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疏导教育早恋的学生可以算得上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难就难在面对当事者有些话不好说,不宜说,有些话又讲不清道不明。那么,怎样用恰当的谈话方式疏导早恋的学生呢?作为技校教师、班主任,把这类事情疏导好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把我们平时的一些做法谈一下。
一、类比诱导法
在中学和中专那些自觉不自觉地拥进了伊甸园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竭力想摆脱这“青春迷阵”。他们一般都害着单相思,又有此心无此胆,苦难难摆脱。对这类学生可采用“类比诱导法”。比如:在一次个别谈话中,一名男生无意涉及毕业生“双向选择”的话题。我们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个“契机”进行类比启发,把话题的目的寓于其中:“双向选择”这种方法好就好在“双向”(重读),毕业生有选择用人单位的意愿,用人单位同样有选择毕业生的权利。这就像恋爱一样,男女双方必须是双向(重读)的。假如甲方由衷地热恋乙方,而乙却不爱甲,那么即便是甲心里装上火石,也碰不出爱情的火花。这名男生暗中单向痴痴地爱着一名女生,内心正处在极端苦恼和迷惘的时刻,其神经系统在这方面正处于高度敏感状态,所以,这番话他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但此话是类比,并没有点名他“单相思”,因此,其中的哲理他易于接受。这番话对他来说,可谓是一剂“醒酒汤”。
二、托物暗示法
“心里滚烫,表面装凉。暗中往来,学习做样。”这类谈恋爱的学生往往是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和学生干部。他们成绩好,青春的生理和心理的萌动使之产生性冲动,他们想恋,又怕同学和老师知道,强制自己不恋,又控制不住恋情的闸门,他们自尊心特别强,非常爱面子,最怕毁坏自己已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树立的“光辉形象”。如果老师和班主任找其谈话时,直露地点名他们在恋爱,不仅他们难于接受,还会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会大幅度地滑坡。
“心有灵犀一点通”,对这类学生谈话运用托物暗示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下例:
在一次登古塔的活动中,我们提醒同学们注意近处和远处的同一物因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的情景。登上塔顶后,当同学们纷纷议论自己的观察点如何变化时,我们就来到要找谈话的两个学生干部身旁,巧妙地接过话茬:是啊,大自然往往蕴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比如对异性的审美吧,每个人在不同年龄、不同的知识水平和不同的道德修养阶段就有着迥然不同的标准。尤其是设计未来同自己一道生活的异性,更是一个阶段,一种设计,一种形象。就这么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塑造,又不断地毁弃和修改,直到自己身心成熟了,才能基本“定型”。所以单恋只能是一种幼稚的行动,带来的也只有困惑和痛苦。在轻松的谈论中,那俩早恋的学生干部不仅听出了“弦外之音”,而且悟性顿开,以后的实际表现证明了这一点。
三、热点鼓励法
有人说,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他們纯真幼稚,迷惘多变。昨天喜武打,今天爱言情,明天又热商战,他们心中的热点随着兴趣的变化而改变。把握早恋学生的热点转移的规律,妙语精言,激兴引趣,使其身心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这就是热点鼓励法。
比如,早恋的学生喜欢展露自己的优点,显示才华,甚至有时做出对某些高雅活动的追求,譬如书法、绘画、写作、舞蹈等。老师和班主任要明察秋毫,抓住他们健康积极的热点,通过个别谈话及时地鼓励其热点再升温,更持久,从而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转移或淡化了爱的冲动,并且趁“热”学到一技之长。
四、论其所爱法
中学和中专校园文化的三大主流是小说、影视、流行歌。而对那些早恋的学生来说,令其如痴如醉的还有一些言情的作品。同他们个别谈话从讨论言情小说入手就比较容易融入主题。比如我们可以从电视剧《女人不是月亮》中的爱情与事业对应过渡到学生恋爱与读书问题。这样由他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发话,步步引领,连环递进地评论,对那些“花香知书香,我常不知如何取舍”的早恋学生说来,无疑是饱餐一顿扶本治根、味道香甜的“药膳”。
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们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是上面所有方法的基础,要让学生把我们当作最可信赖的朋友,遇到任何棘手的事情、难言的苦恼,能及时和老师交流,师生共同去面对,把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盲目蛮干,甚至走上极端。记得曾有一个男同学,平时活泼好动,忽然有一段时间沉默寡言,忧心忡忡,我们注意到后,及时和他谈心,三番五次后,他才吞吞吐吐的道出了原委,原来他暗暗地喜欢上了一位任课老师,并给那位任课老师写了一封信,他正担心事情会闹大,所以想退学。听了他的难处,我们及时进行了开导,并向那位老师说明了情况,事情很快得以解决。这样一来更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一、类比诱导法
