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系统在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研究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er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PACS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放射科发放影像报告流程和超声排队叫号程序探讨了PACS系统建设现状与上线初期相比取得的进步和仍存在的不足,进而不断改进,为将来全面建设数字化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信息化建设;研究;数字化医院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等在医院已广泛医用。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是以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为目的的综合系统,对医院信息共享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加快办公无纸化进程,提高医疗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和成本,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1 医院背景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始建于1947年3月,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本辖区最大区域医疗中心,2013年12月30日,晋升为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年门急诊量180余万人次,年出院患者2.6万人次。
  2 PACS在我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院PACS于2005年6月上线,核心服务器为IBM P740双机,在线存储为DS 5020,采用15000转硬盘,存储空间共5.5TB,主要存储近三个月数据,方便临床更快调阅,因为据分析,大多数病人的住院周期是1~3个月,此时间段内的PACS图像会经常被调阅;其次是1年内的影像数据调阅比较频繁;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的影像数据可能在3年内都要被调阅,但频率不高。近线存储为两台EXP 520,采用7200转硬盘,存储空间为51TB。目前我院共连接2台磁共振(MR)、5台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CT)、2台双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16台、1台数字胃肠和19台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全部影像依据Dicom3.0标准上传至PACS。2015年全年出产生数据9456.74G,日均25.91G。
  3 PACS的应用研究
  3.1 放射科检查取片
  3.1.1 原始检查取片流程如图1
  (1)患者检查结束,技师通过设备排版打印影像胶片;
  (2)放射科医生在诊断工作站书写、审核报告,确认完毕后由发片人员将影像胶片与报告进行一一核对后送至取片室签发;
  (3)患者领取影像和报告后再找临床医生进一步就诊。
  3.1.2 改进后的放射科检查取片流程:
  (1)临床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在医生工作站开具电子检查申请单并填写检查说明;
  (2)患者缴费后持单据到放射科分诊台进行预约检查;
  (3)分诊员通过检查申请单号从HIS提取检查信息并按检查说明补充检查部位;
  (4)分诊后打印取片条,上有条码、设备类型、检查项目及地点、取片时间及地点等信息;
  (5)检查信息通过Worklist等后台服务被发送到设备、排队叫号程序和排队叫号屏幕上;
  (6)技师呼叫患者完成检查,影像自动上传至PACS,技师将胶片排版后打印到自助取片机;
  (7)放射科医生在诊断工作站对影像进行诊断;
  (8)审核医生对诊断报告进行审核,无误后确认完成;
  (9)诊断报告和影像由PACS发送到HIS临床医生工作站供临床医生随时调阅;
  (10)患者持取片条到自助打印机处扫码,系统处理后输出相应的影像胶片和报告。
  3.1.3 小结
  原始流程中,胶片是做完检查就打印,发片人员先将胶片装袋,等到放射科医生审核完报告再打印报告,这个时间不固定,造成患者在取片室拥挤、混乱的情况;影像报告累积,使得发片人员查找、核对困难,还容易出现报告单丢失、混淆、错发等情况;我院为患者保存胶片一个月,但即使这样,也会出现大量胶片没人领取,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新上线2台自助打印机。
  自助打片机工作流程及原理:
  流程:(1)设备、PACS打印影像到自助胶片打印机中暂存,诊断工作站打印报告到自助报告打印机中暂存;(2)患者持取片条到自助打印机处扫码触发打印;(3)自助打印服務器向RIS验证唯一标识是否在RIS中,同时从RIS获取相应的其他信息;(4)如果验证通过则打印胶片到胶片打印机,打印报告到报告打印机。
  原理:自助打印系统与PACS做接口,获取相关视图得到患者基本信息,PACS在胶片和报告上增加DICOM信息中的ACCESSIONNUM作为患者唯一标识,自助打印系统通过OCR方式从胶片和报告上获取此唯一标识,匹配无误后输出胶片和报告。
