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中“水”意象的解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nj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如今,语言作为人们主要的交流与沟通方式,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点纽带。将自身的想法、情感、观念通过语言更加清晰的进行表达,语言自身具有较深的内涵学问。本文基于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之中的语言艺术进行解析。以促使中外文化能够良好的结合,推进我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视觉;英美文学;语言艺术;作品解析  作者简介:耿静如(1978.6-),女,汉族,河南周口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
摘 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该作品是他在20世纪初思想转折期间的作品,此时他开始怀疑和反思自己的创作,通过对以前生活的回忆,同时受生活中相同事情的启发并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分析被隐形男权意识强加给女性的社会角色。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地位;传统观念;新女性思想  作者简介:王雨潇(1988.10-),女,汉,黑
摘 要:《禁闭岛》男主人公双重人格中的理性与非理智因素,在精神分析理论的透视下,饱含了对理性和人性的深层思考。患有严重妄想症和暴力型精神病的男主人公清醒后,对生死的选择,体现一种对法律、战争、现代医疗和精神病的反思和阐释,对理性和人性也有独到的理解。  关键词:禁闭岛;精神病;理性;人性  作者简介:谢小琴(1991-),女,土家族,重庆黔江人,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摘 要: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伟大的英国小说家。史蒂文森的小说《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被称为文学经典,小说的主人公已经成为双重人格的代名词。本文将侧重于小说中所呈现的双重人格,并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更好地理解其深层含义。本文将从文学视角和社会视角两个方面来分析这对双重人格,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史蒂文森对道德问题的认真思考。也就是说,这是对资产阶级道德
摘 要: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以短小精炼的篇幅,传神的人物描写而闻名世界。契诃夫在描写形形色色的人物时,往往不动声色地对人物进行悄然变形,更传神地塑造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拼凑成了契诃夫描写的人间百态巨幅画卷,隽永存在。  关键词:契诃夫;短篇小说;变形;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王乐(1986.3-),女,辽宁丹东人,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本研究以小鼠和人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研究热点及难点分三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系统研究添加不同培养介质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17 β-雌二醇(17b
摘 要:《圣经》和希腊神话是西方两大神话体系的源泉。作为“移位的神话”的文本《呼啸山庄》,展现出艾米莉·勃朗特对西方两大神话体系的继承、转换和创新。故事中的主要场景的转移和人物形象的设定,恰好印证了《圣经》中的“乐园”神话母题和神启、魔怪意象;为了表现凯瑟琳·恩萧与希刺克厉夫之间忻合无间、命中注定的爱情,艾米莉·勃朗特化用了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中的“以前人”的双性同体意象;她还让这对恋人陷入如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