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给韩国留学生讲课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韩国男生一上大学二年级就突然消失了,过了两周又添了几张新面孔,新面孔看上去明显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沧桑和成熟。原来,消失的男生去服兵役了,而新面孔正是退役后复学的同学。当然,这种现象同样会发生在韩国的大学。韩国大学生普遍选择上完大一再去服兵役,从申请休学到复学,一般为两年。等他们服完兵役回来,同一年入学的女同学已经开始实习和找工作了,如此一来,男生进入社会比同龄女生要晚两年。不过也有人认为,军队算是男性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军营里严格的等级关系和纪律严明的集体生活是踏入韩国社会必不可少的提前演练。每年都有将近20万的青年男子走进军营,也有相当数量的人退伍离开军营,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韩国实行义务兵役制,男性年满19岁就要前往兵务厅指定的场所接受体检——体检就说明离入伍不远了。据说体检时满屋子都是哎呦咿呀的声音,各种装病和喊疼的,还有谎称听不见、看不清的。很多韩国年轻人并不愿意入伍,恨不得查出点毛病来。
年满20岁、体检合格的男性会收到兵务厅的入伍通知,如果是在校学生则可以延后入伍。如果要一直读到博士,那每年都要提交延期手续。因此在中国的韩国男留学生,除了像女生那样办签证、买机票外,还多一个手续,即到兵务厅开证明,证明自己不是逃兵。没有服过兵役的男性出国,都要开这样的证明才可以过关。
入伍第一天,每人发一个快递纸盒子,把衣服脱下来寄回老家去,军服、内衣、袜子都统一发放。目前陆、海、空军的服役时间分别为21个月、23个月、24个月,因此短期内男生不能和家人朋友相聚,甚至很多情侣也在这个时候劳燕分飞。失恋的方式也不同,有一入队就被告知分手的;也有过了半年无疾而终的;还有女友来兵营探望时,因和男友的上级产生感情而提出分手的。总之,被通知的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吧,特别是被上级横刀夺爱的人,大概会对上级充满了怨恨。
可以肯定的是,在服兵役期间向上级表示不满和愤懑是很不明智的事情。在兵营过得舒服不舒服取决于上级会不会刁难你。讨好都来不及,更何况复仇呢。只能忍气吞声,待退役后拨打国防投诉电话1303才是上策。
在韩国部队中,上级对下级的欺压不是新鲜事。有一个发生在1962年的事件:一位士兵接到女友的信,但被上级抢先阅读和拿来讥讽,结果士兵枪杀了两名上级。最终韩国军事法院判处士兵以死刑,士兵在临死之前说,希望我的死能够改变官僚主义的军队文化。其后,又有接二连三的自杀和虐兵事件,军队中的欺压问题成为民众批评的焦点。听到打骂和体罚在军中是家常便饭的传闻,年轻人也害怕到军中受到不公正对待。
二
在韩国,几乎家家都有人要服兵役,兵役制度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由于并不是所有国民都认同全体男性义务兵役制度,自然就有人想要逃避兵役,因此兵役制度如何做到公平,如何对待逃避兵役的人更是国民关心的问题。
韩国兵役制度严格而繁琐,而且训练严酷、条件艰苦,除了踢球外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对于那些离不开电脑游戏、留恋酒吧和夜店的年轻人来说,服兵役和穿越到旧石器时代没什么区别。一拖再拖,到了年限才灰溜溜地去当兵者有之;去整形医院丰胸,做性别转换手术者有之;假装精神异常,住进精神病院者有之;移居国外,加入外国籍者有之。总之,韩国男性为逃兵役想出了各种方法,但韩国兵务厅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实际上,很多韩国男生并不觉得当兵光荣,对于能合法地被免兵役的人,美其名曰“神的儿子”,这一称呼无疑承载了无限的羡慕之情。例如,2002年第17届韩日足球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进球功臣安贞焕、薛琦铱等被免除兵役。但是这种免除兵役的方式,普通人只能望洋兴叹。
