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遮耳朵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过年了,眼看儿孙们就要回来了,张大叔特意去买了一顶帽子。这是为啥呢?此事还得从儿子的疾病说起。
  张大叔的儿子从小就容易拉肚子,一般的药难以治好,唯有家乡的一种草药,一吃就好。这种草药专门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当地人叫它“绝壁藤”。儿子长大后,到城里上学工作,娶妻生子,张大叔就把绝壁藤寄给他,每年都要寄好几次。
  上个月,儿子说绝壁藤吃完了,偏偏又拉肚子了,打针吃药都不见效,他请父亲赶紧寄点绝壁藤给他救急。张大叔二话没说,抓过一把镰刀,就上山割绝壁藤。那时正是大雨过后,石壁上滑溜溜的,张大叔刚割得一把绝壁藤,就连人带刀滚下悬崖,幸好及时抓住石壁上的一棵小树,才没有摔死。站稳脚跟后,张大叔感到右边脸上热辣辣的,抬手一摸,天啊,半只耳朵不见了!估计是刚才翻滚时,被镰刀割掉的。待把绝壁藤寄给儿子后,张大叔叮嘱老伴,千万不要把他摔伤的事告诉儿子,免得儿子担心。
  隔天就是大年三十,儿子要带着媳妇孩子回老家过年了,张大叔特意买了一顶封耳帽,想把伤残的耳朵遮住,不让他们看见。
  第二天,儿子一家果然都回来了。张大叔早早地把帽子戴到头上,拉下封耳,将耳朵遮得严严实实。
  进门后,张大叔和儿孙在客厅聊天,老伴和儿媳在厨房张罗饭菜。张大叔平时从不戴帽子,忽然戴上这顶遮脸封耳的帽子,很不习惯。今年的冬天又特别暖,不一会儿,张大叔头上就冒汗了,幸好儿子和孙子都是边说话边看手机,并未发现他热得出汗。
  张大叔悄悄把汗擦掉,说:“我出去转转。”听见张大叔要出门,老伴从厨房里探头出来问:“难得儿孙回来,你不好好跟他们说话,出去干什么?”
  张大叔指指脑袋说:“我有点事。”出门后,张大叔就把帽子摘了下来,立刻舒服多了。他在村里转了一圈,手机就响了,老伴催他回家吃饭。
  晚饭非常丰盛,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只有张大叔脑袋热得难受,却又不敢脱帽子。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里,边看电视边闲聊。说是聊天,其实没说上几句,儿子一家光顾着埋头玩手机,问一句才答一句。张大叔见状,心里有点烦,心越烦,就越感到头上发热。他盯着儿子望了很久,有点不高兴地问:“你们怎么老是低头玩手机?有什么好看的?”
  儿子头也不抬地说:“爸,您不懂,手机里什么都有,好玩极了。”
  张大叔听了,十分难过,心想:儿孙们根本不想看我,我却自作多情地买帽子遮耳朵,真是多余。他一把摘下头上的帽子,老伴见状,赶紧捂住他残缺的耳朵,低声呵斥:“老头子,你干什么?”
  张大叔冷冷地说:“他们看不到的。”
  儿子闻声抬了一下头问:“看什么?”可没过几秒,他又低头看手机了。
  张大叔推掉老伴的手答道:“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儿子的注意力一直在手机上,他牛头不对马嘴地说:“爸,您还是看电视吧。”
  张大叔无心看电视,他把帽子一扔,不时地站起来走一走,想引起儿子一家的注意,可是,直到春节联欢晚会结束,儿子一家都没有一个人认真地看过张大叔一眼,更没有人发现他缺了半只耳朵。
  当晚,张大叔彻夜难眠。第二天刚吃过早餐,儿子就说要回城里去了,他邊跟父母辞别,边抱歉地说:“乡下没有商场和游乐场,孩子不习惯,我们先回去,改天再来。”
  张大叔忽然伸手说:“把你的手机给我看看。”
  儿子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把手机递给了父亲。张大叔拨弄着手机问:“你们日夜低头玩手机,到底看什么呢?”
  儿子说,主要是看微信,里面花样多得很。张大叔看了一会儿,严肃地问:“我想知道,从昨天回家到现在,你看了多少条微信。”
  儿子不敢怠慢,仔细地数了起来。数了一阵后,他告诉父亲,回到老家这段时间,他总共看了几百条微信。
  张大叔长叹一声说:“唉,手机比父母重要得多啊!”
  儿子惶恐地说:“爸,您怎么说这种话?在我的心里,您和妈是最重要的。”
  张大叔生气地说:“别撒谎了,从回家到现在,你都没看过我几眼。就连这可怜的几眼,也只有下车时的第一眼是真心看的,其他都是边玩手机,边随意瞥一下。”
  儿子赶紧说:“爸,我错了……”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家里还有绝壁藤吗?您上次寄给我的都吃光了。”
  张大叔伤心透了,提高声音说:“你还好意思问这个?你到现在都没看出我有哪里不对劲吧?”
  儿子好奇地抬起头仔细看了看父亲,这才发现,父亲右边的耳朵缺了一半,他忙问:“爸,您的耳朵是怎么回事?”
