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脑卒中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调查

来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脑卒中青壮年(18~59岁)的生活方式对发病的影响.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集本院脑卒中住院患者268例(患者组)和同期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363例(对照组)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水平),基于生活方式活动-兴趣-观点(AIO)量表和我国健康促进倡议设计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吸烟、饮酒、睡眠、饮食、运动5个方面的信息,调查患者发病前的生活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吸烟频率高(OR=1.383,P=0.048)、被动吸烟频率高(OR=1.511,P<0.001)、睡眠时间短(OR=0.582,P=0.018)、熬夜(OR=0.400,P<0.001)、三餐时间不规律(OR=0.454,P<0.001)、每周早餐次数少(OR=0.752,P=0.012)、油脂摄入多(OR=0.623,P<0.001)、烧烤煎炸类食物摄入多(OR=0.440,P<0.001)、外卖或餐饮次数多(OR=0.716,P<0.001)、每次饮酒量大(OR=1.502,P<0.001)、有氧运动频率少(OR=1.540,P<0.001)为青壮年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不良生活方式影响青壮年脑卒中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对导致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孕期和围产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Scoping综述.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儿童ADHD的孕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相关的文献,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7月1日,提取作者、国家、发表时间、研究对象、年龄、样本量、纳入时间、研究设计、诊断标准、评价工具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2721篇,最终纳入35篇,来自11个国家,多数文献来源于儿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及流行病学相关主题期刊,研究主要集中在2008年至202
目的 总结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相关的电生理指标和量表,以实现痉挛临床管理的一体化.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1年5月15日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识别与评估的相关文献,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评估的相关量表和电生理指标进行综述.结果 目前临床用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评估的量表主要包括改良Asworth量表、综合痉挛量表和改良Tardieu量表.F波、H反射、运动诱发电位、惊跳反射响应时间、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等电生理指标能用于识别与评估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结论 需进一步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康复病房中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静脉血栓疾病的发生率及其对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病房脑卒中住院患者3557例.统计人口学特征、卒中特点(类型、部位)、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动脉氧分压)、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运动和平衡评分、小腿三头肌改良Ashworth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抗凝剂/抗血小板治疗数据.结果 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28
目的 应用ICF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与残疾模式,探讨基于ICF的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式.方法 采用ICF的功能与残疾理论,从康复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学科架构出发,应现代康复科学发展的要求,在ICF功能架构下构建现代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式.结果 ICF构建了一个涉及到身心和环境的整体康复模式.基于ICF的功能模式,现代康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仅涉及身体层面的功能和结构,更要研究活动和参与,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现代康复心理学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身体功能障碍的心理康复,还包括活动干预和环境干预.基
目的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研究针康法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重建的脑皮质激活模式的变化.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4例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12)和针康组(n=12),分别进行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和针康法干预.对照组纳入10例年龄等基线信息与脑卒中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的健康受试者.干预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并对受试者进行fNIRS检查.基于氧合血红蛋白(H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在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出现的不明原因的复杂脊柱三维畸形,其在10~18岁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4%[1-2].尽管AIS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脊柱畸形,但鉴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和运动的高峰期,其运动和步态障碍目前已被广泛关注[3-6].步行是人体基本的运动功能[7],步行过程中需要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视觉、前庭觉、以及本体感觉系统等的共同参与调节.既往文献报道了 AIS对脊柱灵活性和躯干平衡造成了显著
目的:探讨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上下角长度比临床应用的效度及信度,评价该比值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30例健康成年人,计算受试者离平板探测器不同距离下(0cm、50cm)肩关节摄片的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上下角间距比;使用组内系数评估该方法的信度;利用该比值与肩峰-肱骨头间距进行相关分析,探讨该法的效度.计算54例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患侧肩峰-肱骨头间距与肩胛骨长度比,利用该比值与肩峰-肱骨头间距进行相关分析,探讨该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不同距离下测量的健康成年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s-fMRI)探讨脑梗死后慢性期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首先,扫描得到15例脑梗死后慢性期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和18例健康人对照者的静息态磁共振数据,采用 DPARSF软件进行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分析,利用 REST软件进行独立双样本t检验,得到失语症患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Holmes震颤的发生率以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院神经康复病房脑卒中患者中诊断Holmes震颤的患者,收集其临床信息、影像学表现、药物治疗方案、康复评定量表评分、康复方案和治疗效果.结果 共收治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15例,其中Holmes震颤5例,发病率0.7%,均为脑出血患者,占脑出血恢复期患者1.7%.患者均为男性,中脑和脑桥出血3例,小脑出血1例,丘脑出血1例.震颤发病在出血后1.5~7个月,均表现为头部伴肢体震颤,同时并发其他神经功能障
目的 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本院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试验组(n=36),分别采用颈椎牵引和SET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检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峰潜伏期、上肢电流感觉阈值(CPT),观察治疗显效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显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58.33%(Z=2.093,P12.059,P3.266,P7.061,P8.033,P8.89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