韩国社会一向对兵役义务敏感度较高,兵役制度执行起来相当严格。对于逃避兵役的人一经发现必定严惩,但是这只是针对普通百姓而言。民间揭露的有权有势的人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儿子免除服兵役的事情也不少。当然,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有可能会被政敌利用,成为拉他下马的把柄。政界人士心照不宣,敢于揭这个伤疤的人,自己和孩子肯定在服兵役的问题上是很自信的。今年,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卸任后回到韩国,政治对手紧紧抓住他的侄子加入美国国籍而未服兵役的事情攻击他,使他苦不堪言。
想要逃避兵役的人往往首先会在自己的身体状况上做文章,比如身体太弱是不是可以免除兵役?韩国兵役体检按照身体情况分为七个等级,其中1—4级为合格,可服现役和各种补充役;5—7级为不合格,需编入第二国民役、免除兵役或再次接受身体检查。体检不合格的人被编入乡土预备役和民防卫队,每年只需要进行几天或几小时的训练,对正常生活没有大的影响。
平脚是一种腳部的畸形,长时间走路容易累。以前,平脚的男性可免除服现役,于是有些不想服兵役的人专门找医院做平脚手术。后来,韩国兵务厅修订了兵役准则,规定平脚的人也要去服兵役,平脚的男性也就大为减少。
一位男性做了性别转换手术被免了兵役,后来又偷偷变回了男性。韩国兵务厅也没有放过此人,要求重新接受体检。现在兵务厅明文规定:想要变成女性的男性,也需要服过兵役义务之后才可以做变性手术。
其他也有逃避兵役的方法,比如一个人到了服兵役的年纪有了两个以上的孩子,老婆又没有工作,这正好符合负担三人及以上生活的免兵役的条件。但是,这是一件难度颇高的任务,意味着这个男生20岁之前不但要娶上一个没有工作的媳妇,还得要有两个孩子。更有甚者,在身上文上了牛鬼蛇神,按照规定文身超过身体三分之一是不能入伍的,但以身试法的代价是以蓄意破坏身体逃避国家责任的罪名坐牢一年。
有的韩国妇女不惜花巨资到海外分娩,为的是得到出生地国籍,让孩子长大后有逃避兵役的选择。过去的“男子没当过兵就不算成人”观念是在长期的军政统治和媒体的宣传教育下形成的共识,在当下的年轻人中间已经不那么起作用。
三
试图逃避兵役的人不少,同样怀着对国家责任积极入伍的人也很多。韩国兵务厅为扭转其负面形象,曾下大力气宣传一些符合免除兵役的人主动请缨入伍的例子。最常见的是,因小学学历而被免兵役,立志要服兵役,没日没夜地学习,考上了初中和高中,最后如愿入伍;因患病而被免兵役,痊愈后积极申请入伍;拿了美国的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仍然回到韩国服兵役的故事,等等。 也有这样的青年,其父母是韩裔外国人,他本人显然并没有服兵役的义务,但他渴望塑造自己对韩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愿意通过服兵役期间的集体生活重新认识母国,这也算是对血液里的韩国基因的一个交代吧。通常,韩国部队也会照顾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在哪个地区哪个部门服兵役;考虑到他们的母语水平,入伍前国家会给他们进行韩语培训,教他们军队里的专业术语和韩国礼仪等;允许其假期出国旅行,如在国内旅行则提供旅费津贴。当然一般士兵是享受不到这些优待的。
有些人退役后,感到孤单和空虚,没有在兵营时的忙碌,反而不知道那么多闲暇时间该怎么打发。习惯了在军营里严肃紧张的生活,社会上一片安宁和谐的景象反倒让他们有点不适应。这种心理落差让退役的士兵感到现实世界有点陌生,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除了心理上的变化之外,政治立场似乎变得非常“明确”,敌我观念分得很清楚。
