物。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属于高校党建主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时也是落实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体现,本文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了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期刊
摘要:教师如何做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现代化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十分紧迫的课题。教师应适应新的角色转变,树立以情育人的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并及时获取信息,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新世纪称职的教师,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偶像、知识偶像、创造力偶像。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 偶像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264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为降低中小学生肥胖、贫血、近视等的发生率,就需要有一支业务素质合格的卫生保健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而目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学校专职保健教师并不能适应教育的需求。所以加强保健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就目前中小学保健教师队伍的现状、制约的因素以及加强保健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中小学;卫生保健;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是推动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出发点,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以大学专业课程的考评为重点,论述了综合考评体系的建立、考评方式方法及其有效实施,在不同层面上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大学教学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考评体系;结构;模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很不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必须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力求收到最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业负担重;原因 ;表现; 危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7-0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过程应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期刊
摘要:教师厌倦教学和难以发挥教学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这最终会降低教学质量,严重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所以,对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变得非常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26-01  职业倦怠一词的首次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这
期刊
前情提要  漳河镇水怪出没!为了阻止无妄班对水怪龙族的攻击,村长的妹妹小珊挡在了芊芊的面前。但受惊的村民还是射伤了龙。负伤的白龙愤怒地向大家发动攻击。墨小天为了保护芊芋,挡在了她的面前。这时,凤子焱分队赶到……  墨小天  认为狩灵人=有钱人,于是以此为目标在六壬学府学习。无妄班的成员之一,灵能力达到第三重。  龙芊芊  绿发美少女,使用水属性咒术,无妄班班长,同时也是小天的师姐。  凤子焱  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