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的发展,围棋则是有助于幼儿的德智发展。德智的发展将会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围棋是游戏,也是体育竞技。围棋教育走进幼儿的生活,不仅能给幼儿带来乐趣,也让幼儿终身受益。
关键词:围棋教育;幼儿;发展
围棋在古代称为“弈”。古人把围棋当做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弈风盛行,并受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当代,围棋的生命依然延续,而且在不断地创造辉煌。
一、围棋的特点
1.围棋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围棋是与数学、天文与哲学、军事有关,是一个复杂的游戏。首先,围棋的胜负是看所占的势力范围来决定。而这一切与计算息息相关。棋盘上何处落子、如何布局等都需要计算。而周密的布局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其次,为什么说与天文和哲学相关呢?在班固的《奕旨》中提到,棋盘方棋子圆像天地法则,黑白子象征阴阳八卦。最后,对弈就如同行军打仗,要想获胜就要讲究策略。故围棋与军事有关。
2.围棋具有娱乐性
自古到今,雅好弈棋的人皆多。无论是上层统治者,还是普通学士,皆爱下棋。之所以喜爱对弈,是因为棋中有着奥妙无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让人情不自禁的被吸引。让人感受到围棋之趣。
3.围棋具有平等性
当两个人进行对弈时,他们就站在了一个同等的位置上,没有身份的比较,没有地位的高低。有的只是棋艺上的对比。
4.围棋具有竞技性
围棋作为一项比赛是带有竞争的。在棋中的对抗是无声的战争。这样的比赛是一场智力的较量。所以,下棋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
二、围棋教育影响幼儿的发展
1.促进幼儿“六力”的发展
(1)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荷兰出版的《认知脑研究》中的一项研究中提到:下围棋可有助于右脑能力的提高,围棋锻炼的不只是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多方面的能力。综合性的发展可以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幼儿正处于接受性强的时期,在幼儿四岁半时,接受简单的围棋知识对以后的学棋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
(2)促进幼儿的注意力与观察力发展。下棋需静,只有在静中才能观察到棋中局势的变幻。利用这样的变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能静下来思考。
围棋对奕时,不仅要眼观全局,还要顾全局部。这就需要有很好的观察力。下棋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让幼儿发现棋中之变化。
(3)促进幼儿的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发展。拿破仑说过,思考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让思维得到自由。棋局是千变万化的,下棋必然离不开思考,在思考中又要独立的解决问题。以下棋的方式引导幼儿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能够让幼儿突破自我思维的局限,使得幼儿的思维能力有一个质的转变。
(4)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幼儿的思想是天真单纯的,他们的想法充满着幻想。在他们的世界里是成人所无法理解的。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但是在棋盘上布局时,幼儿可以不受太多生活经验的干扰,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来进行布局。而成人生活经验丰富,思维的模式被固定,要想在棋艺上有所突破会比幼儿困难许多。在职业围棋赛中的运动员,他们大多是十几岁前就开始接受训练,年龄最小的四岁左右。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当然,年龄问题上也有一个最低限,最好是四岁以上。
(5)促进幼儿的记忆力发展。复盘考验的是记忆力。下棋中要对之前的形势进行复盘,这样才能在下一步中进行周密的布局,在战场上占主动地位。在进行围棋教育时,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训练幼儿的记忆力。
(6)促进幼儿交际能力的发展。下棋是棋盘上的交谈,虽然这样的交谈话语很少,但下棋更重要的心与心的交谈,是用棋子书写的语言。当对弈进入了状态,幼儿便能感受到这样奇妙的交谈方式。
2.围棋对幼儿的长远影响
首先,围棋影响幼儿的智力,在山东棋校的测试报告提到,每周上围棋课程的学生,比没有上围棋课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异。从中可以推断出,围棋可以促进人的各方面综合性发展,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使得孩子在以后的路途中收获更多。其次,下棋能够培养幼儿沉着冷静的性格。让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冷静的思考。把围棋当做一种兴趣不但能从中得到思考的快乐,还能提高幼儿的德。下棋也是一种挫折教育。现在有的孩子输了棋就一直哭闹,在进行围棋教育时,就要让孩子坦然面对。最后,围棋是竞争性的游戏。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要在围棋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让他能在未来能适应这个社会的竞争。
三、让围棋走进幼儿生活
1.幼儿园的围棋教育
围棋虽好,却也难教。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教师要懂得幼儿的心理,懂得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已有的知识组织课堂。教师要学会投其所好,例如,采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讲授围棋知识。说到禁入点时,教师在棋盘上摆出棋子,同时把小朋友当做各种的小动物,让小朋友模拟棋子进行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幼儿充分理解围棋的基础。
2.家庭的围棋教育
那些一流的棋手提到自己的成长环境时,都说到受家庭影响颇深。棋手聂卫平的父亲,对于围棋非常热爱。聂卫平时时刻刻受到围棋环境的熏陶,这是一个很好的启蒙条件。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幼儿喜欢模仿自己的父母。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就是榜样。如果要让围棋教育走进家庭,父母就是主导力量。
四、结语
围棋历经几千年,它的根一直深扎在中华的土地上,并且不断地在前进着。学校将其发展,造福于学生。学校在进行围棋教育的同时也宣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促进了人各方面的发展。把握围棋的特点,进行合适的围棋教育,让围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朱映霞.浅析围棋教育活动在幼儿园的实践研究[D].新课程学习,2013,(08)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围棋教育;幼儿;发展