服完现役和补充役的士兵转业之后,还要在乡土预备军中服役8年,然后转入国民防卫队,直到40岁才算是尽完所有的义务。一起服过兵役的人,到社会上还是铁哥们。在餐厅经常能看到退役的士兵组织联谊会的热闹场面。他们谈起严酷的训练,提到某位刁难他们的上级,推杯换盏之间往事已化为美好的回忆。时光流逝,却沉淀下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之情。
从世界范围而言,韩国服兵役制度并不是一个国家国防的正常状态。对于韩国人尤其是男性而言,一代代人不得不背负着半个世纪前战争遗留问题的包袱,注定要承担生而为韩国男人的义务。
韩国实行义务兵役制,男性年满19岁就要前往兵务厅指定的场所接受体检——体检就说明离入伍不远了。据说体检时满屋子都是哎呦咿呀的声音,各种装病和喊疼的,还有谎称听不见、看不清的。很多韩国年轻人并不愿意入伍,恨不得查出点毛病来。
年满20岁、体检合格的男性会收到兵务厅的入伍通知,如果是在校学生则可以延后入伍。如果要一直读到博士,那每年都要提交延期手续。因此在中国的韩国男留学生,除了像女生那样办签证、买机票外,还多一个手续,即到兵务厅开证明,证明自己不是逃兵。没有服过兵役的男性出国,都要开这样的证明才可以过关。
入伍第一天,每人发一个快递纸盒子,把衣服脱下来寄回老家去,军服、内衣、袜子都统一发放。目前陆、海、空军的服役时间分别为21个月、23个月、24个月,因此短期内男生不能和家人朋友相聚,甚至很多情侣也在这个时候劳燕分飞。失恋的方式也不同,有一入队就被告知分手的;也有过了半年无疾而终的;还有女友来兵营探望时,因和男友的上级产生感情而提出分手的。总之,被通知的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吧,特别是被上级横刀夺爱的人,大概会对上级充满了怨恨。
可以肯定的是,在服兵役期间向上级表示不满和愤懑是很不明智的事情。在兵营过得舒服不舒服取决于上级会不会刁难你。讨好都来不及,更何况复仇呢。只能忍气吞声,待退役后拨打国防投诉电话1303才是上策。
在韩国部队中,上级对下级的欺压不是新鲜事。有一个发生在1962年的事件:一位士兵接到女友的信,但被上级抢先阅读和拿来讥讽,结果士兵枪杀了两名上级。最终韩国军事法院判处士兵以死刑,士兵在临死之前说,希望我的死能够改变官僚主义的军队文化。其后,又有接二连三的自杀和虐兵事件,军队中的欺压问题成为民众批评的焦点。听到打骂和体罚在军中是家常便饭的传闻,年轻人也害怕到军中受到不公正对待。
二
在韩国,几乎家家都有人要服兵役,兵役制度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由于并不是所有国民都认同全体男性义务兵役制度,自然就有人想要逃避兵役,因此兵役制度如何做到公平,如何对待逃避兵役的人更是国民关心的问题。
韩国兵役制度严格而繁琐,而且训练严酷、条件艰苦,除了踢球外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对于那些离不开电脑游戏、留恋酒吧和夜店的年轻人来说,服兵役和穿越到旧石器时代没什么区别。一拖再拖,到了年限才灰溜溜地去当兵者有之;去整形医院丰胸,做性别转换手术者有之;假装精神异常,住进精神病院者有之;移居国外,加入外国籍者有之。总之,韩国男性为逃兵役想出了各种方法,但韩国兵务厅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实际上,很多韩国男生并不觉得当兵光荣,对于能合法地被免兵役的人,美其名曰“神的儿子”,这一称呼无疑承载了无限的羡慕之情。例如,2002年第17届韩日足球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进球功臣安贞焕、薛琦铱等被免除兵役。但是这种免除兵役的方式,普通人只能望洋兴叹。
韩国社会一向对兵役义务敏感度较高,兵役制度执行起来相当严格。对于逃避兵役的人一经发现必定严惩,但是这只是针对普通百姓而言。民间揭露的有权有势的人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儿子免除服兵役的事情也不少。当然,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有可能会被政敌利用,成为拉他下马的把柄。政界人士心照不宣,敢于揭这个伤疤的人,自己和孩子肯定在服兵役的问题上是很自信的。今年,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卸任后回到韩国,政治对手紧紧抓住他的侄子加入美国国籍而未服兵役的事情攻击他,使他苦不堪言。
