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与大型设备基础日益增多,混凝土浇筑处理不好,常常导致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和贯穿性裂缝,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水抗渗性。文章通过浇筑技术中材料控制的分析、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浇筑施工流程、强化混凝土浇筑后的测温与养护等几个方面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关键字:建筑工程;浇筑施工;施工技术;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较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质量,是人民日益关注的问题。建筑浇筑施工依赖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方案,从建筑施工整体出发安排和考量。为了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需求,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控制为基础,保障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二、建筑浇筑施工技术的材料监控
混凝土的配合比、各种建材的质量都影响浇筑施工技术的开展,这些也是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核心内容。浇筑施工前期对材料的配套分析和检测、监控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施工文件规定的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结合混合技术要求,创造技术保障条件,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
1、配料水源的控制
水质很重要,工业废水污水、沼泽水、海水等是不能用来作为水源的,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必须是清澈的水并且水的酸碱度要符合行业用水的相关规定。
2、水泥品种、性能的控制和配置
目前我国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水泥品种多、质量标准不一,强度等级也不尽相同。按照水泥的性能可以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种水泥三种。在一般的建筑桥梁路桥中使用的是通用水泥。在浇筑混凝土技术中要注意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根据水泥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达到节省水泥使用量,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的目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首先,应优先使用散装水泥;当水泥运输到工地时,还应按照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以及生产的厂家和出厂的批号等等,将水泥运输到带有标志的仓库中存储。其次,水泥在实际运输以及存储当中,要注意防水防潮,将已经受潮结块的水泥进行处理,检验合格之后才可用于施工。水泥库房当中应具有排水以及通风措施,保持环境干燥。
3、浇筑骨料的监控
浇筑的混凝土中,运用的骨料必须优先应用质量比较好的河沙或者其它优质沙源。沙粒的规格应选择较粗的中砂为宜。一般将砂率保持在39%一43%最为适宜。
4、掺合料的控制
严格控制粉煤灰的参量,在浇筑施工技术中,对粉煤灰的含量有很嚴格的规定,其掺量大于25%都是不合适的。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减水剂以及其他混凝土外加剂凝,从而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混凝土热峰的产生。
三、混凝土搅拌技术及运输监控
根据实际工程量,结合建筑施工的设备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最大限度的完成混凝土搅拌工作。对各种故障和问题进行评估,及时安排维护人员进行抢修,排除因设备故障导致浇筑停止。保证施工当中的混凝土供应,保证工程项目的有序实施,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进度。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将混凝土拌和物拌制均匀,由于混凝土具有和易性、保水性以及粘聚性,由此便于施工。混凝土搅拌的时间要以相应的施工规范为基础,当掺加外加剂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加入粉煤灰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延长105至305秒。
四、浇筑施工方面
1、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浇筑的混凝土落下的倾斜高不宜超过2m。当浇筑高度大于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等使混凝土下落。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法实施混凝土的浇筑,根据建筑的结构特征、钢筋的密度来决定浇筑的高度。一般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等于插入式振动器的1.25倍为宜。振捣过程中应手握振捣棒的软轴胶管,同时迅速插入砼部内,在振捣施工过程中,振动棒将上下抽动,振捣时间大约为20秒一30秒,保证浇筑面不产生气泡,不显著下沉,以及表面泛浆,形成水平面为准。在插入式振动器的使用过程中要快插慢拔,保持插点均匀,按顺序逐点移动,不遗漏,均匀振捣,移动间距应小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上一层振捣施工中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约为50一100mm,从而减少层间缝隙。
2、浇筑停止的时机和其他特殊情况停止
在浇筑面积方面,当浇筑面积超过了允许的施工面积时, 且混凝土产生初凝时可以停止浇筑施工;浇筑温度的控制方面,当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在一个小时内无法将温度调整至允许的温度范围的,应停止浇筑;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雨或者暴雨天气以及出现其它特殊情况的要停止施工。
3、浇筑的质量控制