围棋在古代称为“弈”。古人把围棋当做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弈风盛行,并受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当代,围棋的生命依然延续,而且在不断地创造辉煌。
一、围棋的特点
1.围棋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围棋是与数学、天文与哲学、军事有关,是一个复杂的游戏。首先,围棋的胜负是看所占的势力范围来决定。而这一切与计算息息相关。棋盘上何处落子、如何布局等都需要计算。而周密的布局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其次,为什么说与天文和哲学相关呢?在班固的《奕旨》中提到,棋盘方棋子圆像天地法则,黑白子象征阴阳八卦。最后,对弈就如同行军打仗,要想获胜就要讲究策略。故围棋与军事有关。
2.围棋具有娱乐性
自古到今,雅好弈棋的人皆多。无论是上层统治者,还是普通学士,皆爱下棋。之所以喜爱对弈,是因为棋中有着奥妙无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让人情不自禁的被吸引。让人感受到围棋之趣。
3.围棋具有平等性
当两个人进行对弈时,他们就站在了一个同等的位置上,没有身份的比较,没有地位的高低。有的只是棋艺上的对比。
4.围棋具有竞技性
围棋作为一项比赛是带有竞争的。在棋中的对抗是无声的战争。这样的比赛是一场智力的较量。所以,下棋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
二、围棋教育影响幼儿的发展
1.促进幼儿“六力”的发展
(1)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荷兰出版的《认知脑研究》中的一项研究中提到:下围棋可有助于右脑能力的提高,围棋锻炼的不只是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多方面的能力。综合性的发展可以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幼儿正处于接受性强的时期,在幼儿四岁半时,接受简单的围棋知识对以后的学棋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
(2)促进幼儿的注意力与观察力发展。下棋需静,只有在静中才能观察到棋中局势的变幻。利用这样的变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能静下来思考。
围棋对奕时,不仅要眼观全局,还要顾全局部。这就需要有很好的观察力。下棋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让幼儿发现棋中之变化。
(3)促进幼儿的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发展。拿破仑说过,思考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让思维得到自由。棋局是千变万化的,下棋必然离不开思考,在思考中又要独立的解决问题。以下棋的方式引导幼儿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能够让幼儿突破自我思维的局限,使得幼儿的思维能力有一个质的转变。
(4)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幼儿的思想是天真单纯的,他们的想法充满着幻想。在他们的世界里是成人所无法理解的。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但是在棋盘上布局时,幼儿可以不受太多生活经验的干扰,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来进行布局。而成人生活经验丰富,思维的模式被固定,要想在棋艺上有所突破会比幼儿困难许多。在职业围棋赛中的运动员,他们大多是十几岁前就开始接受训练,年龄最小的四岁左右。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当然,年龄问题上也有一个最低限,最好是四岁以上。
(5)促进幼儿的记忆力发展。复盘考验的是记忆力。下棋中要对之前的形势进行复盘,这样才能在下一步中进行周密的布局,在战场上占主动地位。在进行围棋教育时,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训练幼儿的记忆力。
(6)促进幼儿交际能力的发展。下棋是棋盘上的交谈,虽然这样的交谈话语很少,但下棋更重要的心与心的交谈,是用棋子书写的语言。当对弈进入了状态,幼儿便能感受到这样奇妙的交谈方式。
2.围棋对幼儿的长远影响
首先,围棋影响幼儿的智力,在山东棋校的测试报告提到,每周上围棋课程的学生,比没有上围棋课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异。从中可以推断出,围棋可以促进人的各方面综合性发展,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使得孩子在以后的路途中收获更多。其次,下棋能够培养幼儿沉着冷静的性格。让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冷静的思考。把围棋当做一种兴趣不但能从中得到思考的快乐,还能提高幼儿的德。下棋也是一种挫折教育。现在有的孩子输了棋就一直哭闹,在进行围棋教育时,就要让孩子坦然面对。最后,围棋是竞争性的游戏。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要在围棋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让他能在未来能适应这个社会的竞争。
三、让围棋走进幼儿生活
1.幼儿园的围棋教育
围棋虽好,却也难教。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教师要懂得幼儿的心理,懂得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已有的知识组织课堂。教师要学会投其所好,例如,采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讲授围棋知识。说到禁入点时,教师在棋盘上摆出棋子,同时把小朋友当做各种的小动物,让小朋友模拟棋子进行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幼儿充分理解围棋的基础。
2.家庭的围棋教育
那些一流的棋手提到自己的成长环境时,都说到受家庭影响颇深。棋手聂卫平的父亲,对于围棋非常热爱。聂卫平时时刻刻受到围棋环境的熏陶,这是一个很好的启蒙条件。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幼儿喜欢模仿自己的父母。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就是榜样。如果要让围棋教育走进家庭,父母就是主导力量。
四、结语
围棋历经几千年,它的根一直深扎在中华的土地上,并且不断地在前进着。学校将其发展,造福于学生。学校在进行围棋教育的同时也宣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促进了人各方面的发展。把握围棋的特点,进行合适的围棋教育,让围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朱映霞.浅析围棋教育活动在幼儿园的实践研究[D].新课程学习,2013,(08)
[2]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