在中学和中专那些自觉不自觉地拥进了伊甸园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竭力想摆脱这“青春迷阵”。他们一般都害着单相思,又有此心无此胆,苦难难摆脱。对这类学生可采用“类比诱导法”。比如:在一次个别谈话中,一名男生无意涉及毕业生“双向选择”的话题。我们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个“契机”进行类比启发,把话题的目的寓于其中:“双向选择”这种方法好就好在“双向”(重读),毕业生有选择用人单位的意愿,用人单位同样有选择毕业生的权利。这就像恋爱一样,男女双方必须是双向(重读)的。假如甲方由衷地热恋乙方,而乙却不爱甲,那么即便是甲心里装上火石,也碰不出爱情的火花。这名男生暗中单向痴痴地爱着一名女生,内心正处在极端苦恼和迷惘的时刻,其神经系统在这方面正处于高度敏感状态,所以,这番话他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但此话是类比,并没有点名他“单相思”,因此,其中的哲理他易于接受。这番话对他来说,可谓是一剂“醒酒汤”。
二、托物暗示法
“心里滚烫,表面装凉。暗中往来,学习做样。”这类谈恋爱的学生往往是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和学生干部。他们成绩好,青春的生理和心理的萌动使之产生性冲动,他们想恋,又怕同学和老师知道,强制自己不恋,又控制不住恋情的闸门,他们自尊心特别强,非常爱面子,最怕毁坏自己已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树立的“光辉形象”。如果老师和班主任找其谈话时,直露地点名他们在恋爱,不仅他们难于接受,还会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会大幅度地滑坡。
“心有灵犀一点通”,对这类学生谈话运用托物暗示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下例:
在一次登古塔的活动中,我们提醒同学们注意近处和远处的同一物因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的情景。登上塔顶后,当同学们纷纷议论自己的观察点如何变化时,我们就来到要找谈话的两个学生干部身旁,巧妙地接过话茬:是啊,大自然往往蕴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比如对异性的审美吧,每个人在不同年龄、不同的知识水平和不同的道德修养阶段就有着迥然不同的标准。尤其是设计未来同自己一道生活的异性,更是一个阶段,一种设计,一种形象。就这么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塑造,又不断地毁弃和修改,直到自己身心成熟了,才能基本“定型”。所以单恋只能是一种幼稚的行动,带来的也只有困惑和痛苦。在轻松的谈论中,那俩早恋的学生干部不仅听出了“弦外之音”,而且悟性顿开,以后的实际表现证明了这一点。
三、热点鼓励法
有人说,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他們纯真幼稚,迷惘多变。昨天喜武打,今天爱言情,明天又热商战,他们心中的热点随着兴趣的变化而改变。把握早恋学生的热点转移的规律,妙语精言,激兴引趣,使其身心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这就是热点鼓励法。
比如,早恋的学生喜欢展露自己的优点,显示才华,甚至有时做出对某些高雅活动的追求,譬如书法、绘画、写作、舞蹈等。老师和班主任要明察秋毫,抓住他们健康积极的热点,通过个别谈话及时地鼓励其热点再升温,更持久,从而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转移或淡化了爱的冲动,并且趁“热”学到一技之长。
四、论其所爱法
中学和中专校园文化的三大主流是小说、影视、流行歌。而对那些早恋的学生来说,令其如痴如醉的还有一些言情的作品。同他们个别谈话从讨论言情小说入手就比较容易融入主题。比如我们可以从电视剧《女人不是月亮》中的爱情与事业对应过渡到学生恋爱与读书问题。这样由他们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发话,步步引领,连环递进地评论,对那些“花香知书香,我常不知如何取舍”的早恋学生说来,无疑是饱餐一顿扶本治根、味道香甜的“药膳”。
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们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是上面所有方法的基础,要让学生把我们当作最可信赖的朋友,遇到任何棘手的事情、难言的苦恼,能及时和老师交流,师生共同去面对,把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盲目蛮干,甚至走上极端。记得曾有一个男同学,平时活泼好动,忽然有一段时间沉默寡言,忧心忡忡,我们注意到后,及时和他谈心,三番五次后,他才吞吞吐吐的道出了原委,原来他暗暗地喜欢上了一位任课老师,并给那位任课老师写了一封信,他正担心事情会闹大,所以想退学。听了他的难处,我们及时进行了开导,并向那位老师说明了情况,事情很快得以解决。这样一来更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