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新闻专题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新闻专题出现的历史不长,对其中的一些概念、标准、方法、规范等还在不断的探究和完善之中。对于网络新闻专题的理解也是百家争鸣。笔者认为,网络新闻专题就是“网络对新闻价值大的新闻事实所进行的较大规模的专门性报道”。这个定义中的“网络”是指发表作品的载体是网络,既然是网络那么势必会运用网络媒体的所有手段进行报道,这些手段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也包括运用消息、特写、通讯、背景资料、新闻分析、评论、新闻调查等各种体裁;“新闻价值大的新闻事实”是指出现在一切领域的新闻价值大的并具有报道条件的新事件、新人物、新问题、新动向、新言论、新迹象等;“较大规模的专门性报道”是指报道时间的跨度、新闻信息的容量、挖掘价值的深度等都超过一般性的新闻报道。
  网络新闻专题的整体策划
  对网络新闻专题的整体内容和相关板块、栏目等进行准确定位及规划,要求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交互社区等相关要素的地位、比例进行统筹安排,这样才能按照互联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发布,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凡是优秀的网络新闻专题都是科学地进行了整体策划。如人民网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就科学地安排设计了图文、音视频、论坛、博客、电子杂志、手机报、RSS聚合新闻、动漫、游戏等活泼多样的表现形式,全面、立体化地展现了十七大盛况。尤其是在网络互动上追求方便快捷、新颖独特,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除论坛、调查、征文、寄语等栏目外,新增加了多个新的互动栏目,《对党说句心里话》审核发布了2.2万条留言,浏览人数300万人次;参与《党史党建知识竞赛》的网民超过4万人;《网络拼图》栏目也大受欢迎。这些互动节目使传与受双方达到了相互认同、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提升的目的,使传播效果“入眼、入耳、更入心”。
  网络新闻专题的选题策划
  选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事实进行专题性报道;毫无疑问的是,要选择新闻价值大的新闻事实,这个事实可以来源于多个方面。
  预知性的新闻事实。就是已经预先知道在某个时间段即将出现重大的新闻事实,那么对这个新闻事实如何进行报道,就必须提前做出行动方案或策划,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之前,人民网提前半年进行策划,决定采用先发式、全景式及特别节目的形式进行报道。所谓先发式就是在正式发射之前的恰当时机就开始进行不间断的报道,为发射时的报道做好充分的铺垫;所谓全景式就是全面展现与新闻事实(“嫦娥二号”发射)相关的背景、前期新闻事实等;所谓的特别节目就是在“嫦娥二号”发射前后2个小时,人民网推出《嫦娥世界杯》特别节目。对这样一个整体策划,人民网充分发挥《人民日报》与人民网“报网融合”的优势,组织13名前方记者和40余名编辑、摄像、美术设计、技术等后方工作人员参与报道,联系近10个部委、机构、研究所等相关单位,采访近百人,采访地点涉及北京、西昌等多地。《嫦娥世界杯》特别节目邀请火箭和地面应用系统专家做客人民网后方演播室,与前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飞控演播室进行三地音视频连线,为网友和现场大学生同步解说。节目将前期采访也穿插其中,可以说是一个从节目编排、话题设置到新闻点挖掘都完整连贯的网络电视直播节目。
  突发性的新闻事实。对此类新闻事实要做到一“快”、二“准”、三“多样”、四“连贯”。2008年11月15日,杭州萧山湘湖段发生地铁施工塌方事故。浙江在线在事故发生半小时内就进入现场,最早发出快讯,抢占了舆论先机,取得了先发制人的效果。在事故报道中,浙江在线准确地把握住不同阶段的报道重点:前期强调短、平、快,注重准确、迅速地发布事故现场位置、事故规模、人员伤亡情况、对周边影响等信息,让受众最大限度地了解事故现场的状态;重点关注救援工作,并将此作为整个报道的着力点,准确发布事故伤亡及失踪人员名单,24小时不间断报道救援最新进展,并做深度报道,挖掘事故原因、预测事故结果等;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彩信、电话、飞信、移动无线上网等多种手段,以图文、视频、现场连线等多种方式报道事件;在连贯性上,浙江在线做到了全天候无缝直播,总编辑坐镇指挥。当然,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具备一支在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叫得响、打得赢的团队。
  独家原创的新闻策划。网络媒体主动发掘选题,进行新闻策划,也可以做出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报道。网易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专题中的一个子专题“寻找被遗忘的汶川——50名汶川人拍摄的震后影像”,就是一档独家策划的原创性报道。网易在地震两个月后将50台相机送给50名汶川人,让他们记录自己的生活。他们拍摄的照片内容有朴实的羌族大婶、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调皮的孩子、种苹果的大哥等,他们不懂专业的摄影知识及技巧,只有用自己的镜头,从灾民的视角观察灾后的点点滴滴。看似不专业的“外行照”,但却将鲜活、平实和素朴之美洋溢在方寸之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新闻价值。利用这些来自网民的照片,网站组织、策划了具有独特价值的报道。
  网络新闻专题的内容策划
  这里的内容策划主要是指围绕主题和核心新闻事实需要组织、安排或表现的其他相关内容。
  抓住主题的深刻性。网络新闻专题的主题是否深刻直接关系到其作用的大小,也直接反映出媒介主体的认识和策划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新闻事实往往会出现不同层次的主题、挖掘途径和传播效果。2008年初,湖南遭受特大冰灾,并引发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在互联网上,网友们强烈关注湖南抗冰救灾工作,并提出了一些质疑。红网迎难而上,在做好一般性动态报道的同时,推出专题《湖南抗击冰雪十问》,如飞机为什么飞不起来,南方受灾为什么严重,疏通京珠为什么要绕道,公路、铁路为什么走不动,为什么频繁停电等十个问题组成的回应性、解释性的独家专题,点击率超过千万人次,有力地扭转了网上舆情,成功将网络舆情焦点从质疑和不解化为万众一心抗击冰雪的社会力量。可见,网络专题的主题不是来自于策划者的冥思苦想,而是来自于百姓的需求,只要明确回答百姓关心的问题,服务百姓的心理需求,就必然能挖掘出新闻事实的深刻主题。   抓住信息的丰富性。围绕核心新闻事实“粘连”相关的信息,使新闻事实更加凸显新闻价值,更加满足受众的渴望与期待,是做大做强网络新闻专题,扩大网络新闻影响力的必经之路。要做到“纵向延伸”,就是以核心新闻事实为节点进行“前延后伸”,加大信息量,支撑核心新闻事实,满足受众的信息期待。