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掘坟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wo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千里是山东长山县的一个财主,家里有房屋几十间,常年雇用着改作人员,干些房屋修缮、门窗及家具维修等活。郑樵是刚来不久的改作人,为人诚实厚道,干活实在,不像以前请来的那些改作人,经常偷奸耍滑,因此这姜员外非常看重他。
  姜员外虽然生活很节俭,但对雇工和下人并不那么吝啬,特别是自从郑樵来到以后,每逢遇到节令或看他干活辛苦,总要让厨子买些鸡鸭鱼肉的来犒劳。郑樵见姜员外这么看重自己,干起活来更是卖力。
  可最近一段时间来,郑樵却对这姜员外有些看法,也不是为了啥大事,就是这几天在吃饭的时候,姜员外总当着他的面指责做饭的厨子,问这几天买来的鸡鸭鱼肉的,怎么只吃了一两次就不见了,是不是厨子自己偷吃了?
  面对姜员外的指责,厨子总是红着脸委屈地解释说,他也不知道是咋回事,每次把肉买回来,他知道一次吃不完,就把肉挂在南屋里的房梁上,因那里面凉快,不容易变质。谁知道等他过一两天再去取时,东西却不见了。
  姜员外对这种解释,显然并不满意,他说里面很少有人去,难道会让黄鼠狼叼了去,再说肉挂在房梁下的铁钩子上,黄鼠狼也够不着呀,要不就是让老鼠吃了,或是麻雀叼了去了?
  厨子面对质问,只有低头不语,他知道这时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
  后来又出现了几次这样的情况,郑樵就有些看不下去了,毕竟都是给人扛活,他对厨子深表同情,但他又不好说什么,只有替厨子着急,他知道厨子和他一样,都是老实厚道之人,要不也不会在姜家干了这么多年。
  这天吃过午饭后,郑樵躺在自己的铺上休息了一会儿,后来想上茅厕,就起来往茅厕里走去。茅厕在西南角上,他要路过南面的一趟房屋,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漫不经心地看着这一溜南屋的结构布局,正当他路过中间的一间南屋时,忽然听到里面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他感到奇怪,悄悄从窗棂向里一看,只见里面的一张方桌朝前慢慢地挪动着,像在水上漂动。郑樵想这可见鬼了,方桌会自己移动,他偷偷趴在窗户上瞧了起来,透过窗棂的空隙,他看清楚了,原来是一只大黑狗用脊背顶着方桌在朝前移动呢。
  这只大黑狗郑樵认识,它是姜员外家的爱犬,姜员外曾经多次对外人说他这只爱犬老实听话呢。今天这只狗驮着方桌要干什么?郑樵决定要看个仔细。
  只见大黑狗把方桌驮到房梁下,停住了,方桌的上方正冲着房梁下面挂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厨子买来的鸡鸭鱼肉。这么一来郑樵仿佛有些明白了。
  大黑狗从方桌下钻出来,然后纵到了方桌上,直起身子用两只前爪搭在篮子上,伸进头去,把一块肉叼了出来,最后用尾巴扫了扫方桌上面的痕迹,这才跳下方桌,把方桌驮回了原处……
  郑樵看呆了,他想不到这只大黑狗竟这么精明,原来“窃贼”竟是它啊,看来以往都是员外冤枉了厨子。郑樵想到这里,忽然脚下不小心踢翻了一个鸡食盆子,狗听到动静,一下窜了出来,看到了郑樵,拿眼狠狠地瞪着郑樵,直看得郑樵浑身发寒。
  郑樵把这件事告诉了姜员外,谁知员外根本不相信,他说这只狗一直是他看着长大的,向来忠厚老实,哪里像郑樵说的,这未免有点儿太夸张了吧?郑樵见员外不信,就建议员外瞅机会见识一下。姜员外一开始头摇得像拨浪鼓,后来架不住郑樵的一再强求,终于勉强答应了。
  这天吃过饭后,郑樵和姜员外喝了会儿茶,两人就到郑樵睡觉的小屋里潜伏了下来,等着看狗的精彩表演。可是令姜员外扫兴的是,两人等了一个时辰,也没见狗的动静。后来姜员外拂袖而去。
  过了几天,郑樵还想让姜员外去看,因为他不想就这么着让姜员外把厨子给冤枉了,毕竟他已看到作案“凶手”了嘛。而姜员外却再也不想去了,他见郑樵非常执着,就脸上不悦地说道:“好!我答应你,这次若让我看不到结果,别怪我说你和厨子串通,到时你们俩都走人!”郑樵答应了。
