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实现生物课堂中的乐学,提出几点建议。旨在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最终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
关键词:生物课堂;乐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60-01
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氛围中探求知识,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能够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下面笔者就如何让学生享受“快乐生物”学习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真实情景,品味生物乐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真实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与学中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和挂图等,直观手段包括投影、录像、电影、多媒体等。
例如在讲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这一节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播放电影《侏罗纪公园》中一些片段,这里面讲解了科学家是如何根据从蚊子体内找到的恐龙血液来最终将恐龙复活的过程,学生将品味到生物的“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二、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生物兴趣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生物知识,它们与生物学科的知识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只要善于让学生发现这些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外显化,必然会使生物课堂充满乐趣。
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人们在感冒时经常需要去医院输液,我们知道输液时所选用的溶剂可以是0.9%氯化钠注射液,也可以是5%葡萄糖注射液。一般情况下,医生所选用的是5%葡萄糖注射液,这是因为葡萄糖是人体的能源物质,易于分解,而氯化钠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肾脏才可排除,且对于高血压病人更是不利。但如果是糖尿病人就不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了,这是因为糖尿病人缺少胰岛素,无法降低血糖,注射葡萄糖之后可能会导致病症加剧。这样就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会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感觉,
三、游戏带进课堂,体验生物乐趣
教材上的概念,性质等一般都是以结论或者精炼的语言呈现的,学生理解他们,会有一定的困难,游戏可以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即通过具体的实践经验去为所必须学习的内容做准备。
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一节有一个关于性状分离比模拟的小游戏:(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标记为D,d)各十个;(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均匀;(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50~100次。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材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自己发现规律:彩球的字母组合有DD,Dd,dd;其数量比例约为1:2:1,并将之与孟德尔的假说相联系,体会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带进游戏的课堂既要轻松、自由,又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规则进行,在严肃活泼、充满激励竞争气氛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生物的自信心。
四、重视理性思考,提升生物乐趣
生物学科教学中,在培养兴趣、体验乐趣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随着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可把原来浅层的直觉兴趣转化为深刻的高层次的兴趣。除此以外,可以进行一些知识的补充、拓展和延伸,从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动态、生物学取得的伟大成就、生物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等方面,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生物技术等事实和资料,说明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诱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欲望。学生产生内驱力,能够放眼未来,立志学习和深入探索,提升生物的学习乐趣,这种学习乐趣的升华更具深入性和持久性。
五、介绍最新成果,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常常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当英国疯牛病肆虐的时候,我国采取了严密的防护措施以避免该病侵入我国。适时给学生介绍疯牛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非异常大脑蛋白引起该病,而是人们未知的病毒等常规感染因子造成,但不管什么引起疯牛病,它都会使人得致命脑病。学生们就会理解世界各国对此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态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的感受、体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对生物学长久而稳固的兴趣只能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培养。生物教师组织教学时,要在直观形象,新奇有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上升到关注人类、关爱生命、关注社会的理性认识,使学生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体验学习生物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成为生物现象、生物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逐步将学习调整到最佳状态,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让乐学走进生物课堂,要求生物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尽量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最终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
关键词:生物课堂;乐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60-01
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氛围中探求知识,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能够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下面笔者就如何让学生享受“快乐生物”学习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真实情景,品味生物乐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真实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与学中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和挂图等,直观手段包括投影、录像、电影、多媒体等。
例如在讲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这一节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播放电影《侏罗纪公园》中一些片段,这里面讲解了科学家是如何根据从蚊子体内找到的恐龙血液来最终将恐龙复活的过程,学生将品味到生物的“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二、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生物兴趣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生物知识,它们与生物学科的知识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只要善于让学生发现这些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外显化,必然会使生物课堂充满乐趣。
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人们在感冒时经常需要去医院输液,我们知道输液时所选用的溶剂可以是0.9%氯化钠注射液,也可以是5%葡萄糖注射液。一般情况下,医生所选用的是5%葡萄糖注射液,这是因为葡萄糖是人体的能源物质,易于分解,而氯化钠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肾脏才可排除,且对于高血压病人更是不利。但如果是糖尿病人就不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了,这是因为糖尿病人缺少胰岛素,无法降低血糖,注射葡萄糖之后可能会导致病症加剧。这样就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会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感觉,
三、游戏带进课堂,体验生物乐趣
教材上的概念,性质等一般都是以结论或者精炼的语言呈现的,学生理解他们,会有一定的困难,游戏可以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即通过具体的实践经验去为所必须学习的内容做准备。
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一节有一个关于性状分离比模拟的小游戏:(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标记为D,d)各十个;(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均匀;(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50~100次。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材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自己发现规律:彩球的字母组合有DD,Dd,dd;其数量比例约为1:2:1,并将之与孟德尔的假说相联系,体会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带进游戏的课堂既要轻松、自由,又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规则进行,在严肃活泼、充满激励竞争气氛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生物的自信心。
四、重视理性思考,提升生物乐趣
生物学科教学中,在培养兴趣、体验乐趣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随着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可把原来浅层的直觉兴趣转化为深刻的高层次的兴趣。除此以外,可以进行一些知识的补充、拓展和延伸,从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动态、生物学取得的伟大成就、生物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等方面,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生物技术等事实和资料,说明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诱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欲望。学生产生内驱力,能够放眼未来,立志学习和深入探索,提升生物的学习乐趣,这种学习乐趣的升华更具深入性和持久性。
五、介绍最新成果,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常常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当英国疯牛病肆虐的时候,我国采取了严密的防护措施以避免该病侵入我国。适时给学生介绍疯牛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非异常大脑蛋白引起该病,而是人们未知的病毒等常规感染因子造成,但不管什么引起疯牛病,它都会使人得致命脑病。学生们就会理解世界各国对此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态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的感受、体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对生物学长久而稳固的兴趣只能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培养。生物教师组织教学时,要在直观形象,新奇有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上升到关注人类、关爱生命、关注社会的理性认识,使学生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体验学习生物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成为生物现象、生物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逐步将学习调整到最佳状态,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让乐学走进生物课堂,要求生物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尽量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最终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