“前延”通常包括核心新闻事实的背景资料、相关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当前状态、同类专题等;“后伸”通常包括当前状态、未来走向、专家分析等。“前延”主要依托资料的挖掘,“后伸”主要靠事实的跟踪记录。跟踪记录务必锲而不舍、分秒必争才能异彩纷呈。第2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得主,长江网2009年10月27日开始发布的专题《暴走妈妈割肝救子》就是这方面的典范。10月27日早上,记者接到线报,第一时间赶到医院采访,14:30分第一篇文字报道发布。当天编务会决定制作专题进行报道。17:27分,“暴走妈妈:暴走减肥只为割肝救子!感动江城!(全程报道)”上线。紧接着到家中采访、在医院视频报道手术全过程,等等,一直延续到2010年2月11日,报道才全部结束。这期间,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北京卫视、山东卫视等电视媒体也加入其中进行采访报道。连续的报道,引来了网民持续的关注,感动、赞美、声援不断,热诚的社会捐款解决了报道对象的燃眉之急,多种社会效益纷至沓来。可见,丰富的高价值信息必然能得到丰硕的高价值回报。
  抓住角度的多样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认为,新闻角度指的是新闻报道中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入手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桩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主题。这就需要策划者认真考量、精心策划,使新闻事实的传播角度多样化,传播途径多元化,传媒效果多重化。如针对“5.12汶川地震”两周年,四川新闻网围绕“三年任务两完成”报道主线,精心策划、组织了系列活动。如全国50余家网络媒体重返灾区看民生、话重建,中央媒体镜头下的重建奇迹,四川纸媒、电视、网络媒体三栖联动的“川媒在行动”,经济学者“震中行”,留美归来灾区孩子灾区“作客”,等等。在策划了多个专题后,5月11日,四川新闻网推出大型专题片《“5.12”两年记——穿越重建之路》,将所有的报道形式囊括进去,以立体全景式展现四川地震灾区“三年任务两完成”所取得的巨大变化。专题推出后,先后有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全国50余家有影响力的网站进行链接,访问量达到4800万,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显著的宣传效果,并获得了“第21届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二等奖”的殊荣。
  抓住标题的醒目性。标题是新闻的眼睛。醒目就是抓眼球,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对新闻标题的醒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标题醒目要求鲜明、简洁、生动、精雕细刻。同样选材的专题,因内容、风格、编辑思想等不同,制作的标题会不同,其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蒋晓丽在《网络新闻编辑学》中提出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应当做到“真”“实”“美”。笔者认为,“真”不仅要依据事实,而且要凝聚事实、提升事实,使标题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具有充分的内涵,并与文章的内容相吻合。然而一些网络媒体在标题制作上,断章取义、夸大事实、张冠李戴、媚俗、低俗、庸俗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种为谋取一时的点击量、知名度的做法其实是在饮鸩止渴,它不仅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给予纠正。网络新闻的标题要做到“实”,就是尽量少用修辞手法,直奔新闻主题,或直接揭示核心事实,避免华而不实的现象出现。当然,少用并不是不用。一般来说,结合报道的内容,酌情进行必要的修饰,也会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网络专题《“生态文明”舞动鄱阳湖》,“舞动”一词拟人化的修饰使“生态文明”“鄱阳湖”两个生硬的词语有了活力,给这个标题增添了一抹亮色,使其更具吸引力。网络新闻标题的“美”主要是对标题进行“美化”处理,使其既符合新闻报道的特点,又能使读者喜闻乐见。
  作者宋兆宽系宁波大红鹰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宋歌系大连金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策划部主任
其他文献
进行体与Smith所提出的五类动词情状之间存在关联。活动及完成类情状都含有过程,可以对其内部进行观察,所以与英语动词进行体兼容,表达某个正在发生的事件。而实现类情状、单
都市类报纸的社会新闻,就同城媒体而言,已基本无独家可言。为了吸引受众,争夺读者,在社会新闻的拼抢中,各家都以“敬业”的姿态拿出杀手锏,或暗修栈道,翻墙越篱;或深究细挖,顺藤摸瓜,甚至不惜贩卖他人隐私,把社会新闻往“八卦”的路上越扯越远。有的社会新闻已经明显偏离了媒体应当遵循的公序良俗和健康向善的基本准则,其“八卦”倾向已成为媒体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当然,一些媒体的社会新闻的“八卦”倾向,并不是编
目的探讨对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行为干预对降低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 0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心理疏导+行为干预)与对照组(常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
【摘要】中学数学离不开化归思想.在数学的解题方法中,化归思想对于提高解题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数学教法,通过案例分析化归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讨论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化归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在渗透化归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并提出加强化归思想的教学对策,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归意识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化归方法;中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化归思想在数学新知识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