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性状的利用研究——Ⅶ.地理远缘杂交大豆F3、F4代短果枝性状的遗传规律初探

来源 :辽宁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辽宁省育成大豆品种铁丰27号和沈农6号与美国俄亥俄州育成大豆品种OhioFG1和HS97-4534作亲本,配成正反交4个杂交组合,探讨了短果枝性状的遗传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正反交F3、F4代中短果枝上的每荚粒数有所不同,以高值亲本作母本高于用低值亲本作母本的,这说明短果枝上每荚粒数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且F4代结果大于F3代.以短果枝荚数和粒数多的材料做母本,其F3和F4代的短果枝荚数和粒数也较高.说明,在利用短果枝性状时,配置杂交组合应以短果枝荚数和粒数较多的试材做母本.亲本沈农6号是多短果枝品种
其他文献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新转育成的5个雄性不育系和6个自交系的5个主要品质性状Vc、干物质、蛋白质、总糖和纤维素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13
随着济钢生产规模和物流吞吐量的日益增加.计量处有三个汽车衡承担着厂内铁前系统原料、副产品、钢后系统合金等物料的厂内调拨计量任务.在衡器增多、计量员相对减少、计量业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小学生近五年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比较与分析,旨在对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校、家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