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互动关系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to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 要 在明确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大众体育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类型以及高校体育的主要特征,阐明高校体育在大众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展望其发展趋势,为我国高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大众体育 发展趋势 主要特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观念正在不断更新,“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的健身意识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个内容多元化的大众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新的情形下,面向新世纪,我国的大众体育和高校体育应当向何处发展,如何正确认识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及其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便成为每个体育学者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
  简单地说,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是在高等学校中进行的体育。大众体育是在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社会群体中进行的体育,通常是指在企业、机关、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体育。
  由于学校体育本身的特点,在我国一般把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同一层次上的概念。然而,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校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学校体育理所当然地应当被包括在大众体育之中。这并不是要否定学校体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而只是想说明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大众体育概念的外延包含了学校体育概念的外延,前者是后者的属概念,而后者则是前者的种概念,两者之间存有属种关系。因此,学校体育必然会受到大众体育的制约,同时学校体育的实践也会影响大众体育发展。明确了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与大众体育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展望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前景时,应当把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总趋势和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二、新形势下我国大众体育的几种主要类型
  (一)健身型
  健身型的体育活动是指人们参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健康水平。参加者没有任何功利思想,也不追求大运动量,他们把运动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二)娱乐型
  娱乐型的体育活动是指参加者为了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压力,调节情绪,获得欢乐而参加的体育活动。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造成了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因此,摆脱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重压,到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娱乐已成为现代人的需求。
  (三)职业型
  职业型的体育活动是指以夺标为主要目的的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各种世界大赛的存在,决定了职业竞技运动的存在和发展。随着“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和竞技运动职业进程的加快,职业型竞技运动在我国未来社会中将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并构成大众体育的重要内容。
  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培养学生的生涯健身意识,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评价一个国家大众体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体育人口的百分率,而高校体育则是为社会培养体育人口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的在校生共有600多万,每年的毕业生近100万。经过高校体育的培养,使大多数学生养成健身意识和习惯,不仅可以达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的目的,还可以使整个社会的体育人口得到增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未来的高校体育将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体育教学中将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运动项目,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提供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
  (二)体育经费的大量投入将使高校的体育环境发生根本性好转
  高新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的导入将使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体育场馆的建设将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选择运动项目的机会大大增加。通过高校体育,大学生尤其是体育院系的学生将在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前提下,至少在1-2个运动项目上有特长,做到“一专多能”。这样,当学生走出校门后就会在大众体育中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使的参与的运动项目得到多元化,从而促进大众体育的持续开展。
  (三)素质教育贯穿于高校体育之中,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得到明显提高
  未来社会的高校体育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场所,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三基”的能力,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组织指导能力、防止运动中伤害事故的能力、处理运动中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多种健身方法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会自己运动”、“会指导他人运动”、“会科学的运动”的三会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体育的需要。
  基金项目:2012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项目编号:2012lslktjyx-29)。
  参考文献:
  [1]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武笑玲,高茂章.河南省城市社区大众体育健身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6):36—39.
  [3] 王勇.浅谈高校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4).
  [4] 徐维克.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德州学院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德州学院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运动的部分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选取德州学院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德州学院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德州学院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成功经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 要 采用调查、文献、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遵义市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建议,期望能为当地农村体育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农村体育 发展现状 对策探析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民的健康和健康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3  摘 要 依据我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我院学生的体质状况,结果反映身体形态指数明显增长,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柔韧素质下降明显。依据结果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学生 体质监测 结果分析 建议  一、测试对象、测试项目及仪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 要 本文采用体质检测、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校2948名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测及与健康相关的膳食、体育行为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在营养健康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男生营养过剩,女生营养不良的失衡现象;在膳食行为、饮食结构方面存在营养知识匮乏,饮食结构与健康的膳食结构逐渐相偏离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 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街舞运动的价值进行探究,并论证其在街舞这一运动项目推广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街舞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为街舞的价值。它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享受需要的特定效用关系,是促进街舞推广的必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街舞 价值 必要性  街舞(Street Danc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美三国的老年人体育生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日本、美国在老年人项目选择,活动动机,老年人政策及其老年组织方面有很多异同点。通过学习外国先进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为我国老年体育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中国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 要 傩文化源于远古原始时候的巫,是以歌舞和面具的形式,以体现驱瘟除疫,迎吉纳祥为内核的一种古巫文化现象,并逐渐由娱神转变为娱人。本人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观看傩艺表演等接触,了解萍乡傩并结合体育教学原理将萍乡傩舞引进体育教学课堂中作尝试性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 萍乡傩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