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立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台梭利认为,模仿成人的动作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模仿是儿童从语言到社会能力等各方面技能发展的必要途径,成人尊重儿童在这个时期自主模仿的欲望,才会有利于他的成长。而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是幼儿心智的启蒙者,自身的行为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幼儿教师才能正面地教育、影响幼儿。
  一、“以身立教”的重要性
  1.幼儿的模仿性决定了幼儿教师要以身立教。
  儿童的模仿性行为是一种选择性的、聪明的模仿。有些人认为玩具能满足幼儿的成长需要。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真正需要的不是玩具,需要的是加入周围环境,加入身边发生的事情,他很喜欢参与大人们的活动,比如模仿妈妈做家务、模仿教师的动作等。他们通过这些行为为自己参与周围活动做准备。对于幼儿来说,将要进入的社会生活是非常新鲜的,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比玩具更有意思。
  成年人树立的榜样仅仅为幼儿提供模仿的目标和动力,并不一定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际上,幼儿只要开始模仿就往往会超过他的榜样,他会比榜样做得更准确、更好。所以,我们教师要为幼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为幼儿提供一个模仿的目标和动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其超越我们。
  2.幼儿的主体性决定了幼儿教师要以身立教。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推崇的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但是在日常活动中,很多教师、家长往往忽略对幼儿“感谢”。在大多数中国家庭里,大人们很少有对孩子说“谢谢”的习惯,父母不会教育孩子对自己说“谢谢”,认为自己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不需要孩子感谢,把给予当做理所当然。
  父母的认可与感谢是在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教导他们要对别人的给予或帮助说“谢谢”。同时,孩子还会从家长的感谢中体会自己的价值,享受给予的快乐,这样的情感体验对于其心理素质的发展十分有益。
  3.师幼间的公平性决定了幼儿教师要以身立教。
  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以身作则都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在错误面前,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没有谁能免责。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与其对他讲道理,还不如以身作则,平等地看待孩子。在自己犯错时向孩子道歉,孩子自然就会在潜意识里形成认识——犯了错就应当道歉。如此,家长和老师轻易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无论孩子多小,只要是大人犯了错,就不要羞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并向孩子道歉,让他们明白我们是公平看待他的,并且向他证明,大人要求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也做得到。
  二、提高师德素质,“以身立教”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幼儿教师在幼儿心中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身作则”,而提高幼儿教师师德素质,是“以身立教”的重要前提。
  1.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
  爱岗敬业,是提高师德素质的前提条件。只有把它当做是自己的事业,当做是自己人生追求的理想,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以身立教”。教师工作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教育和教学都是道德事业,不仅具有道德性目标,而且必须以道德的方式进行。教师是道德的主体,教师实践是道德性实践。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把“乐学”置于“知学”、“好学”之上,成为最高的学习境界,乐学如此,乐业也是如此。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孜孜不倦地达到“乐业”的境界。“乐学”使教师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处于积极探究的状态,无论从事教学工作,还是做幼儿的教育工作,都有愉悦感、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推动教师工作不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因此,教师应把提高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作为个性修养的一项首要任务,以达到“学高为师、以身立教”的境界。
  2.尊重幼儿,热爱幼儿。
  对幼儿的热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教师对幼儿的爱,不是狭隘私情,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私的、圣洁的爱。因此,师爱是有原则的、公正的、理性的。师爱是关爱性与严格要求的有机统一。许多名师都具有这种神圣的、圣洁的爱心,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与幼儿产生无限的“亲和力”,实现与幼儿心灵上的“零距离”,从而使幼儿“亲其师”进而“信其道”,实现教育教学上的成功。
  这样,师爱是感情,是动力,也是方法。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一种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如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西方教育家罗素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说:“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动地发展。”只有尊重幼儿、热爱幼儿,对幼儿爱的教育,才能让教师时时刻刻“以身立教”,为幼儿树立榜样。
  3.为人师表,热爱自己。
  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心理健康,悦纳自己,必须自爱、自尊、自重,唯有如此才能获得他爱、他尊、他重。素质教育要求教育由知识走向发展,发展幼儿,发展教师。依靠教师内涵发展引领幼儿内涵发展,依靠教师素质发展引领幼儿素质发展,师生互动发展,共同发展,这正是新世纪师德修养的基本点。这种积极的心态的外化就成教态。要求教态大方、自然、儒雅适度,正是内在人格道德的外化体现。教师应努力塑造自己的性格,为幼儿做出表率,赢得幼儿的信任与爱戴。热爱自己,以身作则,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以身立教”。
