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陆家嘴人租房指南

来源 :陆家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家嘴从明代的一滩“三角洲”发源,经历了清代英、日建厂,抗战时期的渡口集聚,解放后的东昌路繁华,发展成如今面积近31.78平方公里的东方华尔街,聚集了4.3万家企业、252幢商务楼宇、50万白领,拥有全上海近2/3的持牌类金融机构、1/6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国近1/3公募基金机构、1/2的外资法人银行总部、90%以上的外资私募机构,全球排名前十的外资资管机构。
  陆家嘴金融城一个圈,街道命名富贵大气又不失文艺:银城路、富城路、丰和路、花园石桥路、拾步路……而沿着世纪大道走到陆家嘴街道的居民区,仿佛身处另一个国度:昌邑路、崂山路、栖霞路、乳山路、福山路、潍坊路、蓝村路……若是山东人,会觉得无比亲切,因为昌邑、崂山等都是山东地名。
  上海各区街道以全国行政地名作为道路名称:浦东新区位于上海正东,与山东省在全国的地理位置相同,所以浦东新区的街道多采用山东县市的名称。这个历史要追溯到老上海的租界时期:1864年,上海租界建立了一个叫“道路码头委员会”的机构,负责规划租界内的马路。当时规定,南北方向路名是中国省份名,东西方向路名是中国城市名。这些路名的分布以原租界的黄浦、静安等区较多。解放后,上海的建设速度加快,包括陆家嘴在内的浦东新区街道命名也沿袭了如此传统。
  根据陆家嘴街道的网站,在下辖31个社区中,颇有几个滨江豪华社区,如×滨江园、江×天下、汇×天下、×江茗园,“坐拥浦江之畔,成为外籍人士在浦东的聚居地之一”。这话不假,滨江高档小区外的法国面包店聘请法国厨师,顾客也多是带着金发碧眼可爱小孩的外国友人。江畔已经建设成老白渡滨江绿地、上海船厂滨江绿地和陆家嘴滨江大道,基本连成一线,对于跑步和骑行爱好者非常有吸引力。住在美丽滨江,每天去名为“巴黎人”的咖啡店买法棍和咖啡,这样的生活和在塞纳河边漫步有着类似的情调。
  然而同为“外来人口”的打工仔,与这种刻板印象中陆家嘴的精致优雅隔着十条乳山路。下了地铁后排队在×比馒头买两个包子,在牛奶棚买杯酸奶或者匆匆去便利店挑一个三明治,才是更常见的样子。
  工作在陆家嘴,若住在步行上班的距离会大大增加生活的幸福感。两年前我来到这里,虽然不在正经金融城上班,但也属于泛陆家嘴区域,周末常想去浦西的老上海逍遥,于是2号线东昌路和世纪大道地铁站这带成了租房的不二之选。另一个很尴尬的现实是,很穷。刚参加工作的两个女生的合租标准很简单:便宜、安全、干净。




  租房自然想到房屋中介,某家、我爱某某、某原,某某洋几个响当当的中介品牌遍布大街小巷。两年前,租房的中介費还是租客、房东各掏月租金的35%,如今早已涨到了50%,而房价也是步步高升。
  第一年,我在某中介的帮助下租到了“梅园四街坊”小区的一室户。说是一室一厅,使用面积大概只有十几个平方,但是房子干净整洁,本是房东的婚房,房东夫妻生了娃,去借了大房子,把这套迷你户型借出来。上海人管租房叫“借”,好像不要钱似的。
  梅园的几个街坊(从一至六)分布在东方路沿线,从浦东大道至张杨路,被栖霞路、乳山路、商城路、福山路分隔开来。靠近商城路、福山路的梅园四、五、六街坊所处路段安静整洁,绿化也好,缺点是能觅食的小店不太多,大概以每半年新开张一两家的速度增加。而穿过梅园三街坊到乳山路段,就会发现不少餐饮店,食客络绎不绝,多是租住在附近的白领。
  陆家嘴餐饮江湖
  小餐饮店的老板有老上海,也有很多外地人,在这些街区内形成了囊括天南海北的饮食文化。我常去的一家老上海面馆以葱油拌面、大排面、辣肉面为招牌,老板夫妻热情好客,对时不时出现的外国友人也笑容满面:“歪耳康木!”要是他们真进了店,老板就要招呼店里的年轻客人帮他翻译点单了。
  也有号称“开面馆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的年轻老板,不管客人提到什么他都能聊上半晌,听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跑累了就回到上海潜心研究面条之道。
  东北饺子馆里则充斥着让人快活的东北话,菜的分量也忽然增大,胖大厨和老板一家常在角落的桌子飞快地包饺子。
  福建千里香馄饨凭借着老少皆宜的味道在每个街角都有分店,翻台率极高。
  咖啡馆是在老小区附近难得一见的舶来品,咖啡豆品质颇高、意面口味地道,老板西班牙语说得很溜,每日也和常客道家长里短。
  陆家嘴脚下的日料店服务员都会说日语,送走客人时长久的鞠躬和飘出很远的问候声让人恍惚穿越到日本。
  陆家嘴的“老”与“新”
  二手房网站显示,梅园几个街坊基本上建成于上世纪80、90年代,与在附近租房的白领们年纪差不多大。这些老小区的“原住民”基本上是老上海,叔叔阿姨们大多热情,看你新搬进来,要打听打听你姓甚名谁、供职于哪。住梅园四街坊的时候,我每天早上遛狗都碰上一位矍铄的大爷,牵着一只同样精神的腊肠犬。两只狗的交情日渐深厚,我和大爷也每天说上几句话。还有一位非常喜欢我的狗的阿姨,时常与我拉上几句家常,得知她的房子长达几年一直租给一个女生,房东租客关系好到阿姨还为姑娘的终身大事操劳,令人惊讶又羡慕。
  出门上班,若住在梅园一带,步行至陆家嘴金融城还是有点距离,可以选择公交车,小区外即可乘坐,15分钟左右直达金融城,当然要算好等车时间,偶尔会遇到拥堵。从世纪大道地铁站搭乘2号线是更省心的选择,经过东昌路站就要开始做好下车以及被人潮推着走的心理准备了。
其他文献
今年, Prada正式官宣95后偶像歌手蔡徐坤成为该品牌全新代言人。  公开资料显示,蔡徐坤1998年8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  传统的奢侈品营销理念认为,借助明星来推广奢侈品是极端危险的,明星会给奢侈品带来麻烦。奢侈品并不需要借助明星的声望才能生存,引入明星等于承认自己没什么声望。但在数字化时代,即使是一线的奢侈品品牌,也开始大胆地引入明星——甚至是刚刚二十出头的明星——帮助他们触达更年轻的消费群
