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一些顶级主板中,针对极限超频玩家设计了电压测量点,方便用万用表测量处理器或内存的电压,使之达到最佳的超频成绩。但是普通主板都没有设计这样的测量点,如果你要想从初级超频爱好者向极限超频玩家过渡,首先就要学习如何使用万用表来测量主板上各部件的电压。
为什么要使用万用表
玩家在对处理器进行超频的时候,我们都会仔细调节BIOS中的电压选项,提升处理器、内存甚至北桥芯片组的电压,以此达到更大的超频幅度。但是BIOS中的电压读数,是来自于主板上的SUPER I/O芯片监控的数据,这个数据有时是经过修正的数值,而且IO芯片的读数也是来自于测试数据的总结,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BIOS和监控软件中的电压值并不可靠,极限超频玩家毫无例外地使用万用表测量更准确的处理器、内存和北桥电压值。对于超频这种对电压数值很敏感的操作来说,实际电压显然更有参考价值。
主板上的电压,主要有 12V,-12V, 3.3V, 5V等。处理器使用的是 12V供电,而一些主要的芯片,包含南北桥、网络芯片、音频芯片,使用的电压都是 3.3V,而IDE设备使用的是 5V。这些供电经过主板上供电电路整流变压后,为处理器、内存等设备供电。我们通常要测量的是处理器电压Vcore、内存电压Vdimm和北桥电压VMCH三种数值。
主板工厂如何测量电压
主板生产厂家相比一般用户拥有更多的资源,例如针对每种CPU,都有特定的治具用来量测特定点的电压。主板厂商还有相关主板的详细电路点图,将电路点图放大之后,每个信号点都一目了然,很容易找个各个部件的电压测量点。对超频玩家而言电路点图并不容易拿到,不过我们也可以去相关的芯片厂家网站下载datasheet,来了解主板上相关点位的电压和信号。
学会使用万用表
我们主要使用万用表测试主板各部件的电压,测量电压时需要将量程选择开关的尖头对准标有V(DC,直流)的直流电压测试范围内。而且为了精确,还要根据被测电压的大约数值,选择一个合适的量程。在我们的测试中,需要选择2V量程档。万用表有一黑一红两个表针,测试直流电压时,黑色表针接地(紧贴主板螺丝孔金属层或者后部接口金属壳即可),红色表针探到需要测量的元器件金属引脚上。
寻找电压测量点
在主板上针对不同的芯片都设计有供电电路,比如处理器有相关的供电电路,内存有相关的供电电路,北桥芯片也有供电电路。我们首先要学会识别这些供电电路。比如内存的供电电路一般在内存插槽附近,供电电路主要的元器件是电感和MOSFET。要测量某个设备的电压,只需要在主板通电情况下,直接测量主板上该设备的供电电路的对地电压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把电感的某个针脚或者MOSFET的某极作为测量点,然后使用万用表就可以测量出电压值。如果使用示波器测量的话,还可以测量到Vcore的频率,稳定的Vcore频率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也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主板大多数采用了封闭式电感,电感的引脚在主板PCB后部,不方便测量电感,因此一般选择测试MOSFET的某一个极进行测量。MOSFET全称是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它是一个可以作为开关或放大信号的重要器件。MOSFET的终端有栅极(Gate)、漏极(Drain)、源极(Source)和衬底(Body or Substrate),衬底通常和源极连接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把MOSFET看作是一个三端器件。MOSFET根据漏极和源极之间的沟道类型不同而分为NMOS和PMOS,内存插槽旁边的MOSFET,一般都是NMOS。根据主板电路图查看电压测量点,在不同的主板设计中测量点不一样。而其量测点,是依据内存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在学会了测量主板各点电压之后,就可以开始学着对主板电路进行MOD了。因为主板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用户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所以在某些电压设置上比较保守。而极限超频玩家除了需要更宽的电压调节范围之外,还需要更稳定的电压表现,所以需要对电路进行修改。一般个人用户MOD主板,主要可以分为Vcore MOD(CPU核心电压改造),Vdroop MOD ( CPU Vdroop改造),Vdimm Mod(内存电压改造),VMCH MOD(北桥电压改造)四种。Vcore和Vd roop的改造,无非是为了提高Vcore的电压,同时又保持频率的稳定,使得CPU可以稳定地超频。而Vdimm的改造,则有利于内存电压的修正,使得高端超频内存可以彻底发挥其功能。VMCH的MOD,则可以充分发挥北桥的功能,使得传输速率和带宽更高,有利于整个平台性能的提升。在下一节里,我们将学习主板电路的改造。
