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中医学指导临床健康护理的作用。方法:共收录2013年10月-2014年10月,60例在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资料,对其临床健康护理效果实施分组调查。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学理论进行指导,对病人健康护理提供可行的指导意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根据病况正常护理;于30d后,回访调查2组病人健康状态,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满意度为90%,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护理作用显著,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状态。
【关键词】 中医学理论 健康护理 指导 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273-01
随着国内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中医治疗成为临床疾病诊治不可缺少的方式。与治疗方式相对应,临床护理方案也作出了多方面调整,采用先进理论指导护理工作是必然要求。针对传统护理方案存在的不足,选择科学理论指导现实护理工作更具可行性价值,能够减小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本次通过60例分组调查,对中医学理论指导作用展开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收录2013年10月-2014年10月,60例在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资料,内科18例,外科20例,妇科16例,其他科室6例。年龄范围20-55岁,平均年龄39±2.7岁;其中,男35例,平均年龄40±2.2岁;女25例,平均年龄35±2.8岁。所有患者临均经过详细诊断后入院,采用中医治疗方式促进症状改善,并且根据治疗情况接受健康护理。
1.2 方法
1.2.1 分组:为了进一步掌握中医学理论的应用价值,本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健康护理效果实施分组调查。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学理论进行指导,对病人健康护理提供可行的指导意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根据病况正常护理。
1.2.2 评估:于30d后,回访调查2组病人健康状态,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本次评分为“10分制”,按照非常满意(9-10),满意(8-9),不满意(6-8),非常不满意(<6)等标准,详细统计2组病人对临床健康护理的满意度。
2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满意度为90%,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如表1。根据表1,本次60例分组护理方案中,观察组22例非常满意,对照组仅10例;在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等调查中,观察组仅1例不满意,无非常不满意者,对照组各有2例。由此可见,中医学理论指导健康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获得患者对中医治疗的认可。
表1 60例护理满意度调查
3 讨论
3.1 中医学理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1]。近年来国内中医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普及应用,人们对中医学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临床护理也开始借助中医理论为指导,向病人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方案。
3.2 对健康护理的指导
3.2.1 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2]。如口腔溃疡以补充维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疗,并不能获得最佳效果。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整体护理的角度进行护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3.2.2 辨证施护。中医学理论强调“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四诊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然后根据证定位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辨证施护包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两个方面。
3.2.3 饮食护理。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认为“食药同源”,其温热寒凉之性,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3]。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为五脏所属,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重要影響,饮食护理要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保证饮食科学,加快病况恢复。
3.2.4 运动保健。体育锻炼对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及预防疾病有着重要作用,中医早有“导引”与“吐纳”的锻炼方法[4]。所谓“导引”,是指“摇筋骨,动肢节”,通过有规律的呼吸和全身肢体的适量运动,以疏利关节、调和气血,提高抗病能力。
结论
传统健康护理工作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阻碍了临床健康护理工作有序进行。随着现代医疗理论快速发展,中医学理论开始广泛应用于医疗体制改革中,帮助护士解决传统护理工作的不足。本次30例观察组应用情况看,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护理作用显著,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状态,采用中医学理论指导病人健康护理更具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靳杰.中西药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4)
[2]齐莹,李国邦.中西药联用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4)
[3]吕洪策.中西药化学成分及相互作用机制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0)
[4]李斗,陈敏芳.实践与发展是检验中医药科学性的根本标准——驳中医药不科学论[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3)
作者简介:梁丽霞,女,汉族,1970年12月,河南修武人,本科学历,焦作市中医院副主任护师
【关键词】 中医学理论 健康护理 指导 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273-01
随着国内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中医治疗成为临床疾病诊治不可缺少的方式。与治疗方式相对应,临床护理方案也作出了多方面调整,采用先进理论指导护理工作是必然要求。针对传统护理方案存在的不足,选择科学理论指导现实护理工作更具可行性价值,能够减小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本次通过60例分组调查,对中医学理论指导作用展开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收录2013年10月-2014年10月,60例在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资料,内科18例,外科20例,妇科16例,其他科室6例。年龄范围20-55岁,平均年龄39±2.7岁;其中,男35例,平均年龄40±2.2岁;女25例,平均年龄35±2.8岁。所有患者临均经过详细诊断后入院,采用中医治疗方式促进症状改善,并且根据治疗情况接受健康护理。
1.2 方法
1.2.1 分组:为了进一步掌握中医学理论的应用价值,本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健康护理效果实施分组调查。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学理论进行指导,对病人健康护理提供可行的指导意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根据病况正常护理。
1.2.2 评估:于30d后,回访调查2组病人健康状态,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本次评分为“10分制”,按照非常满意(9-10),满意(8-9),不满意(6-8),非常不满意(<6)等标准,详细统计2组病人对临床健康护理的满意度。
2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满意度为90%,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如表1。根据表1,本次60例分组护理方案中,观察组22例非常满意,对照组仅10例;在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等调查中,观察组仅1例不满意,无非常不满意者,对照组各有2例。由此可见,中医学理论指导健康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获得患者对中医治疗的认可。
表1 60例护理满意度调查
3 讨论
3.1 中医学理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1]。近年来国内中医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普及应用,人们对中医学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临床护理也开始借助中医理论为指导,向病人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方案。
3.2 对健康护理的指导
3.2.1 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2]。如口腔溃疡以补充维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疗,并不能获得最佳效果。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整体护理的角度进行护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3.2.2 辨证施护。中医学理论强调“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四诊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然后根据证定位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辨证施护包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两个方面。
3.2.3 饮食护理。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认为“食药同源”,其温热寒凉之性,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3]。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为五脏所属,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重要影響,饮食护理要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保证饮食科学,加快病况恢复。
3.2.4 运动保健。体育锻炼对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及预防疾病有着重要作用,中医早有“导引”与“吐纳”的锻炼方法[4]。所谓“导引”,是指“摇筋骨,动肢节”,通过有规律的呼吸和全身肢体的适量运动,以疏利关节、调和气血,提高抗病能力。
结论
传统健康护理工作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阻碍了临床健康护理工作有序进行。随着现代医疗理论快速发展,中医学理论开始广泛应用于医疗体制改革中,帮助护士解决传统护理工作的不足。本次30例观察组应用情况看,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护理作用显著,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状态,采用中医学理论指导病人健康护理更具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靳杰.中西药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4)
[2]齐莹,李国邦.中西药联用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4)
[3]吕洪策.中西药化学成分及相互作用机制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0)
[4]李斗,陈敏芳.实践与发展是检验中医药科学性的根本标准——驳中医药不科学论[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3)
作者简介:梁丽霞,女,汉族,1970年12月,河南修武人,本科学历,焦作市中医院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