  母亲在旁边抹着眼泪说:“你爸为了给你找绝壁藤,滚下悬崖,被镰刀割掉了半只耳朵。他原本不想让你知道,特意买一顶帽子来遮掩,谁知你们看都不看他……”
  听到这里,儿子羞愧不已,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父亲残缺的耳朵,眼眶也跟着红了。他将自己的手机交给父亲,郑重地说:“爸,我们再多住几天,好好陪陪您和妈,我保证再也不碰手机。”
其他文献
和大家分享两个关于照片的故事。一个男人结婚多年,从没去菜市场买过菜,可是这天妻子病倒了,想喝点清淡的汤,于是男人独自去了菜场。在菜场里,他感到很茫然,不知买什么好。突然有个卖菜的小贩对他说:“你媳妇平时总在我这儿买菜,给你便宜点。”男人很纳闷:“你怎么认得我呢?”菜贩笑着说:“你媳妇每次用手机付钱时,我都能看到她手机屏保的那张合影,上面的男人是你。”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农村少年,他在城市的餐
精三分,傻三分,留下四分给子孙。这是大白话,却也是大道理。  这是个天寒地冻的早晨,六零车队接到县政府通知:速运两车木炭给县政府,同时选拔一名优秀驾驶员进县政府车队。当时,车队队长不在,副队长刘晓天接到通知后,不禁又惊又喜。  惊的是,这个采购木炭的任务非常艰巨,因为本县不产木炭,要到百里之外的南山县去采购,可南山检查站以“雁过拔毛”而闻名,无论是谁,无论什么车辆,只要从那儿经过,对方都能找出理由
大雷和小海是表兄弟,哥俩小时候形影不离,好得跟一个人似的。那个年代,两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好,一年到头难得见到荤腥。有一次,亲戚家办喜宴,哥俩都跟着父母去了。出门前,大雷爸爸特地交代:“吃东西要有规矩,只能夹自己眼前的菜,不许满盘子翻肉,免得让人笑话。”酒宴开始了,主菜只有四道,蒸鱼、扣肉、红烧鸡块和四喜丸子。哥俩运气不错,大雷眼前是一盘扣肉,小海面前挨着鸡块。同桌的长辈招呼大家动筷,哥俩就闷头吃了起
老孙年过半百,靠在街上蹬三轮车卖花维持生计。这天早上,老孙刚来到团结广场摆摊,就有好多人围过来买花。这让老孙很是高兴,可他没想到,买主虽多,但个个都是砍价高手。更让老孙感到意外的是,他们还能准确说出他每种花的进价。老孙一看这阵势,别说利润太低,照这样卖下去还得亏钱,自然是不能继续卖了。老孙忙收好摊,骑着车冲出人群,想换个地方做生意。可让老孙没料到的是,无论他到哪儿去,总有人过来围着他拼命砍价,哪怕
爱吃柿子的婆婆,却因为柿子跟儿媳闹翻了天,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年初秋,田大娘被儿子阿田接来城里同住。俗话说婆媳是天敌,时间一长,田大娘就和儿媳小敏有些不对付了。小敏是事业型女人,平常很少操持家务。田大娘是个思想传统的人,这天晚上又对小敏唠叨起来:“女人要以家庭为重,照顾好老公孩子才是正事。就算你把工作做出花来,别人也不会高看你一眼。”小敏火了,当即反驳:“谁规定女人一定要在家里相夫教子?即使有,
上大学时,张伟酷爱写诗。毕业后,他就从政了,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当上了局长,事务繁忙,原先的爱好也就荒废了。这天是周末,大学同学阿剑送给张局长一本自己的诗集,张局长看后,赞叹不已。想当年,两人志同道合,总在一起谈论诗歌,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阿剑仍怀揣着文学梦。张局长拍了张诗集的封面照,并写了一段赞美之词,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到了周一,张局长一走进单位,就发现桌上有一堆阿剑的诗集。他正感到疑惑,办公
葛斯理演电影爆红,很快就跻身一线影星行列,身价随之一飞冲天,但他也明白演艺圈很复杂,成功来得越快,越要小心。这天,经纪人马克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一家影视公司要为世界顶级品牌米约手表拍部广告片,邀请他当男主角,并且开出了五十万美元的酬劳。葛斯理欣喜地答应了。影视公司老板菲尔让葛斯理先看剧本。虽然这是部广告片,但剧本就像按照电影大片设计的:有谣传说他们国家的海外基地面临核攻击的威胁,葛斯理要扮演一个知道
大卫、亚当和马丁是大学同学。周五早上,三人刚进校门就收到一条短信,提醒他们补考十点开始。三人顿时傻眼了,最近整天聚会,压根没有复习,这样去考肯定还是不及格。马丁鬼点子最多,他说:“我们打电话报警说学校有炸弹,警察一来,考试就得推迟。”大卫不同意,说这是报假警,如果被抓住,还得蹲监狱,比不及格严重多了。马丁说:“怕什么,又不是没人干过,万一被抓住,也可以用罚款抵刑期。”亚当也随声附和:“学校规定三科
清朝雍正年间,京郊山上有个盘龙寨,寨主名叫石猛,经常带着手下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这天,在通往京城的一条小路上,石猛带着一伙人在树丛中埋伏着。这时,一队车马走了过来,为首是一位年轻公子,光看他那神气十足的坐骑,与一身的绫罗绸缎,便知其出身显贵。二当家的正要动手,石猛却一把拖住他,小声道:“且慢!看见他身后的仆人没有?那家伙背的包袱看起来很沉,里面定有不少钱财,所以,你我各带几个兄弟,包抄过去,一个都
袖里乾坤  天津有个大宅院,主人叫华言,父辈原是盐商,一次遭人算计,家道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华言该玩嘛玩嘛。前一年老爷子走后,他迷上了蛐蛐儿,花钱请了个把式。  这年立秋,华言打发把式弄回来一只“紫金翅”,像爷似的伺候着。九月初一那天,他穿戴一新,和把式提溜着金漆圆笼直奔天后宫的蛐蛐会。  进了大厅,华言冲大伙儿拱手后,把蛐蛐盆子摆在了桌上。这时,大盐商黄财黄三爷走了进来,落座后,他随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