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村初中“小而优”语文生态课堂策略初探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国务院颁布《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提出“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的建议。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生源以外來务工子弟为主,班额有不断减少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而生源的流动,学习习惯的差异性,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又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小班额前提下,追求更优化的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鉴于此,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构建农村初中“小而优”语文生态课堂的策略。
  一、蹲下身来了解,用爱守望成长
  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唤醒、激励生命。新教育也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因此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我们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每一个孩子。
  如何更好更快地了解他们?为了消除紧张气氛,我先做了真诚的自我介绍,然后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搭建初次亮相的舞台,可以用文字、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特长座右铭等等,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对于勇敢上台的孩子,我乐于替他们搭梯子架桥梁,对他们的勇敢展示给予充分的肯定。课后,及时地记录下了解到的各个孩子的情况。对于胆小的孩子,我会主动利用课堂提问或者课余时间的聊天谈心增进了解,确保在短时间内与每个孩子有交集,然后再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别委以重任,分编小组。慢慢地,课堂上愿意表达的孩子多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也轻松愉快起来。
  学会蹲下身来了解孩子们,你会发现每一个个体都是闪亮的生命,他们定能给予我们“小蕾深藏数点红”的惊喜。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出为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
  二、变着法子活动,以玩促读带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这样一句话:“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堂活动指的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形式和内容都很丰富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语文实践活动。
  为了让语文学习生动有趣,可以让观、听、说、读、写、演等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呢?我们不仅将《开讲啦》《超级演说家》《朗读者》等优秀节目引进课堂,我们还在课堂上设置了“课前三分钟”环节,可以是好文推荐、故事讲述、即兴演讲等,每周评选“讲述之星”,给予一些小奖励,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初中阶段的孩子都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轻易不愿认输。我们在所有孩子都轮过一回之后,又开展了“每日一诗”“《史记》故事大家讲”等既促进阅读,又锻炼口才的活动。活动之后,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课堂上经常有出乎意料的收获。一个阶段的活动之后,我们还以《今天我(他、她)上台》为题,要求学生用文字记录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因为亲身经历了,所以大多学生有话可说,写作不再令人望而生畏。
  为了调节学习气氛,学会观察和多角度思考,我们在课堂上学折纸,再评出优秀个人和小组,给他们拍照留念;为了考验合作和自主阅读能力,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进行课本剧表演,《东方朔救乳母》《陈太丘与友期》等故事令人难忘。在复习阶段,针对古诗文的积累这一环节,我们尝试采用了个人抓阄过关法和小组合作比赛法。学生兴致勃勃地接受挑战,小组间摩拳擦掌地暗暗较劲,把枯燥的背诵默写变得有趣起来……因为班额比较小,我们的活动秉承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有期待,有收获,有成长。这些活动的开展,真正让“听说读写”完美融合,使各有所长的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小小的语文课堂颇有一些“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味道。
  当然,设计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定是建立在教师的教学灵感、加倍的精力和智慧投入之上。教师需把大量的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让被动的学习变成学生主动的求知,我们相信,有趣有效的学生活动一定能令语文課满堂生辉。
  三、及时雨般激励,用心润泽生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鼓舞。”及时有效的激励定能润泽孩子们的生命。
  面对一群普通的孩子,教师要用心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并且第一时间给予肯定,一方面激励这位学生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又能让整个班级出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局面。
  1.关注全体
  科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超过这个范围,教师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彼”。而小班额的课堂上,教师就能较好地关注全体,特别是容易被忽略的中间群体,在得到老师的激励后,他们能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关注差异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激励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内向的孩子,一次响亮的回答可以给予赞赏的微笑或激励的掌声;对于书写不工整的学生,一次笔画工整的作业我们可以全班共赏;对于默写老是不过关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表扬……总之,只要能找到学生身上的亮点,就绝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人的大脑是一个动态的“创造物”,只要善于开发,就能够启动“心理原子弹”的按钮,使智慧迸射出绚丽的光彩。班上的小清同学是个内向不善言辞的小姑娘,从一开始上台时的胆战心惊到勇敢地上台演讲获得“讲述之星”,从文章写不满规定字数到她的作品经常被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从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初中学生到凭着实力拿下全市的读书达人、十佳书香学生等荣誉称号,她的成长真正诠释了激励的巨大魅力。
  于永正老师在《我怎样教语文》中提醒我们: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的确,只有“以生为本”、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课堂才是有活力有生机的课堂。诚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要构建“小而优”的生态课堂,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充分的了解为前提,以丰富的活动为抓手,辅之以及时的激励,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使师生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体会生命成长的喜悦。
其他文献
心语姐姐:  两年前我在网上认识一个男人,他说他未婚,并且喜欢我,我们开始了交往。后来我在他的另一个QQ空间里发现了他老婆孩子的照片,才知道他骗了我,但这时候我对他感情已经很深了,所以原谅了他。他答应我会离婚,前两天我用了一个新的QQ号加了他,结果聊天中得知他另外还有两个情人,并且从来没想过要离婚。可即便如此,我发现自己还是很难离开他,割舍他像割掉我身上的肉一样痛。心语姐姐,我该怎么办?  婷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