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产性收入的若干思考

来源 :学习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某报载,有人主张鼓励增加财产性收入,应该成为分配领域的一项重要政策。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劳动收入与财产性收入,性质上是不一样的,因而在政策上虽然都要保护,但也应该有所区别,不能一视同仁。在分配政策上财产性收入应处于第二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坚持把劳动收入放在第一位。如果按要素分配成为主要分配方式,如果在分配政策上把资本收入放到第一位,那就同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相悖了。当前更应该强调保障和增大劳动收入。
其他文献
据中国物资信息中心消息,在国家加快实施安居工程、重点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后,一度平稳的轻型绝热夹芯板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在工业发达、沿海和寒冷及土地资源贫乏的地区更加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其情感、态度、心智与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把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外语教学中,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 教师要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教师的文化品位、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都
任何伟大的理论均具有特殊性与普遍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具有适应中国
兴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要将这一战略决策落到实处,必须做到“四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联系实际到位,措施制度到位,组织领导到位。
“以生为本”,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成长这个主体展开。中职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