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营销:谨防五大误区

来源 :同行致富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w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名牌产品优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去争创名牌、开发名牌、扩展名牌、保护名牌,已被很多工商企业,列入了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企业由于对争创名牌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了解,致使企业在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中相继走入误区,如不及时纠正,就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误区之一:“扬名”靠“名人”
  
  产品扬名靠什么?一靠质量;二靠价格;三靠服务。只要有了这三点,任何一个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扬名获利是不难的。但遗憾的是,眼下一些企业却没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功夫不是下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进服务态度等方面,而是采取旁门左道,寄“扬名”于“名人”,不惜重金请文化界、新闻界、体育界的明星推荐商品或证明商品的品质,认为这样自己的企业和产品便可驰名中外,一举成名。然而,产品并非沾附点名人的“名气”就能“扬名”。其实,当前名人广告泛滥,一位名人同时做着多种产品广告,其可信度已大大降低,理性的消费者定会慎重对待。
  
  误区之二:名牌是评选出来的
  
  有些企业乐此不疲地花钱参加社会上的各种名牌评选活动,认为获得了某些机构颁发的“名牌”、“中国公认名牌”等称号后,就真的成为名牌了。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市场和消费者才是评判产品优劣的权威,没有严格的企业管理,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没有完善的服务等一系列硬功夫,单靠花钱评出来的“名牌”,消费者是不会认可的。
  
  误区之三:名牌就是高档高价
  
  在一些人看来,只有档次高、价格高,名气才能大,才能称其为名牌。因此,不少企业善于在追求商品价格和档次上做文章,动辄就是“帝王风范”、“贵族气派”,甚至有的以名代实,恃名抬价。更让人遗憾的是,这些煞费苦心弄出来的“珍品”、“极品”,不少都因价格太高令许多消费者闻而生畏、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其实,名牌并不一定就是高档高价,价廉物美同样可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同样能成为一个有实力的品牌。其实,我国的消费结构好似一座金字塔,广大中低收入的消费者是这座金字塔的塔基,如果众多厂家置塔基于不顾,眼睛里只有塔尖,连基本的市场份额都保不住,更不用说创名牌与保名牌了。
  
  误区之四:名牌可以享用终身
  
  由于科技进步带来产品开发加快,以及消费者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需求在迅速变化,名牌也会随时被淘汰出局。一些企业一旦名牌到手就认为可以享用终身、万事大吉了,这显然是错误的。名牌决非终身制。名牌企业一定要居安思危,随时了解市场,在名牌产品处于上升时期,就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新款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品位,才能进一步扩大产品在市场上的覆盖面,真正做到名牌长“鸣”不止。否则,停滞不前,缺乏创新,必将会使自己的名牌产品淡出市场。
  
  误区之五:有了名牌就等于栽下了一棵摇钱树
  
  常言道,创名不易,保名更难。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要创出一种市场上顾客喜爱的名牌并不简单,但名牌创出后,作为企业经营者更应当千方百计去爱名、惜名和护名,以求名牌长寿,久有来客。现视名牌为“摇钱树”,甩卖、转让商标者有之;视名牌为“发财路”进行协作、联营、配套,让他人做自己的产品,贴上自己的商标,从中收取提成或红利者有之;只顾产量不顾质量者更有之。这些做法虽短时获利不少,但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面对市场,企业只有及时走出各种名牌营销误区,树立起正确的市场名牌营销观,才能使自己的产品走俏市场,给企业创造长久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工具书作为学习、研究、致用的工具,是图书馆不可缺少的文献信息资源,工具书如何科学馆藏、充分利用、合理开发,是当前图书馆工作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着眼于发挥中文工具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发展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受国际金神危机的影响,我国
"塑性成型原理"课程是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较多、概念性强、理论抽象,不易理解。针对这种现象,改进了课堂教学方法及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开展投资环境监测评价调查,是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工作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自2002年起,福建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投资环境监测评价调查,并以此作为投资环境建设的一项常年性
2008年,汽车业迎来了拐点,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增长后。驶入瑟瑟寒风中。如同联想的教父柳传志所言,不知这个冬天是哈尔滨的冬天,还是北京的冬天,甚至有没有可能是北极的冬天。如果
目前,有很多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由于地区封闭,大量致富源泉被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无论从解决中国经济当前的突出矛盾,还是从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德育为先。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课任教师 德育教育 以情育情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216-01  实施素质教育,德育为先。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