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学生绘画与手工课中的康复训练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32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智障学生也有同样的需要。虽然他们智力上有所缺陷,但他们会用心去倾听和感受,会用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2007年《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指出:绘画与手工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绘画与美工教学已成为特校提升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特色课程。激发智障学生的美术兴趣,为智障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表现空间,通过有针对性的绘画与美工课教学和各种训练,推进艺术康复,能够促进智障学生在思维、想象、记忆、动手操作等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智障学生的综合素养。美术康复主要利用美术的颜料、画笔、纸张、布料为基本元素,借用绘画、折叠、撕剪、揉搓等美术形式,帮助有认知功能障碍、手眼协调障碍、语言表达障碍的儿童的功能改善和提高。在医教结合的背景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围绕如何通过绘画与美工教学开展有效的艺术康复进行了深入探索。
  本文以《贴画(干花贴)》一课为例,浅谈绘画与美工教学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几点体会。
  一、感知色彩,促进智障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观察力方面,智力障碍儿童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低下,缺乏有效的观察策略,观察的效果差,观察不细致,没有一定的顺序;智障学生喜欢色彩鲜艳的物品,对红、黄、蓝等明度高的色彩十分感兴趣。在教学《贴画(干花贴)》这门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了各种颜色的干花朵、彩色纸块,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说出各种颜色的名称。随后,教师结合生活中的色彩发散学生的思维,如红色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提示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五彩缤纷,通过色彩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结合艺术康复的理念,促进智障学生认知、思维、记忆等能力的提高。
  二、学习颜色的搭配,促进智障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低下,导致认知水平发展缓慢,也使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教师让智障儿童在数字连线、涂色、涂鸦和游戏中感受艺术,提高注意、观察、记忆等感知能力,发展精细动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智障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学习颜色的搭配,促进智障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贴画(干花贴)》这课时,教师课前准备了各种漂亮的图案背景,再示范将各种干花粘贴在图案背景纸块上,做出多种造型,鼓励学生选用不同颜色的圖案,培养学生的感知觉能力,也可以对比观察不同的图案;手工活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抓握能力,手指协调性灵活度有一定作用。在绘画活动中由此所衍生的语言对话、沟通、社交等效果也会显现出来。引导学生想象,还可以做出哪些漂亮的造型。并且大力鼓励表扬自我创造的学生,并将他们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评,增强其自信心。且给学生的作品集体拍照便于保存。
  三、手工贴花,训练学生的手、脑、眼协调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假的教育,生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笔者认为这句话非常适合智障孩子的教学。在图案得的选择上,选取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手工课教学中,可运用贴画训练学生的手、脑、眼协调发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贴画(干花贴)》这课时,教学组织时先集体教学,老师演示如何制作干花贴,然后个别辅导由学生开始自己动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粘贴,掌握贴画的方法,把干花贴在相应的图案里。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将干花沾上胶水再贴在彩色图案背景上,并且通过看和做,智残学生能实际的感知到物体的各种不同的形状、色彩、表面性质等方面的特征,形成正确的表象,这为智残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打下了基础。学生贴的数量越多,有意注意的实践也加以延长,注意力的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精细动作的能力也有相应的改善。循序渐进,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辅助儿童颜色、图形、数字等的认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手、脑、眼得到协调发展,同时也对学生的精细动作进行训练,促进其小肌肉的发展。学生通过学习手工制作,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加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对作品进行描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制作好的作品,要请孩子们进行讲述。通过对完成作品的描述,可以看出培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对内容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通过由浅入深、长期的训练,可以增强培智学生对作品整体的注意力、观察力,在叙述的过程中提高培智学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直观与言语的整合,把语言同事物形象统一起来,提高智力残疾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同时也获得成功的体验。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将美术学科创造性地跟音乐学科进行了有机有效的整合。音乐可以安抚人的心境,特殊儿童也不例外。在教学《贴画(干花贴)》课中,播放儿歌,利用音乐安抚不同情绪类型的儿童,使之能在稳定的、欢快的情绪中作画,学生们情绪高涨,有得孩子还随着音乐边哼边作画。在本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还带着学生一起做了律动,挥挥手,弯弯腰,大家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课,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体验集体合作的默契。
  通过对比智力障碍学生美术艺术治疗训练前后相关能力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美术艺术治疗,极大部分的智力残疾儿童直观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绘画与手工教学课程需要教会学生们运用灵活的思想和创新性的思维进行创作。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分类教学,将这种绘画与手工课学到的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智力障碍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美术教学从感性认识出发,美工课堂是培智学生欣赏美、创造美、体验美的阵地,也是培智学生锻炼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美工课堂中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各种感官和口语表达等训练,也是可以进行动手操作,精细训练,并把各种所需训练融合进来,达到一个真正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7.
  [2]吴春艳.论培智学校教学生活化[J].中国特殊教育,2012.03.
  作者简介:张小兵,重庆市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
其他文献
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传统城市化理论却偏重从国内角度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问题。目前学界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化的作用这个问题的研究还较
证券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利,但由于股票市场的风险和收益总是如影随行,投资者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市场风险。因此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成为金融研究持续关注的焦点。但是在过去三十多年里
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我国已进入加大开放、融入全球化过程。此过程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我国加快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企业加速融入经
摘 要:宋代院画特别强调有着浓郁文人画审美诉求的画中有诗之意韵。由此不难推断,当时文人对文人画的修养意识和审美意趣必定会也确实对院画家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以夏圭的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夏圭山水画中的文人画因素。  关键词:夏圭;山水画;文人画因素  文人画和院体画两者虽然是对立的画派,可是,有时候因为两者互为影响,彼此相互借鉴吸收对方之所长,已很难分出两者的界限。比如说“南宋四家”中的夏圭,
<正> 周总理的讲话,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指导方针,学习后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提两点希望,也可以说是呼吁:第一点,现代的西方美术要开放。长期以来对西方美术基本上采取排斥的方针,
期刊
将H催化剂与外给电子体C组合制备了催化剂体系X。与催化剂体系Y相比,催化剂体系X的催化活性提高了22%,生产的PP粉料粒径大,堆密度高,结晶度在70%以上,而普通PP的结晶度一般为40%~60%,试
对外直接投资成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必要对策,也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尝试。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我国企
人力资源是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以及物理资源管理不同,现阶段,在我国的管理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依旧存在诸多
金融危机之后,中央投入4万亿振兴经济,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这一系列举措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同时,一方面带来了产能过剩的隐患,另一方面也由投资对货币的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