  “以身立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时代的需求。幼儿教师必须意识到身负重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修养,从而“以身立教”。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高校教师文化伦理责任建设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重新审视高校教师的文化伦理责任问题,是一项极为迫切的政治任务。  关键词: 资本 高校教师 伦理责任  一、传承文化是高校教师的文化伦理责任  今天的文化伦理建设问题不是出在繁荣与创新上,而是出在传承上,即繁荣与创新的文化靠谁传承?这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恰恰是当下制约文化发展的最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高校,当然是教师。高校教师文化传承责
一  实践中,高三语文复习指导多以讲试题为主要形式,事实表明试题评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说,能否讲好题目是复习指导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评讲试题各有巧妙不同,多数教师讲试题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解释答案型。向学生说明命题人提供的答案的合理性(或做适当修改),并结合文本阐释理由。二是研读文本型。带领学生精读文本,不局限于答题,立足于读透文章。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再完成题目。三是总结规律型。引
摘 要: 小学品德课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小学生的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重要目标,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让小学生实现综合性的活动体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演绎精彩课堂。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有效性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永无止境的。小学品德课由于教材特点,品德教师更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品德课堂教学的需求。更新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充
摘 要: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学课程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再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因该课程与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有部分重合,按部就班授课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本院体育经济学课程进行研究,并初步总结了体育经济学课程研讨式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体育经济学 研讨式教学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体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体育与经济的关系及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活动
摘 要: 本文探讨了“汉英翻译”课程在民族院校区内班(以西藏民族学院外语学院区内班为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教师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教材及教学方法等问题,主要分析了藏族学生方面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汉英翻译 区内班 藏族学生 实践  1.引言  1.1“汉英翻译”课程简介  “汉英翻译”课程即“翻译理论与实践(2)C—E”,是本院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者通过对某校204名初中生进行英语学习兴趣调查,整理得出初中生学习兴趣的现状。基于调查结果,作者立足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习兴趣 情感因素 学习动机  一、影响英语学习兴趣的两大因素  1.情感因素  情感作为一项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中肯定“情感态度是影响
摘 要: 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写一篇好的作文,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逐步引导。英语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练习,最终达到让学生写作文不再感到困惑的目的,是每位英语教师应重视并引起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挖掘教材,让学生逐步练习单元作文进行了探索,与大家共探讨。  关键词: 挖掘教材 听力 对话 阅读 写作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
摘 要: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女性自我独立意识觉醒后不同的自我救赎和不同的前途。
摘 要: 本文给出了高中物理中几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利用三角函数y=acosα bsinα求极值,利用二次函数y=ax bx c求极值,利用,求最值,以及利用分式求极值。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数学方法 极大值 极小值引言  在物理习题中经常出现求解某一物理量的极大值或极小值,显然,这是数学中极值求解方法在物理习题中的应用。现将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几种求极值的方法归纳如下:  一、利用三角函数y=a
每次中考、高考后,人们往往关注作文的题目。因为作文占总分的比例最大,其得分直接影响语文成绩。但现实中学生畏惧作文,看到写作就头疼,尤其是农村学生。  如何让乡村学生喜欢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  一、增强自信,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要“激发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针对他们阅读面和阅读量明显不如城里孩子的现状,我让他们明白,一是作文就是用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