  郑樵把姜员外请到了他歇息的小屋里,两人呆了没多久,果然见那只大黑狗出现了,大黑狗见院子里没了动静,以为人们都在睡午觉,然后就口里叼着块石头来到了南边那间放肉的南屋门前,悄悄用一只爪子拨开门,钻了进去。
  郑樵和姜员外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姜员外从窗棂的漏洞里一瞧,只见那狗已把叼着的石头从里面顶住了门,然后蹿到了方桌下,接下来的一切就如郑樵所说了。
  姜员外看到这一切,很生气,他喊了一声“畜生”!那黑狗听到主人的这句喊,受了一惊,然后把石头一拨,窜门而出。
  这事过了几天之后,郑樵就发现这几天不见了员外家的大黑狗,他感到奇怪。这天他午睡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在梦中他打了个激灵醒过来了,醒来之后一睁眼更是吓了一跳,只见那只大黑狗正立在门口,虎视眈眈地瞪着他呢。
  到了下午,干完了活,郑樵就向姜员外告假说,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回家了,他想今晚回去一趟,到明天一早就会赶回来的。姜员外同意了,郑樵临走之前把自己用的一把锛带在了身上,他说要回家用。
  郑樵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家离姜员外家也就二十来里地。走到中途要路过一片乱坟岗的时候,天就已经模糊起来。忽然见前面有个黑影,郑樵越往前走,越觉得那黑影不像人,等快走近了,郑樵看清了,原来是姜员外家的大黑狗在前面等着他呢,只见狗的旁边堆起一堆鲜土。
  郑樵的预感实现了,中午休息时大黑狗在他门前瞪他的时候,他就预感到不妙,因此他才找了个借口向姜员外告假,没想到还是躲不过去。
  郑樵尽管有些胆战心惊,但还是迎了上去。离黑狗几步远的时候,黑狗一下子朝他扑来,郑樵本能地一躲,黑狗的爪子抓在他的胳膊上,一下子把他的袖子扯烂了。黑狗继续向郑樵扑来,郑樵左躲右闪,但黑狗的爪子还是在郑樵的前胸后背上抓了几下。郑樵的汗都流下来了,面对狗的攻击,他被动地反击着,一时竟然忘了手中的锛,当黑狗又一次从他后背扑来的时候,狗的爪子一下搭在他的肩膀上,它的大口朝郑樵的脖子正正地咬去,情急之中,郑樵把手中的锛本能朝后一挥,巧的是锛头正打在狗头上的要命部位,狗一下子倒在了地上。郑樵挥起锛拼命地朝大黑狗砸去,看到大黑狗一动不动了,郑樵才放下锛,喘着粗气坐在地上歇了起来。
  回到家后,郑樵的妻子见他的衣服烂得一缕一缕的,身上还带着伤痕和血迹,就问咋了?郑樵说先赶紧给我倒杯水来,我再和你说。郑樵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凉开水之后,才把经过向妻子说了。说过之后郑樵就担忧起来,原来他想自己把姜员外的狗砸死了,这可不是个小事,自己丢了饭碗不说,若姜员外真要和自己较起真来,自己也是吃不了兜着走,想到这里,郑樵愣是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这事跟姜员外说了,并领姜员外赶到了现场,只见那只大黑狗的尸体还在坑边,而这个坑一看就知道是这只黑狗用爪子刨的,坑的大小正好能停放一个人。它是想把郑樵咬死后再把他埋到里面,没想到这个坑竟是为自己掘的。
  姜员外捋着胡子直叹息,郑樵以为姜员外是心疼这狗,就对姜员外说道:“员外您都看到了,我杀了您的狗,知道实在待不下去了,我这就回去卷铺盖走人,至于赔老爷多少钱,全凭老爷处置了。”
  姜员外对郑樵说,就把这狗埋在这里吧,埋了之后咱们回家再说。
  郑樵把狗埋好,回到姜员外家自己歇息的小屋里,卷起铺盖正准备走人時,姜员外却叫仆人来请他了。郑樵惴惴不安地来到姜员外的客厅里,只见姜员外家摆上了酒席,郑樵感到奇怪,姜员外把郑樵让到屋里坐下,然后说道:“郑兄若是不嫌弃,我愿和你结为异姓兄弟。”
  郑樵傻了,说老爷这可使不得,这到底是何故啊?姜员外说:“你不必为这狗的事感到内疚,我想这狗要不是被你杀死,将来不知要惹多大的祸呢?幸亏你及时发现,要不出了更大的娄子,我也担待不起啊。真是多亏了你啊!通过这件事和我对你的观察,你为人忠诚义气,我想我不会认错人的,我想拜你为兄,这不是抬举你,而是实实在在心中所想啊!”
