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要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如果将“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大学时期的一位教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的惊人哟,所以我们使用!”。“数的阶乘”这个概念,从意义到算法,使我们记忆深刻,终生不忘。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其次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学生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辄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最后,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都难免不带有讽刺意味,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其他文献
前不久,我执教的高三(8)班学生在语文模拟考试中碰到了这样一道仿写题:  请仿照下面的一首小诗,另选一个对象自作一首小诗。要求与原诗的修辞、句式和内容大致相同。  原诗:炊烟  九月初九的缕缕炊烟,  诉说挥不去的浓浓乡愁,  ——儿时的土炕,  母亲干枯的双手……  改完这道题,我对学生的答案非常失望。我所面对的学生,都是经过中考选拔出来的佼佼者,素质是比较高的,他们应该是充满智慧和灵气的,按理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让学习活动更具挑战性和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改革 小组合作 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学生不善于和他人合作,不能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将不利于他们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
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墨守陈规。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怎样的社会人才。面临这种局面,我们  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这里我仅就多年来在初中作文教学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一、高考阅读对学生的要求    高考英语各种试题类型中,阅读理解方面是分值最高的,英语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对于英语总分而言,至关重要。  高考阅读通过不同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通过不同题材,如科普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文化﹑新闻报道等, 从领会文章主旨大意,到查找具体细节;从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即从文章字面和深层内涵的不同角度来考察学生判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情感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语文教学的突出特征。许多教育家都特别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他们把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通过中外古今的优秀名篇引导学生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文章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
摘 要: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尤其受 “应试教育”的左右,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
摘 要: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对意义建构有重要作用。问题情景能够引发认知冲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脚手架”。文章用典型的教学案例,从演示实验、发散性问题、联系实际、多媒体技术等四个方面说明了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及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