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ar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一、发展基层新农村文化的制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具有凝聚、整合、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须经宣传奠基、健康發展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目前,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且初见成效。但是,同时其还存在着一些障碍性问题,比如农村干部群众认识不到位、投入依然不足、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二、创新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一)增加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考评分值是推进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县、乡、村三级干部的认识问题。认识到位,且有高度,文化工作才会有位置。因此,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之际,要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从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发挥乡镇文化站基层文化堡垒作用。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
  三、加大对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
  (一)培训“村官”农村文化指导员资格。农村文化指导员,肩负着农村文化管理活动并承担农村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工作的重任。因此,要加以培训。可以从二个方面来培养。第一,采取中短期培训的形式,分批对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培养。第二,就是在高等院校选拔立志“村官”事业的学生进行农村文化指导员的素质教育。
  (二)多渠道筹集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改善投资渠道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必须稳妥解决。第一,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通过政府拨款、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这些渠道来筹集。第二,改善投资渠道。政府财政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但在不少地方出现了挪用和挤占的情况。因此,要合理正确使用。
  四、加强新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
  近年来,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繁荣发展基层农村文化工程,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由于农村文化工作相对薄弱,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必须加快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和扶持、推动农村文化市场发展。
  (一)抓团队以推进基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普及。在注重“送”文化三下乡的同时,采取鼓励与帮扶措施建立一支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变“送”为“育”。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政府培训等方式,引导农村成立诗书画社、文化大院、民办布朗弹唱、傣族赞哈演出团体等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和各类舞蹈队、器乐队、歌唱队等业余文化队伍。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一批农村文艺骨干队伍,有效地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二)抓家庭以提高群众个体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开展涵盖文学艺术、民族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特色家庭评比活动,以此倡导农民开展健康、科学、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品位。
  五、不断满足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
  新农村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一种以开放思维、进取精神为支撑的新时代农村文化。农民需要学习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和满足。
  (一)为农民搭建学习平台。要为农民渴求知识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开办“农家书屋”,加大图书室的建设和开放力度;村村配置可以放映电影的多媒体设备,并不断更新电影资源;定期发放面向农民教育的资料并免费发放到户。
  (二)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使大型、示范性文化活动与平时的小型、分散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
  (三)积极开展送文化三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工队、文化站等的服务重心要不断下移,积极为“三农”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服务的方式、机制。将乡镇文化站建设好、管理好、结合文化三下乡,大力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建设一支不散的文化队伍。
  六、大力发展基层新农村文化产业
  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生产出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同时更好地为经济服务,其有效途径就是形成文化产业。
  (一)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认真谋划,选准龙头文化产业,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比如,我们西双版纳是民族自治州,可结合民族节日:傣族泼水节、哈尼族嘎汤帕节、“茶王节”品牌节庆,展现西双版纳集生态、山地、茶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各种庆典活动。并加强投资环境的对外宣传,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服务。。
  (二)加大新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目前,西双版纳州基层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但各种管理体制还不甚健全,因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依法从严打击不健康的文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正常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体现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其他文献
摘 要:纵观历史,工程人员前仆后继地投身于工程活动中,用他们的智慧和精神有组织地改造着世界。而在当今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渗透在社会的每个领域,工程人员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参与社会重大的决策和管理,因此,工程人员的责任和精神已经成为了令人格外关注的问题。茅以升,这位值得人敬佩的结构工程师、桥梁专家的生平事迹,无一不在践行作为工程人员的职责,无一不在体现工程人员的伟大精神。  关键词:茅以升;工程人员;精
泼墨挥彩山水画的韵律之美,珍藏在高山流水中,是智慧在眼中,酝酿在心中,表达在手中,定格在画中,趣味在画外.画家以云作纸,以心用笔,以情蘸墨,以爱染色,渲染出泼墨山水画的独
期刊
“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不是孩子们的“专利”,俗话说“老小、老小”,对老人而言,能“贪玩”且“善玩”,确对健康非常有益,也是老年人养生的一种有效方法。 “Fun play
期刊
期刊
柴可夫斯基爱好从传说、神话,亦或人与统治者斗争的历史中取材创作,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去强调个人的抒情性,更多在作品中真实再现自己的亲身感受.因此他的音乐总是充满热忱真挚
摘 要:老年事业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老年教育工作被摆上了构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身教育事业的战略位置。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老年大学在提升老年群体综合素质落实“六个老有”方针,创建稳定、和谐、健康型老年群体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管理理念各自为政的倾向比较严重,致使部分老年教育资源有的闲置,有的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影响了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把
南方的天,“熊孩子”的脸  从悉尼回到国内,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打岔,居然没有好好在北京待着。当北方人厚毛衣、羽绒服“招呼”着,在外面站会儿就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我几乎都是在南方,穿着单衣满街溜达……  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形容天气阴晴不定,说变就变,我觉得南方的天更是“熊孩子”的脸。在南方,“四季如春”我没体会着,反倒是一天之内就经历了四季轮回。早上飘着小雨,大家都裹着风衣外套;到了中午
期刊
谈起“吃出健康”,你会想到什么?是人参、鹿茸、灵芝、枸杞子,还是时下流行的脑白金、龟鳖丸、太太口服液。对很多人来说,这些东西,是既熟悉,又陌生;虽有点了解,却不算很懂
期刊
城市杂志以“地域”为研究对象,预设主要阅读者是城市有消费能力的居民.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中国的城市杂志一直没有找到有效模式来构建“地域性”,尽管摸爬滚打多年,仍然没能
摘 要:本文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图书馆管理员对图书馆的管理以及当今社会新型图书馆管理员所需要的英语、计算机等其他方面素质着手,全面地分析了新老图书馆管理员在工作中相互协作、交流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此举有利于加强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建设,使图书馆管理系统更加完善,为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道德情操的陶冶、学习能力的增强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