期刊
出身纽约富人区的黑人作家  小说家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是一位出身纽约富人区的黑人作家,但跟我们的想象有点不一样,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美国黑人作家都来源于底层,深受种族歧视的困扰,怀特黑德的出身颠覆了我们对美国黑人作家的惯性认识。富人区成长的怀特黑德曾就读于纽约顶尖的私立中学纽约三一学校,并毕业于最贵的私立大学哈佛大学。  怀特黑德一共写过六部小说和两部非虚构作品。在代
期刊
当年,林则徐在边城伊犁送别老友时,写下了“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的诗句,有几分悲壮,也有几分迷惑。确实,评价一个人、评价一件事,往往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评价可能就会有巨大的差异。我曾经参与过香港金融博物馆的中文文稿的统筹工作,切身体会到评价人和事的分寸把握之不易。  在实际金融市场运作中,如何评价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商业银行在评估资产质量时,要求要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
期刊
在纽约,大多数金融人不怎么用脸书,因为“自己太忙了,用脸书社交的效率太低了” 。不过,现在他们突然间在茶余饭后,在和同事讨论脸书的时候,登录自己不怎么关注的账户看看。  6月18日,脸书Facebook在美国西部時间凌晨两点左右发布区块链Libra项目的白皮书。  “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这个使命真够伟大的啊!Libra在英文中是天秤座
期刊
在我看来,《共同基金常识》所强调的有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卓越理性的追求;第二,对于伟大格局观的探索;第三,对于非凡投资品格的坚守。  第一,基金管理人应当具有卓越的理性智慧。  约翰·博格先生从投资策略、投资选择、投资业绩三个角度,反复论述“常识和简单化”是财务回报的关键。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市场择时和高换手率无法永远战胜市场,试图通过短期波动获益无异于一场赌博。无论何时,投资中最值得信任的常识永
期刊
英国人好酒,下班后和朋友或同事到酒吧喝几杯,顺便聊点办公室或业内八卦,是工作日常态,金融城的银行家们也不例外。而且很多银行家其实从中午开始就喝上了,如果你下午4点左右在金融城里逛一圈,会发现很多酒吧已经人满为患,天气好的时候,许多人干脆拿着啤酒站在室外喝,构成金融城内奇特一景。  对于如此“嗜酒如命”的金融城员工来说,要是哪家银行敢颁布“禁酒令”,挑战银行家们的日常泡吧习惯,估计大家就要炸锅了吧。
期刊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微信已经成为酒店新媒介营销的主要工具,而如何投其所好,吸引更多的微信粉丝成为酒店微信管理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酒店微信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对酒店微信用户及相关专家的访谈,初步提炼了影响酒店微信用户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并采用德尔菲法,选取23位业内专家进行意见征询与问卷测试,构建了酒店微信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基本指标,即感知易用
期刊
以“微金融、惠民众”为诉求,以强化金融渠道为目标的P2P借贷平台,在多间平台倒闭及查封后,大批投资人血本无归。正派经营的公司虽亦不少,但爆雷事件频发后,网路贷、消费贷的形象重创,连普惠金融也遭鱼池之殃。此时,与普惠金融及其投资人相关的一些问题,又重新浮出,诸如:金额微小就算普惠金融吗?易于取得就算普惠金融吗?还是,普惠金融有特别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会造成普惠金融的投资人有特别要求吗?  普惠金融又
期刊
债务是对未来消费的提前享受。  正如投资是对当前消费的限制,并把当前的收入通过投资转为更多的未来收入,以期在今后享受更多的消费,债务本质上是反向的投资,也就是把今后的消费通过一定方式收入的折扣(利息),提前到当期来享受的经济金融行为。  债务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企业投资者而言,如果他独具慧眼,借入资金在早期获得成长企业的股权,在今后通过企业的爆发式发展,投资者不但可以轻而易举地还清债务,而且还可
期刊
中国股票投资人都知道股神巴菲特,都喜欢读巴菲特每年年报中给股东写的信。可是,你知道巴菲特喜欢读谁写的信吗?  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斯每年都会给客户写几份投资备忘录,像巴菲特给股东写的信一样,分享自己对投资的思考和感悟。巴菲特说:“我会第一时间打开邮件并阅读的就是霍华德·马克斯的备忘录,我总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他的书更是如此。”能让巴菲特十分关注和欣赏,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成就肯定也非同一般。  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