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苹果树斑点落叶病发生及化学防治的研究

来源 :农药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在叶片上发病状况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该病从5月上旬开始发病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其中6月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初为该病害发病的两个高峰期,对果树的中后期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化学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试验表明,无论是保护性杀菌剂,还是治疗性杀菌剂,在5月上旬~6月上旬,喷药3~4次,7月下旬~8月上旬为补充防治时期,化学防治期应持续到8月中旬,间隔10~15d左右喷1次药.
其他文献
近日,山西省原平市质量监督局在农资打假中,发现有极个别农药厂家为了好销售,故意在生物农药中掺入了高毒农药,同时夸大宣传生物农药的功效.不但使生物农药的真实作用大打折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70nm波长下,对吡虫啉在土壤、萝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的标准偏差在0.46-6.61之间,回收率在81.%2-103.7%之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农田鼠害日趋严重,据鼠情系统监测,1991~2002年平均捕获率均在10%以上,对农作物危害严重,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的春播作物被害更为严重,1999年有的乡镇
根据农药生产废水的特点,先采用物化处理,降低废水的CODcr浓度,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再进行双重生化处理.实践表明:采用此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处理成本低,管理方便、出水水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3%二甲戊灵乳油对玉米田杂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适后45d防效在90%以上.
最初的生物农药就是利用自然资源如细菌、真菌、病毒、植物、动物等经粗加工后直接使用,因此,易于受环境影响,功效不佳,难以工业化.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生物、生化合成
本文简要介绍了农药新剂型--微囊悬浮剂的特点、主要加工工艺和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微胶囊制剂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界面聚合法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