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早期胆囊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指标水平的影响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早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早期胆囊癌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剖腹手术)与观察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5/50),低于对照组(40.00%(12/30),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降低;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均升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菌及前列腺素E2(PGE2)、D二聚体(D-D)、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临床意义。方法以60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为对象,以同期60例肝硬化无SBP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PGE2、D-D、NGAL水平,分析其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效能。结果观察组PGE2、NGAL水平高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GE2诊断肝硬化合并SBP的AUC、敏感度、特异度、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876(95%CI:0.803~0.9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对四肢多发骨折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56例四肢多发骨折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为82.05%(64/78),高于对照组61.54%(48/7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清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为对象,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等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32)、中度组(n=25)、重度组(n=29)。以同期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患儿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炎症指标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四组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
目的比较3种无创通气模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RDS早产儿111例,按照呼吸支持方式,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组(35例)、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组(30例)、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组(46例)。比较3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4~6 h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
目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患儿大脑内排便反射的控制区域是否存在功能性的活动异常。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且同意参加本研究的10例HSCR患儿作为HSCR组,其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3.30岁;同期无排便功能障碍的同年龄段的12例体表血管瘤患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其中男7例,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腰椎手术患者切口引流量及凝血功能的疗效。方法以80例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切口引流量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引流量、术后48 h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各时间点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的CT临床表现。方法以60例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为对象,均接受CT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13例患者血栓位置在门静脉主干及右支,20例患者血栓累及门静脉右支、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13例患者血栓累及门静脉左右支、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分支,7例患者血栓仅累及门静脉主干,7例患者血栓仅累及肠系膜上静脉。除13例接受脾切除患者外,47例患者CT平扫均可见腔内高密度血栓征象。53例患者可观测到腹腔积液;53例腹水患者中20例可呈现肝硬化CT影像学表现。33例患者可见小肠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儿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以72例UGIB患儿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83.33%(29/36)(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止血、大便潜血转阴、引流液澄清、住院)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治疗UGIB患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淋巴细胞之值(PLR)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以8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象,按照是否存在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n=43)、Hp阴性组(n=37)。以同期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三组PLT、PLR水平,分析其与慢性胃炎的关系。结果Hp阳性组、Hp阴性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组PLR水平高于Hp阴性组及对照组,Hp阴性组P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PLT、PLR水平高于非萎缩性胃
目的探讨P-选择素和D二聚体(D-D)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以80例肝硬化患者为对象,按照静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PVT组(n=14)和非PVT组(n=6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PVT的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D、P-选择素诊断硬化合并PVT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VT组与非PVT组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D-D、P-选择素比较差异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