想要逃避兵役的人往往首先会在自己的身体状况上做文章,比如身体太弱是不是可以免除兵役?韩国兵役体检按照身体情况分为七个等级,其中1—4级为合格,可服现役和各种补充役;5—7级为不合格,需编入第二国民役、免除兵役或再次接受身体检查。体检不合格的人被编入乡土预备役和民防卫队,每年只需要进行几天或几小时的训练,对正常生活没有大的影响。
平脚是一种腳部的畸形,长时间走路容易累。以前,平脚的男性可免除服现役,于是有些不想服兵役的人专门找医院做平脚手术。后来,韩国兵务厅修订了兵役准则,规定平脚的人也要去服兵役,平脚的男性也就大为减少。
一位男性做了性别转换手术被免了兵役,后来又偷偷变回了男性。韩国兵务厅也没有放过此人,要求重新接受体检。现在兵务厅明文规定:想要变成女性的男性,也需要服过兵役义务之后才可以做变性手术。
其他也有逃避兵役的方法,比如一个人到了服兵役的年纪有了两个以上的孩子,老婆又没有工作,这正好符合负担三人及以上生活的免兵役的条件。但是,这是一件难度颇高的任务,意味着这个男生20岁之前不但要娶上一个没有工作的媳妇,还得要有两个孩子。更有甚者,在身上文上了牛鬼蛇神,按照规定文身超过身体三分之一是不能入伍的,但以身试法的代价是以蓄意破坏身体逃避国家责任的罪名坐牢一年。
有的韩国妇女不惜花巨资到海外分娩,为的是得到出生地国籍,让孩子长大后有逃避兵役的选择。过去的“男子没当过兵就不算成人”观念是在长期的军政统治和媒体的宣传教育下形成的共识,在当下的年轻人中间已经不那么起作用。
三
试图逃避兵役的人不少,同样怀着对国家责任积极入伍的人也很多。韩国兵务厅为扭转其负面形象,曾下大力气宣传一些符合免除兵役的人主动请缨入伍的例子。最常见的是,因小学学历而被免兵役,立志要服兵役,没日没夜地学习,考上了初中和高中,最后如愿入伍;因患病而被免兵役,痊愈后积极申请入伍;拿了美国的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仍然回到韩国服兵役的故事,等等。 也有这样的青年,其父母是韩裔外国人,他本人显然并没有服兵役的义务,但他渴望塑造自己对韩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愿意通过服兵役期间的集体生活重新认识母国,这也算是对血液里的韩国基因的一个交代吧。通常,韩国部队也会照顾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在哪个地区哪个部门服兵役;考虑到他们的母语水平,入伍前国家会给他们进行韩语培训,教他们军队里的专业术语和韩国礼仪等;允许其假期出国旅行,如在国内旅行则提供旅费津贴。当然一般士兵是享受不到这些优待的。

有些人退役后,感到孤单和空虚,没有在兵营时的忙碌,反而不知道那么多闲暇时间该怎么打发。习惯了在军营里严肃紧张的生活,社会上一片安宁和谐的景象反倒让他们有点不适应。这种心理落差让退役的士兵感到现实世界有点陌生,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除了心理上的变化之外,政治立场似乎变得非常“明确”,敌我观念分得很清楚。
服完现役和补充役的士兵转业之后,还要在乡土预备军中服役8年,然后转入国民防卫队,直到40岁才算是尽完所有的义务。一起服过兵役的人,到社会上还是铁哥们。在餐厅经常能看到退役的士兵组织联谊会的热闹场面。他们谈起严酷的训练,提到某位刁难他们的上级,推杯换盏之间往事已化为美好的回忆。时光流逝,却沉淀下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之情。
从世界范围而言,韩国服兵役制度并不是一个国家国防的正常状态。对于韩国人尤其是男性而言,一代代人不得不背负着半个世纪前战争遗留问题的包袱,注定要承担生而为韩国男人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