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研究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_b074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290—01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层次众多、目标宽泛、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也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2013年6月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启动以来,无极县各乡镇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当做一项重要的“三农”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获得了人民群众广泛的认可。2015年4月此项活动正式更名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随着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各地区反馈出一些问题,如重整轻管,农村环境反弹现象严重,很多地区出现了“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并发挥相应的作用。本文就以无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情况为蓝本,分析当前农村环境整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建立起“多元立体”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1无极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进展情况
  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无极县自2013年9月启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强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绿化工作:目前,全县11个重点村已完成环村林带等村外绿化31050平方米、植树10610棵村内绿化12790平方米,栽植各种苗木48228株。道路硬化:截止目前,总投资336万元、总长度11公里的19项硬化项目,已完成10项,里程4700米,投资144万;正在施工3项,里程2400米。“四清”工作:目前,全县已有164各村建立了保洁队伍。其中,26个重点村共清运垃圾杂物2,5275立方米,清残垣断壁和路障379处。改厕工作:目前,重点村已经改造连茅圈857座、旱厕887座。
  与此同时,无极县还着力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危房改造、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等工作。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无极县部分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农民生活方式得以转变、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柳见村被评为“2013年度石家庄市美丽乡村”荣誉称号;西罗尚被评为“2014年度河北省美丽乡村”,马古庄、袁流村、南朱村被评为“2014年度石家庄市美丽乡村”等。
  2反馈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有的領导不重视、群众参与度不高
  首先,俗话讲“领导抓、抓领导”强调的是领导要起好带头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当前,仍有个别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整治问题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农村环境整治问题的严重性及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其次,因为个别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造成了农村环境整治宣传力度不够,措施不力,没能有效的发动群众,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再有,农村面貌改造行动的主体是农民。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分散性强的特点仍十分明显。所以怎样把农民发动起来、让农民参与进来,是搞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第一个难题。
  2.2整治与管护资金相对缺乏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的有效整治、村庄的绿化美化,还是环境的长效管理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市县财力拨付有限,以及镇村两级财力不足,致使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缓慢。
  2.3工作进展不平衡,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各村的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基础不同、整治力度不一,导致各地区工作进展的不平衡。从总体看,县重点村及位于公路沿线的村好于非重点村及较为偏僻的村,经济基础条件好的村好于经济薄弱村,村级领导班子强的村好于领导班子涣散的村。此外,部分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成后,出现无人管理等问题。如,有些村子卫生管护、绿化管护、污水处理等管护问题和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不能满足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3对农村环境整治“多元立体”长效管护机制的构建与思考
  3.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强化领导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有助于全方位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对农村环境整治可以起到组织保障作用。建议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前提下,各地区还可以实施驻村帮扶。从上级市、县选派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到各村开展帮扶工作。这样既可以了解村情民意,也能够同村两委先行编制规划,推进项目建设。
  3.2建立健全资金的多元投入机制
  农村环境整治的核心问题始终在资金的筹集上,建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农民自筹、社会赞助等”多渠道投入机制。一是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应本着支持“三农”的理念,增加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投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巨手”作用,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三是探索建立村民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农村环境整治应正确处理农民自力更生与政府政策扶持的关系,健全农民自助筹资酬劳的机制和办法,把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和农民自主投入紧密结合起来,用足“一事一议”筹资酬劳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的良性互动。四是多渠道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各乡镇要做好这方面工作,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慈善资金,动员企业捐资捐助,为农村环境整治出力。
  3.3建立健全农民主体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群众,只有群众的真正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效果才能得以巩固。如在管理模式上,可以尝试创建村民自助的管理模式。像“四清”问题就可以划分出独立的卫生区域,分户管理、独立负责、张榜公开、惩差奖优,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此外,发挥农民主体性还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可以从建立宣传发动机制入手,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3.4建立健全各部门协作共管机制
  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指导、督促、检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整治长效管护的总体要求和职责分工,狠抓措施到位和工作落实,形成合力,整体推动。
  3.5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
  制定督导检查方式、落实考核办法。对于督导检查的方式可采取日常督导和集中督导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落实规划、发动群众、资金筹措等各环节的督导检查,及时研究解决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6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奖惩机制
  严格落实考核办法。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措施落实、整治成果、长效管护和经费筹措等方面对各地区定期考核;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各单位、各地区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还可以与省、市、县政府下拨环境整治和管护经费挂钩,以推动工作落实。
其他文献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十里台村是远近闻名的老菜区,种植反季节蔬菜较早,温室结构老,因此冬季棚室温度较低,种植黄瓜或茄果类蔬菜无法生长,为了提高收益,当地农民进行了许多尝试,摸索出一套高收益种植模式,每年10月中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这段低温期,种植三茬小白菜,获得较高收益,现在将其种植经验介绍如下:  一、温室结构及土壤类型  1、温室结构:温室长度60米、跨度7.5米、脊高3.5米,种植面积为450m2
[摘 要] 根据泰兴高沙土地区鲜食玉米生产特点,在试验研究及生产示范基础上,分析了鲜食玉米盘育乳苗地膜移栽技术的生产优势,总结了鲜食玉米生产关键技术要点,为本地区鲜食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塑盘育苗 乳苗移栽 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77-01  泰兴高沙土地区鲜食玉米
[摘 要] 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南方沿海地区及东北三省,森林是木材检验工作的根本,同时森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木材检验工作的影响,本文将对木材检验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阐述木材检验的管理策略及木材检验对森工企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木材检验 森工企业 质量  [中圖分类号] S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108-01  在森工企业的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Q016)03—0208—01  稻瘟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96,甚至颗粒无收。被誉为水稻上的“非典”。针对稻瘟病的发病条件及原因,结合实际.推广以化学防治为主,与农业防治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水稻稻瘟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要夺取水稻丰收,选用良种是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现实问题、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进展情况,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县属各乡镇的实际情况,作了一些思考和建议,成文过程中也综合了其他地方的一些共性问题。  [关键词]农村土地
水稻主要经济产量构成因素是有效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粒重,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盲目地追求密度,导致水稻穗数过多,每穗粒数、结实率、粒重反而下降,造成了减产。在穗数少时,每穗粒数虽多,但因穗数不足,总粒数也相应减少,产量也不高。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使三个因素得到协调发展才能获得高产。  1.苗床选择  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苗床一定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松软,便于播种的平坦田地。江西全都采用背风向阳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近年来,即墨市主动顺应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围绕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部署,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场“良种良法配套,科技助力增收”的革命,全市种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1 良种良法配套,助力农业增收  1.1 促进了种业科技创新  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户认知良种、使用良种的积极性。截止目前,我市小麦、玉米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了100%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08-0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本文以嵩明县为例,分析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
名牌提高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果业名牌带动品牌建设,依托品牌开拓占领市场,知名品牌既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又是企业形象的代表。  有商标才有品牌,有了品牌才有名牌,有了名牌才能提高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低成本。它是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存量资产的盘活、技术含量的提高和科学化的管理逐步发展壮大的。西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是多种北
摘 要:在造林幼林阶段中,由于植株幼小,尚未形成群体,因而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如不及时抚育管理,就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本文从土壤管理,幼林管理、补植、保护等方面,探讨了幼林抚育管理具体措施。  关键词:土壤管理;幼林管理;补植;保护  人工林的幼林阶段是指从种植到郁闭以前这段时间。在幼林阶段中,由于植株幼小,尚未形成群体,因而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如不及时抚育管理,就会影响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