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比如在夏季施工时可加入泵送剂,在确保浇筑混凝土坍落度的基础之上,节约用水量。对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控制。对骨料应该选择粒形、级配较好且含泥量、空隙率都较小的粗细骨料,控制含砂率。浇筑施工不能出现过振、欠振、漏振的情况,应快插慢提振捣棒;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安排合理的施工工序。已浇筑并且接近初凝状态的混凝土进行反复抹压或者滚压,若是混凝土表面硬结无法抹动时,则可实施二次振动,从而排除混凝土由于泌水而在石子以及水平钢筋的下部构成空隙以及水分,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粘结能力和抗拉强度,同时减少了内部裂缝和混凝土中的气孔,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通过反复抹压和搓压施工,同时还应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五、强化混凝土浇筑后的测温与养护
做好浇筑混凝土前期的工作,派人进行前期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严格保证养护时间,养护时间要符合混凝土硬化以及强度增加的需求,达到符合混凝土强度的设计要求,不仅在浇筑前期,在浇筑完成之后还应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注意保持所浇筑混凝土的温度以及适度条件。保温能预防浇筑混凝土表面因热扩散导致胀裂,降低温差,防止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淋湿模板,浇筑后,在楼板表面密铺厚麻袋,同时延长拆模时间。为进一步增强模板的保水作用,需要进行保湿养护。对梁板模均用塑料胶带密封所有模板拼缝,以上措施能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因失水过快而产生干缩裂缝;对转换梁还必须控制温度应力,对仅靠模板保温的情况进行温差验算。应保证满足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25度,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超过度。在浇筑完成之后应及时使用湿润的草帘,麻片进行覆盖,同时还应洒水延长养护的时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缓慢冷却,冬季应设置保温措施,防止寒潮的袭击。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中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后的测温与养护是预防温差裂缝产生的关键。
六、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对待这项技术,尽量建立技术保障部,确定技术保障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从监督、指导方面出发,努力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朝着科学性、实用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盛雨祥.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J].建筑施工技术讯,2012,7
[2]杨嘉豪.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信息,2012,1
[3]孙凤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
[4]罗明明.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1
[5]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 下旬) ,2011
关键字:建筑工程;浇筑施工;施工技术;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较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质量,是人民日益关注的问题。建筑浇筑施工依赖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方案,从建筑施工整体出发安排和考量。为了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需求,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控制为基础,保障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二、建筑浇筑施工技术的材料监控
混凝土的配合比、各种建材的质量都影响浇筑施工技术的开展,这些也是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核心内容。浇筑施工前期对材料的配套分析和检测、监控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施工文件规定的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结合混合技术要求,创造技术保障条件,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
1、配料水源的控制
水质很重要,工业废水污水、沼泽水、海水等是不能用来作为水源的,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必须是清澈的水并且水的酸碱度要符合行业用水的相关规定。
2、水泥品种、性能的控制和配置
目前我国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水泥品种多、质量标准不一,强度等级也不尽相同。按照水泥的性能可以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种水泥三种。在一般的建筑桥梁路桥中使用的是通用水泥。在浇筑混凝土技术中要注意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根据水泥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达到节省水泥使用量,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的目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首先,应优先使用散装水泥;当水泥运输到工地时,还应按照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以及生产的厂家和出厂的批号等等,将水泥运输到带有标志的仓库中存储。其次,水泥在实际运输以及存储当中,要注意防水防潮,将已经受潮结块的水泥进行处理,检验合格之后才可用于施工。水泥库房当中应具有排水以及通风措施,保持环境干燥。
3、浇筑骨料的监控
浇筑的混凝土中,运用的骨料必须优先应用质量比较好的河沙或者其它优质沙源。沙粒的规格应选择较粗的中砂为宜。一般将砂率保持在39%一43%最为适宜。
4、掺合料的控制
