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文本“四度”,还语文以本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enji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试教育的背景和教师的陈旧的教育理念合力造了一堵墙,这使课改“春风难度玉门关”,收效甚微。譬如,高中文言文教学,“文言知识”还是处于“老大”的位置,目标的第一条就该是“落实课文的文言知识”,“能力”“思维”“思想”等理念还得退居二线。
  然而,从新教材的选文来看,教师眼里只有“考试”是绝对不行的。教材中不乏反映生活各个层面的广度,不乏叙写人性的复杂、思想的碰撞、灵魂深处的纠结的力度,不乏人格文化、文化人格的高度,不乏复兴的思想和新文化彰显的深度。文学作品是以形象反映现实,体现着作者的审美观念。教师要引领学生徜徉其中,不仅使他们获得精神的营养,还要给他们生命增加一道亮色。当他遇到困难时不至于彻底迷失堕落。可是,教师有时却置之不顾,抱怨学生基础差,认为分析、拓展没必要,多讲点基础知识可为高考阅读打点基础。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我们必须借助语文课堂,开掘文本的“四度”,还语文以本色,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一、有广度
  
  语文绝对不是由“选择题”“阅读题”“作文题”的简单拼盘的一张试卷。语文的生命在于一种广度。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记、多想,使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广度。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我们要敢于在课堂上引导他们认识社会、人生等,培养一代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学生。讲到《一个人的遭遇》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战争,失败的一方固然破碎了肉体,可胜利的一方,破碎的何止是心灵”一句的深刻含义;讲《背影》,可以联系三毛的《背影》,感受父母对子女的关怀与帮助,体会父母之爱超越时空,无处不在;讲《项羽本纪》可以联系实际,感受“一分坦荡与率真”在如今的可贵。
  在一次又一次有意无意的广度拓展中,我们最后打开的不仅是学生的阅读视野,更有他们那份有广度的人生。
  
  二、有力度
  
  语文学习绝不是大战于题海。语文与生命的勾连强调了三个词语:震撼、唤醒、重塑。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是关注静态的知识传授、考试能力的训练,更应关注如何挖掘现有教材中的精神元素、文化元素。在某些较有灵魂力度的文本上,应该重拳出击,让学生得到灵魂的唤醒、震撼,甚至重塑。例如,讲到《祝福》,就应该让学生知道现实中还有鲁迅笔下那样的生活场景;讲到《相信未来》,就该让学生理解在“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日子里,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讲到《渔父》就该告诉学生“每一个人都有两面性,让理想的我带着现实的我进行快乐的飞翔”。语文教材中,不少的文章充满了力度,《陈情表》彰显的是道德和制度的力度;《牡丹亭》彰显的是爱情战胜礼教的力度。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落实必备的基础知识外,更应努力做到由感情到理智的升华,在过程中表现出赞叹与批判的立场。
  这样,层层开掘,越挖越深,从知识的表层直到灵魂的深处,使语文的力度抽打进学生的灵魂,转变为学生的有力度的人生。
  
  三、有高度
  
  语文学习过程其实就是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新教材的编写是很注意这一点,不少文章充满了一种高度的引领。这时,我们就要站在一个制高点上进行高屋建瓴地把握。
  罗素的《我为什么活着》,绝对不该因为它是选讲篇目而只让学生读一遍了事,而该寻找一个契机,让学生领略到爱情、知识、同情心会把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带到一个高度;讲到《长亭送别》,除了分析崔、张两人的爱情故事外,更该给学生感受到:爱情,是时代枯树上的灿烂花朵;崔的伟大不仅在于对爱情的追求,更在于对封建家长制度的反抗。把学生从应试的泥淖中拔出来,让他们远离世俗,去更高的界境神游,然后带回思想的星光,过上一种有高度的人生,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此时,我们更该努力做到透过现象到本质,从生存的境地走向思想的高地。
  
  四、有深度
  
  因为没有立竿见影的考试分数,在应试的天空下,语文的世界越来越小,语文的地位越来越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甚至是部分老师,都错误地认为“语文是可有可无的”。在此种形势下,连最基本的语文学习都落到可有可无的地步,更不用谈用语文的深度来培养有深度的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应该不断深入地解读文本,争取解读出自我。
  学习《我心归去》,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归去”,其结论是:法国的物质丰富、景物美丽,但游子精神空虚;故乡虽然贫瘠、丑陋,但人们的精神有所寄托,所以韩少功要回来。除此之外还引导学生思考:物质丰富、景物美丽就精神空虚了?那我们今天为什么还有人要“孔雀东南飞”,去物质较为富裕的地方?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搞经济建设,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文化教育的缺席导致个体灵魂的缺席”,一旦应试教育凌驾于素质教育之上,我们就很难反思当下的教育。对此,语文教学必须敲开“深度”这道门,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达到思维能力的深处,然后从思维出发,形成思想。
  课改中,我们意识到“人的教育”的缺席,所以要求“以人为本”塑造一代真正站起来的“人”。可我们很多时候却孤独地守望着不成型“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努力引领学生做有灵魂的人,从开掘文本的“四度”着手,还语文以本色。
  (责任编辑 韦 雄)
其他文献
随着21世纪的推进,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我国是人口大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千百万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能否实现。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应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功能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的热点问题。不过,目前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调研发现由于教师对新型学习方式的形式和实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同时对新的学习方式的探索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合作学习成效甚微,不能真正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现针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方面,作
网络化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在教育领域,网络化的到来也改变着传统教育的课程、教材、课堂模式、教学手段、学习方法。下面笔者就网络与课堂的整合——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谈一点自己肤浅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一、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资源无限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知识的拥有者  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让网络(Internet
留守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是当今乡镇中学生总体的重要构成力量,在有的学校甚至会占有90%的数量,是学生人群的主要群体。随着社会对农村留守人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学留守学生越来越受重视,留守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学习、生活、心理情绪上的问题也备受重视。  当今乡镇中学留守学生的问题,大体上有五个。  第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在农村长大,父母又不在身边,监护人的教育也不到位,学生们缺乏学习的自主动
改革传统的实践训练模式,优化实践训练的环境和方法,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迫切要求。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职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主动交互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被动参与的大有人在,其中尤以女生居多,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体育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提高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加强思想教育,明确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直接或间接束缚着现代教育,很多家长
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总是处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为使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使人才更具竞争力,必须优化人才成长的各种环境。文章从优化环境的必要性和如何创建适应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
通过对黑毛福建兔肉中营养成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黑毛福建兔肉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特别是胆固醇含量仅为13.8mg/100g,为普通兔肉的1/5,也远低于其它动物含量;而烟酸
采访人:黄伟林、张俊显、赵若昕、敬晓娟时间:2011年8月18日上午地点:康泽祥办公室、画室文字整理:黄伟林赵若昕赵若昕:康先生,作为一个画家和他的作品修养是怎样的一层关系?康泽祥
所谓体育“贫困生”,是指那些由于自身的身体缺陷或某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或者说动摇了学习动机,降低了学习兴趣,从而使体育运动成绩不能达标的那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