  3.2排队叫号程序:我院在2011年9月和2012年7月分别上线放射科排队叫号和超声科排队叫号,由于基本流程一致,但上线超声科排队叫号遇到更多问题,所以下面重点分析超声科排队叫号程序。
  3.2.1 原始流程:
  (1)患者持检查申请单到分诊台预约;
  (2)分诊员手工登记排号,当天检查患者在旁等待;
  (3)按顺序人工呼叫,有紧急情况患者直接推入诊室。
  3.2.2叫号程序上线后流程:
  (1)患者持检查申请单到分诊台预约;
  (2)分诊员使用分诊程序,根据各个设备未检查患者人数为患者分配适合的设备;
  (3)患者列表显示在排队叫号屏幕上,使患者清晰可见未就诊人数,能更好的遵守就医秩序,合理安排就诊时间;
  (4)遇到紧急情况患者(急诊、憋尿)分诊后可以在排队叫号屏幕上显示备注,且优先级急诊>憋尿>普通患者,优先级高者直接跳到队列最前方。   3.2.3 小结
  原始流程中,病人等待时间过长,往往一上午也无法完成就诊。分诊员既要分诊,还要在紧急情况时做好患者解释说明工作,有时无法全部顾及而导致投诉的发生。
  叫号程序上线后,分诊员可以直观看到每台设备的未就诊人数,合理分流患者,避免出现有的设备等待患者过多的情况,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备注的增加,为分诊员做好解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得到患者更多理解,减少纠纷发生。在遇到患者当时没在的情况可以先跳过,待患者回来后重新分诊,不用重新排队。
  4 PACS系统在我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
  4.1 优势
  (1)电子检查申请单和Worklist的使用,减少了分诊员和技师发生错误的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2)患者做完检查后,放射科医生可以直接看到影像并诊断,减少患者等待时间;(3)放射科医生和临床医生可以查看患者的相关诊断,涵盖放射、超声、病理等内容,免去患者每次就诊需要携带一大堆影像报告的不便。
  4.2 仍存在的不足
  (1)PACS系统设计要将同一患者的所有影像报告归档在一起,以便掌握患者病情。但发现有时在分诊台分诊病人会需要手动选择众多同名患者信息中正确的一条;
  (2)数据量日益增加,存储经常需要扩充,离线存储空间不足,没有容灾系统,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4.3 改进措施
  (1)分诊时应用患者的唯一标识(如身份证号)匹配,保证唯一影像号对应唯一患者,方便查询患者的相关诊断;
  (2)在不损坏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压缩比,减少占用机房空间;增加离线光盘库;
  (3)将PACS的检查部位與HIS中一一对应,这样电子检查申请单可以把这部分信息也传给PACS,进一步减少错误率;
  (4)如果所有报告都输出到自助打印服务器中的虚拟打印机上,日积月累,空间会越来越小,改进接口方案,报告先存储在PACS中,在自助打印需要的情况下向PACS提出请求,验证无误后再输出,可以解决自助打印机空间小的问题。
  5 结语
  通过优化流程和改进程序,患者来院就诊时间明显缩短,同时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准确率,使得胶片按需打印,减少浪费,不但为医院节省支出,还避免很多纠纷的发生。医院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完善PACS系统,优化流程,方便患者就医,为早日完成建设数字化医院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马明瑞,张振.医院PACS存储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J].新疆医学,2011,41(06):115-117.
  [2] 张晓东,范年丰,钟洪涛等.PACS的多级存储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4 (02):50-52.
  [3]单忠波,刘智明,刘均达等.自助打印系统与PACS/HIS系统关联后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5(08):106-108.
  [4]帅海涛,张文峰,孙建军.浅析PACS在我院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28(09):96-97,141.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课程,大多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学习数学知识。而数学学习最大的特点便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又高于生活,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完全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们展开数学学习。不管是对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还是培养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能力都是具有很大的影响意义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初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