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读书要打好基础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FFFA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基础、基础,何时是了?天天打基础,何时是够?据华罗庚看来,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
   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是,这个过程主要是个接受和记忆的过程,“学”并不到此为止,“懂”并不到此为透。要真正学会懂还必须经过“由厚到薄”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只有经过消化提炼的过程,基础才算是巩固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练,那就不是普通的练功了;再念书,也就不是一本一本往脑里塞,而变成在原有的基础上添上几点新内容和新方法,经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对所学的东西做到懂、彻底懂、经过消化的懂,我们的基础就算是真正打好了。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学习就可以大大加快。这个过程也体现了学习和科学研究上循序渐进的规律。
   有人说,这样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与雄心壮志、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否有矛盾呢?是不是要我们只搞基础不攻尖端呢?我们说,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地打好基础,正是要实现雄心壮志,正是为了攻尖端、攀高峰。不踏踏实实打好基础能爬上尖端吗?有时从表面上看好象是爬上去了,但实际上底子是空的。雄心壮志只能建立在踏实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叫雄心壮志。雄心壮志需要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其他文献
9月7日,在成都青羊区腾飞大道265号的成都宏明双新科技公司厂房内,近百名工人正忙碌着。公司研发、制造的精密零件装配着一部部全新的三星、苹果手机,从这里走向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质让公司产品获得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认可。   “公司能有今日的成绩,成都市科协进园区工作、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模式,功不可没。”宏明双新科技公司董事长孙道俊告诉笔者。   近年来,面对
期刊
9月11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五台县农业局,见到了刚刚下乡归来的谢建华。黑西装、黑红脸膛,黑黝黝的天生卷发,记者面前的谢建华朴实而又平凡。谢建华与记者的交谈不时被手机铃声打断,都是老百姓的求助电话。  结缘农业与民为友   1968年出生的谢建华,有一种特殊的乡土情结。比他年长17岁的哥哥,就读于山西农大,学的是蔬菜栽培专业。老宅院里院外的空地上,结满各种各样的黄瓜、西红柿,那颜色、那味道,影响
期刊
2014年10月29日,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刘孟军为第一作者的枣基因组测序重大研究成果。   据悉,刘孟军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历经三年努力,在世界上率先完成枣树的高质量全基因组测序,并使枣树成为世界鼠李科植物和我国干果树种中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物种。这是刘孟军在枣领域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多年来,刘孟军带领课题组从枣的种质资源评价分类、良种选育和快繁到优质丰产
期刊
近日,山医大二院乳腺外科利用自体组织背阔肌皮瓣一期乳房再建技术,成功地为一名乳房肿瘤切除后巨大皮肤缺损患者进行了再建修补,使其伤口愈合后痊愈出院。   乳腺癌术后自体组织乳房再建是乳腺外科技术难度最大的手术,是对乳腺外科医生技术的挑战,也是乳腺外科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此次手术的成功以及他们已独立完成的腹直肌皮瓣转移一期乳房再建手术,标志着山医大二院乳腺外科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向国内国际先
期刊
院士简介   徐滨士,男,1931年3月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招远。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焊接专业,1954年起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61年至今历任装甲兵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1990年6月晋升少将军衔。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维修工程、
期刊
“低碳生活”就是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办公篇   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这
期刊
现在新闻媒体上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汇就是低碳。百度一下得到的解释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相信大家对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两个词一定不陌生。营造一个低碳的生活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后代。那我们应怎样做到低碳生活?   1.走路或骑车上班   如果你的居住地距离单位并不十分遥远,请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你会收获新鲜的空气、沿途的风景以及越来越健康的身体。 
期刊
他出生于1957年12月29日的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正如大多数摩羯座的人一样,他拥有超常的勤奋、毅力和抱负,对现实和困境毫不妥协、始终如一。   18岁的时候,他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凭借发表的Cell论文(第一作者)、优秀的医学院入学(MCAT)分数和丰富的实验室经验,他自信地申请了众多医学院。但最后只有芝加哥大学录取了他,他的父母是该校的校友。   40岁那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
期刊
经济低碳化的背景和内涵   1972年,罗马俱乐部就发表了《增长的极限》这个重要的报告。报告对工业化进行了反思,认为环境污染会对人类未来造成威胁。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把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作为国际共同的义务和责任,这样,低碳化就正式写入各国经济发展的纲领之中。   从1992年讨论世界气候变
期刊
书籍于我,宛如衣食,每日必读。特别是临睡前的夜读,仿佛是为一天画上句号。   最近入手一本《记忆的味道》,开篇的《恋恋红烧肉》就打动了我,是外婆做的红烧肉啊!还有《小巷里的爆米花老人》《与梦想有关的鱼》等。   对于很多人来说,童年的记忆一定和吃有关,我喜欢这本书,里面有我的故事,有我念念不忘的感情和心境。稍纵即逝的童年时光,而今再回味,脑海中是挥之不去的家乡味道,食物唤醒了本已尘封的记忆。每天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