  郑樵听了姜员外这一番话,一口一个使不得,感动得直掉眼泪。
其他文献
楔 子  夜黑如墨,陈宇站在跨江大桥下的涵洞里,巨大的桥身挡住了城市里霓虹的灯火。在他对面,站着一个穿着兜帽衫的年轻男子。男子身形瘦削,宽大的兜帽遮住了他的半张脸。陈宇很想看清面前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奈何光线不好,除了一团黑色的影子,什么都看不到。  其实看到也没用,因为面前的这个男子,他根本没有固定的脸。他是人称“千变脸魔术师”的珠宝大盗M,很多人都见过他,可是每个人对M的描述却不尽相同。  没有
期刊
郭念生的小儿子是光緒二十年走失的,直到光绪二十六年还没有找到。  想起出事那天,就像是一个古怪的永远无法醒来的梦,觉得无论怎么想都不真实。又好像觉得世上的事情,唯有那天的事情是真实的,是值得计较和细细索解的。当时是郭念生的老婆大着肚子去街上买什么,她都不记得自己当时是抱着还是牵着小儿子。她时而记得自己是抱着的,印象里好像自己的大肚子因此不舒服,时而记得不是抱着,是手牵着小儿子的,因为她有个印象,小
期刊
老金是个木匠,在一次劳动中走了锛子砍伤了脚筋,从此拄上了拐。不能劳动了,老金就迷上了算命。买了不少书籍,又到附近有名的算命先生家交流,不久他就向外公布自己会算卦了。  本村的人都不相信他,可是不久,一位外村人来算命,一下子把老金的名号打响了。人们都说他是神算,算卦算得极准!  一天傍晚,老金正坐在炕上喝小酒,忽然看见外面急匆匆走来一位汉子。这个人一进屋,老金就说:“是来算卦的吧?”  “嗯,对,先
期刊
叶晓荷是一名大三学生,长得青春靓丽,浑身上下充满了朝气。她的男友罗蒙是她的同班同学,也是一表人才,两个人凑到一起,真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最近几天,叶晓荷突然变得沉默了许多,每天下了课总是匆匆忙忙离开学校,连个影子都找不到。罗蒙是什么样的人,这变化他早就看在了眼里,他几次找叶晓荷,想问她出了什么事儿,可叶晓荷总是躲躲闪闪的。直到前天,叶晓荷终于主动给罗蒙发了条短信,让他傍晚的时候到郊外的荷
期刊
熟人都知道,方德生家有二宝,一个是他如花似玉的妹妹方小霞,一个是那只乖巧伶俐的鹦鹉。方德生的鹦鹉特别机灵,能学说不少话,尤其到了晚上,小嘴更是说个不停。每当方德生心情不好的时候,就逗它解闷。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原来二宝也是不能相容的。方小霞原来也挺喜欢这只鹦鹉,但最近却老吵着要方德生把这只鸟送人或是卖掉。方德生一开始以为是女孩子生性爱妒忌,也没当真。没想到妹妹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要把鸟送走。
期刊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苏北芒砀山地区流行吹唢呐,唢呐在当地俗称“喇叭”,无论谁家婚丧嫁娶,均请喇叭班子吹上一场。喇叭吹得越好,事主家的面子也就越有光。  离芒砀山二十里外的朱王楼村,就有两个吹喇叭特别有名气的人,一个姓朱,叫朱方亮,是我老爷爷;一个姓王,叫王明响,方圆三五十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既然两人吹得不相上下,有好事的人就想让他们比试比试,看看到底谁是第一,谁是真正的“蛤蟆王”。  蛤蟆叫声嘹
期刊
雪猴之死  年初,正是冬末春初,乍暖还寒的时节。日本一桥大学的学生勘解一郎和同学约好,一起前往鬼怒川泡溫泉休闲度假。  抵达当晚,由于强台风的影响,鬼怒川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下个不停,附近的溪流变成了泥石流,石块、沙砾径直冲向了用来隔断温泉水与鬼怒川的大坝。第二天一大早,人们发现原本独立于鬼怒川溪之外的数个温泉早已经被洪水淹没。勘解一郎和同学们见此情景顿感失望,只好怏怏而归,到酒店的餐厅里喝酒用餐。
期刊
“啪啪啪”掌声雷动。这里是个大型相亲服务类节目现场,头一个出场的是个大帅哥。  “请问您在哪个单位上班?”一个女嘉宾迫不及待地问道。  “我在全国民企百强之一的企业工作。”男嘉宾显得有些自豪。  “从事哪个工种?”另一个女嘉宾问得更直接。  “以前在生产一线做包装工。”  “现在呢?”  “现在在销售部。将来准备去做董事长秘书。”  “董事长秘书就是你的人生终极目标?”  “其实也不算,只是董事长
期刊
从前,有甲乙两个秀才同路而行,忽然看见远处有一个富翁坐在轿子里,甲急忙把乙拉到一旁说:“那富翁是我亲戚,见到我,一定会下轿招呼,彼此费事,避开为好。”说完向岔道走去。  走著走着,路上又碰到了一个贵人,甲对乙说,这贵人是他的好友,把乙拉开,在路旁回避。  待贵人走过去后,又来了一个乞丐。乙急忙把甲拉到一旁躲避说:“这个穷乞丐是我亲戚,又是好友,要是不回避一下,彼此都不好意思。”甲惊奇地问:“你怎么
期刊
八百里秦川是对关中的俗称,二魁家就在关中一个叫图樵村的地方。  二魁唱秦腔,武生行当,他演血性汉子武松,甩个高音儿,穿云裂石,六马仰秣,素有“活武松”之称。  二魁八岁进戏班子学戏,唱红后,一年忙到头回不了几次家。二魁的爹常常在家里骂,骂武松只顾着醉打蒋门神,景阳冈打老虎,老子还能活几天?回一趟家多难似的。  信儿带到后,二魁觉得对不起爹,于是告了假,回到了图樵村。  图樵村不像别的村子那样分布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