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守规矩”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5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矩是什么?我们不妨就从故事说起。前些年,学界、商界、出版界很是掀起了一阵曾国藩热,大家对于一个中等天分的普通人如何改变了历史,都很好奇。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曾国藩在改变历史之前,先改变的是自己,秘诀就是守住了规矩。据说,曾国藩晚年在江南视察制造局制造的军舰时,准确地说出了军舰的长度。众人感到既惊讶又不解,纷纷求教。曾国藩回答说:“我是用脚步量出来的,我走六步为九尺,走了一百三十二步,估计在二十丈左右。”大家听了更觉惊奇,问道:老中堂,你平时走路都这样吗?曾国藩点头道:“我从道光二十三年跟着老师读《朱子全书》以来,便为自己的行坐起居制订了一套规矩,二十多年里,只要不生病,都基本遵守了。”
  这是一个很极致的事例,却很能说明问题。有人会说,像曾国藩活得这样机械,做人又有什么乐趣?然而,做人的乐趣并不在于“随心所欲”,而应该是像孔子说的那样“随心所欲不逾矩”。现实中,人们大多记住了前四个字,而有意无意地忘记了后三个字。其实,守规矩对应的是守人心。人心就像一个飘絮,总会随风流转,看似自由、无拘无束,而规矩就好比用外在的力量给这个飘絮换了一个金刚石做的芯。只要坚持守下去,风吹不走、雨打不动,最终自己能把握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做事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禅宗最讲究直指人心、不假外求,看似与规矩没有交集,实际上禅宗却是讲究规矩的。唐朝有一位百丈禅师,在他生活的唐玄宗至唐宪宗年间,多数僧人都轻视生产劳动,认为锄地、种植等事情是“不务正业”,专心修行就可以了。但百丈禅师却看到了这一弊端,认为在生活中修行、守住生活的规律同样重要。依此,他创立了《百丈清规》,其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最为核心。那时,百丈禅师门下有四五百人,在他的带领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次,大家觉得百丈老人年事已高,便把他的种植工具藏起来,劝他不要劳作,由弟子代劳。可百丈禅师坚决不答应:“不让我做,我就不吃。”弟子们只好把工具拿出来给他。在百丈禅师看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规矩,既然立下了,就必须无条件遵守。直至今日,这一“规矩”仍然是禅宗很重要的法规。
  韩非子说:“万物莫不有规矩。”规矩大概是世界上最常见、也不难制定的东西,真正守住规矩却是不易,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办法。然而,假如你认为它和一日三餐一样重要,也许就根本不需要苦苦寻求什么方法了。
  责任编辑:宋明晏
其他文献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表现为一些长线专业的人才过剩,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表现为某些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急需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能
王红艳(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强化主体责任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
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关注和思考的一个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他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步骤、依靠力量、实现途径等问题
医学物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将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护的交叉学科。医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物理学知识是现代医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