为什么要使用万用表
玩家在对处理器进行超频的时候,我们都会仔细调节BIOS中的电压选项,提升处理器、内存甚至北桥芯片组的电压,以此达到更大的超频幅度。但是BIOS中的电压读数,是来自于主板上的SUPER I/O芯片监控的数据,这个数据有时是经过修正的数值,而且IO芯片的读数也是来自于测试数据的总结,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BIOS和监控软件中的电压值并不可靠,极限超频玩家毫无例外地使用万用表测量更准确的处理器、内存和北桥电压值。对于超频这种对电压数值很敏感的操作来说,实际电压显然更有参考价值。
主板上的电压,主要有 12V,-12V, 3.3V, 5V等。处理器使用的是 12V供电,而一些主要的芯片,包含南北桥、网络芯片、音频芯片,使用的电压都是 3.3V,而IDE设备使用的是 5V。这些供电经过主板上供电电路整流变压后,为处理器、内存等设备供电。我们通常要测量的是处理器电压Vcore、内存电压Vdimm和北桥电压VMCH三种数值。
主板工厂如何测量电压
主板生产厂家相比一般用户拥有更多的资源,例如针对每种CPU,都有特定的治具用来量测特定点的电压。主板厂商还有相关主板的详细电路点图,将电路点图放大之后,每个信号点都一目了然,很容易找个各个部件的电压测量点。对超频玩家而言电路点图并不容易拿到,不过我们也可以去相关的芯片厂家网站下载datasheet,来了解主板上相关点位的电压和信号。
学会使用万用表
我们主要使用万用表测试主板各部件的电压,测量电压时需要将量程选择开关的尖头对准标有V(DC,直流)的直流电压测试范围内。而且为了精确,还要根据被测电压的大约数值,选择一个合适的量程。在我们的测试中,需要选择2V量程档。万用表有一黑一红两个表针,测试直流电压时,黑色表针接地(紧贴主板螺丝孔金属层或者后部接口金属壳即可),红色表针探到需要测量的元器件金属引脚上。
寻找电压测量点
在主板上针对不同的芯片都设计有供电电路,比如处理器有相关的供电电路,内存有相关的供电电路,北桥芯片也有供电电路。我们首先要学会识别这些供电电路。比如内存的供电电路一般在内存插槽附近,供电电路主要的元器件是电感和MOSFET。要测量某个设备的电压,只需要在主板通电情况下,直接测量主板上该设备的供电电路的对地电压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把电感的某个针脚或者MOSFET的某极作为测量点,然后使用万用表就可以测量出电压值。如果使用示波器测量的话,还可以测量到Vcore的频率,稳定的Vcore频率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也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主板大多数采用了封闭式电感,电感的引脚在主板PCB后部,不方便测量电感,因此一般选择测试MOSFET的某一个极进行测量。MOSFET全称是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它是一个可以作为开关或放大信号的重要器件。MOSFET的终端有栅极(Gate)、漏极(Drain)、源极(Source)和衬底(Body or Substrate),衬底通常和源极连接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把MOSFET看作是一个三端器件。MOSFET根据漏极和源极之间的沟道类型不同而分为NMOS和PMOS,内存插槽旁边的MOSFET,一般都是NMOS。根据主板电路图查看电压测量点,在不同的主板设计中测量点不一样。而其量测点,是依据内存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在学会了测量主板各点电压之后,就可以开始学着对主板电路进行MOD了。因为主板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用户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所以在某些电压设置上比较保守。而极限超频玩家除了需要更宽的电压调节范围之外,还需要更稳定的电压表现,所以需要对电路进行修改。一般个人用户MOD主板,主要可以分为Vcore MOD(CPU核心电压改造),Vdroop MOD ( CPU Vdroop改造),Vdimm Mod(内存电压改造),VMCH MOD(北桥电压改造)四种。Vcore和Vd roop的改造,无非是为了提高Vcore的电压,同时又保持频率的稳定,使得CPU可以稳定地超频。而Vdimm的改造,则有利于内存电压的修正,使得高端超频内存可以彻底发挥其功能。VMCH的MOD,则可以充分发挥北桥的功能,使得传输速率和带宽更高,有利于整个平台性能的提升。在下一节里,我们将学习主板电路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