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5年宋代社会保障史研究述评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c573332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00年至2015年,学界对宋代社会保障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笔者首先梳理了目前宋代社会保障史整体性研究的成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看法,以期能够对于这一时期宋代社会保障史的研究做一较为全面的回顾。
  [关键词]宋代社会保障备荒治理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
  宋代社会保障综合研究
  2005年,郭文佳于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宋代社会保障研究》,详细而全面地论述了宋代灾害及相关救助机构,宋代的仓储保障、贫民保障、官员保障、军人保障、医疗保障,以及宋代士大夫的灾荒救助理论与实践等内容。特别是对于官员保障和军人保障的研究,较前人有所发展,更加完善了社会保障的研究体系。
  张文《季节性的济贫恤穷行政:宋朝社会救济的一般特征》(《中国史研究》2002年02期)则是从宋代社会救济的季节性特征入手,将宋代社会救济与现代社会救济加以联系比对,指出宋朝政府在春夏两季的医疗救济、冬季的饥寒救济和春季的匮乏救济虽然在救济属性上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更加注重救济的实效性, 而非救济的象征性,但仍未脱离传统社会救济的统治者恩赐性质。王颜《论唐宋时期社会救助机制的变化及特点》主要从救助机构的制度化和救助经费来源的扩大化两个方面对唐宋时期社会救助机制的变化情况进行系统而详尽地论述,并指出这一时期社会救助对象与救助主体都不断扩大,社会救助基本结构随着各种政治变革、经济变革以及思想变革的变化而变化。陈钟琪《宋朝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比较研究》指出,对于城市,宋朝有着完备的赈灾救荒体系和福利设施;对于乡村,虽然各项机构也有设立,但是其数量和种类都远不及城市,在乡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乡村社会的三层保障圈。张文的《论两宋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脉络》(《苏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02期)从两宋社会保障发展演变的角度,论述了北宋的救荒制度与济贫制度以及发展至南宋时社会保障体系的新特点,认为到了南宋以后,社会力量逐渐增强,不仅救荒越来越依赖于劝分,民间参与兴办的各种社会保障设施也大为增多。张文《宋朝社会保障的成就与历史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综合论述了宋朝社会保障事业的成就。
  宋代社会福利与救济研究
  两宋时期,各项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制度得到长足发展,相关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就宋代社会福利事业的保障对象来看,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就宋代的社会福利事业的性质来讲,目前学界主要是分为官办与民办两条路线进行研究。
  1.官办慈善事业
  宋徽宗时代,蔡京当政期间,社会救济制度快速发展起来,且达到北宋以来的最高峰,发展了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福利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从中央至地方,从养生至助葬的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关研究的文论有魏尧排《蔡京对宋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及不足》(《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杨小敏《盛世情结与宋徽宗时代的社会救济》(《兰州学刊》2012年02期)、黄亚明《蔡京的福利事业》(《晚报文萃》2014年)。
  张新宇《漏泽园砖铭所见北宋末年的居养院和安济坊》(《考古》2004年第4期)依据考古发现的有关资料得知, 安济坊病员和居养院居养人死后, 尸体被送往漏泽园葬埋,漏泽园墓葬砖铭中提供了不少有关居养院和安济坊的很有价值的信息。甄尽忠《论宋代安济坊的设置与管理》(《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对宋代安济坊的设置、救助对象与内容、管理、作用和不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钱俊岭、张春生《简论宋代抚恤阵亡士卒的举措》(《保定学院学报》第5期)认为,宋代抚恤阵亡士卒的举措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所突破,使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对古代军队抚恤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宋代的军队抚恤制度并未转化为战果,因在施行时纰漏百出,成了军官逃避问责、滋生腐败的温床。
  2.民办慈善事业
  两宋时期,由于政府性社会救济主要集中在城市而相对忽略乡村,民间慈善活动在两宋乡村社会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关于这方面的代表性论著主要有张文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内容涉及宋朝民间慈善的基本形式、基本结构及其主体,总结了宋朝民间慈善的意义、特点、功能、动力,体系完备,内容翔实。张文的系列论文也论述了相关问题。
  义庄是宋代以后各宗族为了保障族众的基本生活而设立的,属于家族内的慈善活动,在民间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王卫平《从普遍福利到周贫济困——范氏义庄社会保障功能的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 期)论述了宋代范氏义庄奉行普遍福利的原则,以及随着宗族成员的大量增加,义庄收入不敷支出,于是由一般生活救助扩大到资助教育和科举的保障功能的演变。陈璐、温磊《从两宋时期族田义庄看当今社会救济》(《科教文汇》2012年第8 期)分析了两宋宗族义庄的产生背景及面临的问题及对当代社会经济的启示。刘云《论宋代地权与宗族救济——以福建路宗族义庄义田为例》(《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论述了宋代宗族地权产生的背景,宋代义庄义田在民间慈善中的作用,并认为宋代福建路义庄义田的出现实际上反映了宋代地权制度的变迁,包括地权性质、地权结构、地权收益的分配以及地权管理制度。
  余论
  关于宋代社会保障史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在迅速增多,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相对于宋史研究的其他领域来讲,研究宋代社会保障史的成果数量较少,数量上的不足导致对此问题缺环太多,不能有效反应宋代社会保障的总体情况。同时,太多的论文都只是停留在浅层的介绍或是因循之说,缺乏新意,我们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成果去深层揭示宋代社会保障问题的各种内在联系。另外,研究面较为狭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少数热点问题,其他领域涉及较少。应该看到,宋代社会保障史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培养问题意识,关注如何运用新思维去发现新问题,从而推动学术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
  [2]郭文佳.《宋代社会保障研究》
  [3]郭文佳.《宋代社會保障文化研究》
  [4]张文.《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
其他文献
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及自身免疫反应在病毒性心肌炎(MC)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细胞免疫、白细胞介素2系统、单核细胞因子、抗心肌特异性抗体与MC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成熟期,如何使评估机构持续快速发展成为领导者的难题。本文从评估机构本质的角度,论述了应用知识管理提高评估
评估报告是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人员的产品,是评估机构及其评估行业向社会提供中介服务的基本载体。评估报告的披露和使用是否得当,一方面将直接影响评估报告使用人及相关当事人
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为代表的石油企业正全力以赴迎接“绿色奥运”。这是责任,是商机,也是品牌推广、企业营销上一次难得的洗礼机会。作为奥运合作伙伴,中国石曲、中国石化
本文从国外绿色债券评估认证基本框架出发,介绍了国外评估认证业务的开展情况,最后结合国内情况分析了开展评估认证业务的未来方向。 Based on the basic framework of gree
按照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理论,工资的增长率应等于劳动者的边际产出增长率和产品价格增长率之和.如果工资增长率大于劳动生产率,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如果工资增长率小于劳动生产率
刚刚参加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组织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一阶段的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大,对心灵的震撼也很大。特别是通过重温和学习党章,更加深刻
郑国华,中石化山西临汾石油分公司目前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加油站站长。他在中石化临汾石油分公司土门加油站摸索总结的“五个一”服务,推动了成品油销量迅猛增长,成为中石
期刊
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企业降杠杆的总体思路,提出用市场化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七种途径,进一步深化供给侧
1996~1999年,我院共收治各种癌症患者75例,对其中的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心理护理.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