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3 2”说动语文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y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应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而“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以书面表达与交流和口头表达与交流为主。
  “黄金3 2”是指预备铃到上课铃间的三分钟至每节新课的前两分钟共五分钟时间,简称“黄金5分钟”。看似短短的5分钟,细细算来,却可以发挥巨大的能量。如果以一个学期使用18周来计算,每周有5节语文课,一个学期将有140个“黄金5分钟”。如果一个班的学生约有40多人,则每个学期人均使用次数为3次。照这样计算,高中三年6个学期里,将产生840个“黄金5分钟”,人均受训次数将达18次。这是一项非常可观的预算,我们不难想象,受过高中三年不懈培训,独立在讲台上演讲近18次,听取同伴演讲近800次,参与文稿创作及聆听他人文稿达800多次的学生,会有怎样一种收获与体验。所以,善于开发“黄金3 2”,可以为学生提供受训时间和受训机会,让“有话可说”的实现成为可能。
  在活动内容的设置中,笔者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各个学段对“表达交流”的要求为依据,创设了《我是这样长大的》、《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难忘的场景》等十大训练板块。让学生在训练板块的推进中从自身成长的点滴回忆中、从经历的人与事中、从报纸书籍电视网络新闻的阅读中、从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与评论中、从感动中国人物和心中偶像的解读中、从一分钟作文的快速构建中有“说”的欲望、“听”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说”的能力。
  对高一新生而言,这一训练就更应注重入门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内容的设置上更应注重由浅入深、由易向难依次推进。笔者对恩平一中2012届高一(19)班新生在第一学期里的训练内容安排如下:1—3周《让您认识我》,4—6周《难忘的一幕》,7—9周《迷人的景色》,12—14周《让我骄傲的一件事》,15—17周《触动心灵的人和事》,18—20周《好书推介》。在执行中,首先指导全班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专题撰写演讲稿,以周记形式完成;然后指导语文课代表安排好本班各位学生在本学期内的演讲次序,落实稿件检查工作;最后对即将参加演讲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辅导,如稿件修改、仪表仪态、语调语速等。
  记得在一次专题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训练中,笔者提前一天拿出了一份记载我国留法学生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举行的主题为“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媒体不公”的游行示威集会事件的旧报纸让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就报纸中提到的“李洹在会场上发表了长篇法文演讲,引起了全世界关注的事件”发表评论。第二天“黄金3 2分钟”演讲台上,郑思勇同学早早地拿着写好的讲稿在教室靠门处站立着,信心满怀地等待着科代表的“报幕”。一句“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由郑思勇同学为我们演讲,掌声有请!”把小勇引向讲台中央。随后,小勇向同学们介绍了李洹事件的大致经过,再向大家宣读了演讲中的部分译文,最后做出评论。评论时,他慷慨激昂地说:“2008年4月19日是我们中国学生值得记忆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爱国留学生李洹用他的爱国热情,富有哲理和逻辑思辨的行文,地道的法语,圆润、优美的嗓音,流畅的语言征服了法国和全世界。他的演讲赢得了法国人的尊重,为中国人守住了尊严,是我们当代学子的榜样!我们应向他学习,打好知识基础,将来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也一定让祖国为我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段发自肺腑的言语赢得了全班经久不息雷动般的掌声,使全班同学内心的爱国情怀沸腾了起来,心灵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化学基本理论教学要遵循形象性、论证性、理论联系实际、可接受和思想性等原则。下面我就化学理论课教学中感受较深、操作性较强的几点做法进行探析。  一、会抛知识的“锚”,以少带多  所谓抛锚式教学,即把“锚”深扎于一处,以少带多,在真实的情景中构建知识,达到与知识实实在在的接触。  抛锚式教学体现了构建学习理论的“少就是多”的思想。在选修4的教学中,绪言中的图1可以作为知识的“锚”深扎下来,然后可以带出
德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则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做法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使学生的身心快乐健康的成长呢?  一、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班级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多时间是在学校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手执钥匙开启儿童心灵大门的人。是啊,当老师确实有这样的体会。  回首过去的教学生涯,有许多的经历和感触,有许多学生和我一起创造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深深地被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吸引。但最令我难忘的是1992年,那是我刚入行的第一年,恰好担任初二的班主任工作。一位毫无经验的新教师遇到了一位这样的学生——小超,因为他是独生子,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好,加上家人的溺爱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调节机制,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某一对象,使这一对象得到更好的反映。当学生具有了良好的注意品质,老师才能少受课堂纪律的干扰,专心致志于讲课活动;学生有了良好的注意品质,他们就能有效克服思想溜号的毛病,聚精会神于学习内容。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加速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转化后进生可以说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效果,而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这一还节中
师生法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普法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迫切需要通过中小学校进行广泛的基础性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治教水平。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政府支持和社会联动为两翼,形成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新格局,扩大法制教育的覆盖面,开展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法治实践活动,是新时期法治文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