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遗传学诊断拷贝数变异和纯合区域的数据分析解读及报告规范化共识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致病性基因组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 pCNV)导致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是胎儿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遗传学病因。近年来随着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和基于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在产前诊断领域广泛应用,规范CNV分析流程和报告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同时,对基因组纯合区域(regions of homozygosity,ROH)的分析和报告流程国内也亟需专业的指导意见。基于此,本组专家就CNV、ROH的数据分析流程、报告标准及报告内容等达成共识,以期规范CMA/CNV-seq等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研究显示,白脂素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密切相关。白脂素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主要通过结合于肝细胞表面激活G蛋白耦联受体,促进肝糖输出;穿过血-脑屏障,激活下丘脑agouti相关神经肽阳性神经元,促进食欲;诱导炎性反应,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促进胰岛素抵抗。另外,白脂素还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心脏微血管内皮损伤相关,表明其可能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可在有效减轻体重的同时,改善患者的代谢状况。减重手术可通过改变胃部结构使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改变,而后者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机体代谢。另外,减重手术还带来了表观遗传学方面的改变,进而对机体代谢产生有利影响。胆汁酸在调节机体代谢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而减重手术可使胆汁酸水平升高。因此,减重手术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机体代谢。
肠瘘是腹部手术与创伤的最常见、最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肠瘘,将会产生与原发疾病没有直接联系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腹腔感染、出血、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致使治疗难度提升、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患者病死率增加等。因此,在肠瘘发生初期实行预判并及早诊断,发生之后实施综合诊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肠瘘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方面阐述肠瘘诊治的现状,
目的探讨1例Bloo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分析总结1例13月龄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变异基因的家系分布进行验证。结果患儿系足月小样儿,自生后食欲不振、重度生长迟缓,小头畸形,小下颌,智力发育正常。基因检测发现患儿的BLM基因c.1068+3A>C和c.1069-1G>C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自患儿父母。结论Bloom综合征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C1基因(APOC1)rs4420638A/G和-317H1/H2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妇女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和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289例PE患者和824例无妊娠并发症的对照孕妇。采用Taqman荧光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别测定APOC1 rs4420638A/G和
期刊
目的探讨1例原发不孕伴卵母细胞透明带缺失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患者及其父母ZP1基因进行变异检测、Sanger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检出患者ZP1基因第5外显子c.874C>T(Gln292*)及第7外显子c.1127_1128delCT(ALa376GlyTer386)的复合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874C>T(p.Gln292*)杂合变异,父亲携带c.1127_112
目的对1个近亲婚配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 FⅫ,FⅫ)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变异分析,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提取基因组DNA,Sanger测序法测定F12基因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采用ClustalX-2.1-win及MutationTaster软件分析变异位点氨基酸的保守性及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结果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F12基因第9外显子存在g
目的探讨1个家系中两例Perrault综合征(Perrault syndrome,PRLTS)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变异筛查,结合临床表型确定候选基因的致病位点,用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验证。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TWNK基因存在c.1172G>A(p.Arg391His)和c.
目的对1个粘多糖贮积症Ⅱ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Ⅱ,MPSⅡ)家系的艾杜糖-2-硫酸酯酶(iduronate-2-sulfatase, IDS)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探讨其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基因变异确定后,对其母亲、父亲进行致病基因位点确认,确定变异基因的遗传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变异对mRNA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