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集图片、图形、影像、文字、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样式于一体,创造了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皆宜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填补了传统教学的空白。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入小学语文课堂,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能更加直观形象地还原古诗所蕴涵的“诗情画意”,使教学充满活力。信息技术与小学古诗教学的整合,简而言之,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一个虚拟的诗歌语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在一定的具体可感的情境──古诗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的必要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自主、自觉地融入、理解和把握古诗。这样就解决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最难把握的认知和感悟体验问题。笔者以《出塞》一课为例,阐释信息技术与小学古诗教学整合的方法与经验。
● 启发想象,进入诗境
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要多。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发现、体验、利用生动的资源,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从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图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出塞》一课时,笔者将收集到的有关边塞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做成课件,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从而弥补了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等因素造成的理解课文内容时出现的“断层”现象,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现实的感知能力。又如,用课件显示朝代更替、边塞之苦,让学生自觉地了解和感受,他们对这首诗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从而改变了过去学习古诗的被动和冷淡。
● 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例如,在教授《出塞》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边塞的苍茫,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笔者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相应背景音乐。上课初,笔者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边塞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多次反复诵读,使学生逐渐理解了《出塞》古诗背后的情感和意境,深刻理解了边塞的苍茫之感。
● 扩充信息量,丰富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仅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参考资料(书本)等信息,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知识信息,从而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例如,笔者在教授《出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止停留在书本上,不止对本课的人物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就通过课件展示了关于“龙城飞将”李广的一些相关资料。这种信息的扩展,自然而然就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知识。
当然,信息技术与小学古诗教学的整合,绝对不是仅仅夸耀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我们仍然需要把握小学古诗教学自身的特点,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古诗教学,而不能让信息技术成为了主角。
● 启发想象,进入诗境
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要多。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发现、体验、利用生动的资源,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从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图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出塞》一课时,笔者将收集到的有关边塞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做成课件,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从而弥补了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等因素造成的理解课文内容时出现的“断层”现象,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现实的感知能力。又如,用课件显示朝代更替、边塞之苦,让学生自觉地了解和感受,他们对这首诗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从而改变了过去学习古诗的被动和冷淡。
● 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例如,在教授《出塞》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边塞的苍茫,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笔者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相应背景音乐。上课初,笔者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边塞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多次反复诵读,使学生逐渐理解了《出塞》古诗背后的情感和意境,深刻理解了边塞的苍茫之感。
● 扩充信息量,丰富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仅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参考资料(书本)等信息,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知识信息,从而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例如,笔者在教授《出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止停留在书本上,不止对本课的人物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就通过课件展示了关于“龙城飞将”李广的一些相关资料。这种信息的扩展,自然而然就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知识。
当然,信息技术与小学古诗教学的整合,绝对不是仅仅夸耀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我们仍然需要把握小学古诗教学自身的特点,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古诗教学,而不能让信息技术成为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