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雕塑的装饰艺术与装饰作用分析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6V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在艺术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人们的审美也趋向于多元化。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国的陶瓷艺术从古至今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审美需求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用陶瓷雕塑作装饰。在我国陶瓷雕塑装饰发展期间,人们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革新和再创造,有效促进了陶瓷雕塑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设计师们在陶瓷雕塑的创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设计师自身的创作手法充分体现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设计师们通过全新的观念和丰富的想象使得陶瓷雕塑的种类和形式更丰富,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如此,他们还对陶瓷雕塑的材料进行研究,力图研究出不仅美观并且性能好的作品。设计师们对陶瓷雕塑的设计理念直接体现在作品的外观和性能上,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以精湛的工艺设计创造出优秀的陶瓷雕塑艺术装饰作品。
  一、陶瓷雕塑的概念
  在当今社会,陶瓷雕塑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所谓陶瓷雕塑,就是指用陶瓷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烧制而成的雕塑作品,其形式和颜色都具有多样性,其尺寸的大小不同决定了陶瓷雕塑应该放置的位置也是不同的。陶瓷雕塑作装饰用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不仅可以作室内家居装饰,还可以作室外环艺装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也有许多陶瓷雕塑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我国陶瓷雕塑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人们已经在很多地方应用了陶瓷雕塑作为装饰,例如秦朝的兵马俑、汉代的瓦当、许多古建筑的屋檐等,都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雕塑成为一种环保实用的艺术装饰,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二、陶瓷雕塑的装饰艺术
  我国是一个陶瓷大国,陶瓷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我国的陶瓷雕塑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和时代象征,能够反映出当时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社会伦理等。从古至今,在陶瓷雕塑的设计和功能上都在不断革新和发展,人们对陶瓷雕塑的功能性和装饰性一直在发生着变化,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设计师们在陶瓷雕塑的外形设计和功能改造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们一直致力于创造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陶瓷雕塑,通过对雕塑的形态美和功能性的研究,将二者进行综合分析,对陶瓷雕塑进行全新的解释,从而创造出装饰性良好且功能性强的陶瓷雕塑装饰作品。当今的设计师们在创作陶瓷雕塑的时候,将个人的创作思想和相应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体现在陶瓷雕塑的造型和功能上,而外观是其最直观的体现,他们把陶瓷材料当做创作媒介,就其装饰功能而言来进行设计创造,根据环境和人们的需要,采用泥、火、釉将其进行创造,成品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陶瓷雕塑,作品能够表现人们的个性、情感、理想,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作装饰用的陶瓷雕塑材料一般不讲究粗细优劣,主要是看材料的质感特性,根据其特性制造出不同的装饰作品。在陶瓷雕塑装饰制作方面,制作方法繁多,在制作的过程中多追求偶然性和随机性,制造者更注重对手工制作痕迹的保留。陶瓷雕塑具有装饰艺术价值,因此在它的造型方面,人们并不主张完全一致的造型和规整有序的图案,不对称比例反而更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我国古代传统的陶瓷雕塑的设计创作中,由于烧制过程中的失误造成作品的缺陷,例如造型方面和釉色方面的缺陷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他们认为这样的缺陷造成了陶瓷雕塑的不完整、不齐全,缺乏美感,从而被人们列为次品的行列。但在现代的陶瓷雕塑则认为这种缺陷是一种形态美,设计师们通常通过这种新的创作风格来对陶瓷雕塑进行设计创作,把人们曾经认为残缺的东西看成是对美的另一种发现,从而使得陶瓷雕塑更具有审美价值和装饰艺术价值。
  三、陶瓷雕塑的装饰作用
  在我国古代,陶瓷雕塑就被应用于装饰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陶瓷雕塑被主要应用于建筑业和主冥用陶这两个方面。隋唐时期,最出名的陶瓷装饰就是唐三彩,唐三彩被誉为“陶瓷雕塑中的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魏晋南北朝是瓷器发展最为昌盛的时代,此时被称为瓷器时代。到了隋代,青瓷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白瓷,此时多用青瓷雕塑作装饰,于是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南青北白”的新格局。
  综上所述,我国在各时期都采用了具有该时代特色的陶瓷雕塑作装饰,综合分析所有的陶瓷雕塑装饰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类是讲究图案美的陶瓷雕塑器皿,设计者通常都具有超强的艺术思想,从而制出图案精美的陶瓷器皿;二类是以在陶瓷雕塑器皿上进行中国画的绘画,使其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三类是将陶瓷雕塑的整体外观进行改造,使其更美观、更实用。
  现代社会将陶瓷雕塑当做一种非常普遍的装饰品,能有效传达中国文化特色,是我国的瑰宝。陶瓷雕塑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古至今,我国都将陶瓷雕塑当做一种非常重要的商品销售到全国乃至整个世界,陶瓷雕塑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装饰品,可作为商品进行流通,从而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承。
  四、陶瓷雕塑装饰艺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陶瓷雕塑一直在不断革新和发展,上世期80年代陶瓷雕塑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型期。当时的文艺界深受学潮思想的影响,艺术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许多艺术开始突破传统艺术的束缚,在艺术设计中采用全新的创作形式,将自己的精神意识融入到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陶瓷雕塑的革新。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陶瓷大国,陶瓷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一种能长久保存的文化产物,能良好记录一定的历史现状,与此同时,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设计师们在陶瓷雕塑的工艺和艺术上进行互相交流,陶瓷雕塑的发展相对其他的艺术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现代的陶瓷艺术家们对陶瓷雕塑进行了全新的创造,他们在陶艺创造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对新材料、新手法以及新观念等进行细致的研究,从而有效促进了陶瓷雕塑的发展。
  总结
  在我国陶瓷雕塑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革新和发展,它不仅具有传统的实用价值,并且具有观赏价值。设计师们在碱性陶瓷雕塑的创造时,将个人的精神和思想情感都融入到作品中,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从而使得陶瓷雕塑取得了现代性特征的开放。创作者通常将陶瓷雕塑当做一种介质,通过它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使得陶瓷雕塑更具有魅力和价值,是个人品味的象征。多样化的陶瓷雕塑作品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艺术装饰品,同时,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增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J]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10.
  [2]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岳麓书社,2005.
  [3]邱振亮,中国美术史[J].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4]林彩君,论装饰雕塑在环境艺术中的现代意义[D].宁波:宁波大学师范学院,2004.
  [陈明智,德化县博古陶瓷研究所]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市场逐渐取代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与之相适应,我国在2001年将军转安置政策由计划分配模式调整为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模式。但十多年
当前,中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同时也伴随着劳资关系日趋复杂化和纠纷的多样化。劳资关系的变化,给现行治理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压
期刊
书籍设计版面艺术包括字体艺术、色彩艺术、插图艺术、封面艺术等,是多种元素的有机组合体,对书籍的整体形态特征与规划。从设计学角度而言,书籍设计属于立体型形态,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其作用在于通过艺术性的设计来促使读者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与书之间产生一定的互动,实现一定的行为。现如今的书籍封面都是围绕信息编辑思路来进行设计的,诸如: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体例、文字、传达、风格、节奏层次,以及
引言  长期以来,图书内页设计一直不被人们重视,对此也缺乏系统化的研究,导致很多图书编排乏味无趣,面目可憎。然而随着今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逐步加快,大量的时间被零散消耗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又重新变成了一种奢侈的行为。如何满足整日忙碌的人们的阅读愿望,让他们重享书斋的宁静,获得心灵上安宁,成为了今日图书设计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然而,在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