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对农田温室效应贡献及土壤碳储量影响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ss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碳库是全球碳库最活跃的部分,对管理措施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灌溉技术作为中国旱作农业的重要管理措施,其变化势必会对农田温室效应贡献及土壤碳固存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但相关试验数据及机理研究迄今仍十分缺乏。文章综述了灌溉对农田土壤呼吸及其不同组分、氧化亚氮(N2O)与甲烷(CH4)源汇通量以及农田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定量影响,比较了上述参数变化对不同灌溉方式、灌溉量、灌溉频率、灌溉年限以及灌溉水质等的差异响应,剖析了可能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1)灌溉通常将增加土壤的碳排放,但土壤呼吸与灌溉量间并非线性关系。在水分亏缺条件下,土壤呼吸与灌溉量呈现正相关,而过量灌溉则会降低土壤呼吸;灌溉影响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Q10与灌溉量之间呈抛物线关系,漫灌方式下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高于滴灌;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呼吸不同组分的贡献率及其对水分变化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灌溉对根系呼吸的影响较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更为显著,滴灌条件下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显著大于漫灌;灌溉水质与灌溉深度显著影响土壤温室气体释放总量,开展充分的市政污水处理能够为国家和地区换取更多的碳排放信用。(2)水分管理是减缓农田N2O与CH4排放的重要措施,水分状况对N2O与CH4的产生过程与排放途径均存在重要影响;水分管理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往往存在明显的消长关系,采用全球增温潜势(GWPs)等综合性评价指标才能更加准确与全面地反映灌溉及其不同方式所带来的农田温室效应贡献变化。(3)水分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存在增加、降低或不显著等多种可能影响。不同气候、土壤类型下表层有机碳含量变化对灌溉的响应存在明显不同,灌溉在相对干旱地区对土壤有机碳的增加效应更为显著;不同组分有机碳对灌溉方式变化响应的敏感度以及响应方向存在差异,对于某种灌溉方式影响效应的评价须从农业节水、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及提高活性有机碳利用率等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迄今为止,灌溉对土壤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效应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今后应加强不同灌溉方式之间的对比研究,尤其是灌溉方式改变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差异性的变化;重点关注灌溉及其方式变化对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以及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影响;加强不同灌溉方式的长期与短期效应的比较;深化灌溉驱动农田温室效应变化的微生物学驱动机制的研究等。
其他文献
为开展水稻根系性状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选择指标,本文对12个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根系形态特征与地上部关系及根系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数、根重和根直径分别与地上
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的开发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专利权的价值评估在专利权证券化、专利权转让、抵押等行为中都起着关键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球市
键图法为多能域动态物理系统的建模提供了一个清晰而规范的工具。模型建立后 ,下一步骤就是通过仿真来研究系统的性能。首先由键图模型导出系统的状态方程 ,再采用各种通用的
目的GRIM-19(干扰素/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是GRIMs (genes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 interferon induced mortality)家族成员之一,属于IFN/RA诱导的细胞凋亡调
针对目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对蓄电池的板栅、槽、盖、安全阀等部件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并应用有限元法对电池槽、盖进行分析,优化设计出壁厚及结构合理的电
体育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处于观众的视野之外,这类影片多以讲述男性世界为主,其成长模式表现为青春和后青春的不同形态。前者大多讲述男性年少义气的励志青春,后者大多
页岩有机质中存在大量纳米孔隙,气体在纳米孔隙中的流动存在微尺度效应,宏观流体流动规律难以准确描述其流动行为。考虑气体分子在有机质孔隙中的滑脱效应、扩散和吸附解吸作
提出了一种利用MGS(modified Gram-Schmidt)算法建立模糊ARMAX模型的方法,给出了基于MGS算法的模型结构和参数辨识的一体化方法.利用MGS正交变换对通过GK模糊聚类的聚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