严格控制粉煤灰的参量,在浇筑施工技术中,对粉煤灰的含量有很嚴格的规定,其掺量大于25%都是不合适的。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减水剂以及其他混凝土外加剂凝,从而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混凝土热峰的产生。
三、混凝土搅拌技术及运输监控
根据实际工程量,结合建筑施工的设备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最大限度的完成混凝土搅拌工作。对各种故障和问题进行评估,及时安排维护人员进行抢修,排除因设备故障导致浇筑停止。保证施工当中的混凝土供应,保证工程项目的有序实施,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进度。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将混凝土拌和物拌制均匀,由于混凝土具有和易性、保水性以及粘聚性,由此便于施工。混凝土搅拌的时间要以相应的施工规范为基础,当掺加外加剂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加入粉煤灰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延长105至305秒。
四、浇筑施工方面
1、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浇筑的混凝土落下的倾斜高不宜超过2m。当浇筑高度大于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等使混凝土下落。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法实施混凝土的浇筑,根据建筑的结构特征、钢筋的密度来决定浇筑的高度。一般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等于插入式振动器的1.25倍为宜。振捣过程中应手握振捣棒的软轴胶管,同时迅速插入砼部内,在振捣施工过程中,振动棒将上下抽动,振捣时间大约为20秒一30秒,保证浇筑面不产生气泡,不显著下沉,以及表面泛浆,形成水平面为准。在插入式振动器的使用过程中要快插慢拔,保持插点均匀,按顺序逐点移动,不遗漏,均匀振捣,移动间距应小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上一层振捣施工中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约为50一100mm,从而减少层间缝隙。
2、浇筑停止的时机和其他特殊情况停止
在浇筑面积方面,当浇筑面积超过了允许的施工面积时, 且混凝土产生初凝时可以停止浇筑施工;浇筑温度的控制方面,当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在一个小时内无法将温度调整至允许的温度范围的,应停止浇筑;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雨或者暴雨天气以及出现其它特殊情况的要停止施工。
3、浇筑的质量控制
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比如在夏季施工时可加入泵送剂,在确保浇筑混凝土坍落度的基础之上,节约用水量。对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控制。对骨料应该选择粒形、级配较好且含泥量、空隙率都较小的粗细骨料,控制含砂率。浇筑施工不能出现过振、欠振、漏振的情况,应快插慢提振捣棒;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安排合理的施工工序。已浇筑并且接近初凝状态的混凝土进行反复抹压或者滚压,若是混凝土表面硬结无法抹动时,则可实施二次振动,从而排除混凝土由于泌水而在石子以及水平钢筋的下部构成空隙以及水分,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粘结能力和抗拉强度,同时减少了内部裂缝和混凝土中的气孔,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通过反复抹压和搓压施工,同时还应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五、强化混凝土浇筑后的测温与养护
做好浇筑混凝土前期的工作,派人进行前期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严格保证养护时间,养护时间要符合混凝土硬化以及强度增加的需求,达到符合混凝土强度的设计要求,不仅在浇筑前期,在浇筑完成之后还应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注意保持所浇筑混凝土的温度以及适度条件。保温能预防浇筑混凝土表面因热扩散导致胀裂,降低温差,防止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淋湿模板,浇筑后,在楼板表面密铺厚麻袋,同时延长拆模时间。为进一步增强模板的保水作用,需要进行保湿养护。对梁板模均用塑料胶带密封所有模板拼缝,以上措施能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因失水过快而产生干缩裂缝;对转换梁还必须控制温度应力,对仅靠模板保温的情况进行温差验算。应保证满足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25度,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超过度。在浇筑完成之后应及时使用湿润的草帘,麻片进行覆盖,同时还应洒水延长养护的时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缓慢冷却,冬季应设置保温措施,防止寒潮的袭击。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中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后的测温与养护是预防温差裂缝产生的关键。
六、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对待这项技术,尽量建立技术保障部,确定技术保障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从监督、指导方面出发,努力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朝着科学性、实用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盛雨祥.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J].建筑施工技术讯,2012,7
[2]杨嘉豪.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信息,2012,1
[3]孙凤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
[4]罗明明.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1
[5]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 下旬)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