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课堂的创设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何谓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有效”应该指情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即:情境安排科学、合理,并不是为有情境而创设情境,有其实在的意义。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当如增力剂一样,使学生身心愉悦且为之入迷,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乐趣。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应该像一个好的导演一样,在课中创设有效的情境,从而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乐”中发展语言能力。针对本次主题式对话话题简单谈谈我的想法:
  一、注重营造有利激发创新意识的氛围
  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必须让学生置身于有着浓厚创新意识的氛围之中,注重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把看来似乎是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创设情景、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如教学“角的和差”,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未知角度,粗看是简单的角度数间的加减,似乎无新的意义,但如果能结合知识疑点,创设情景,那么学生就会被激起创新的欲望。如学生们从两个角排摆中发现:“l只角与1只角拼在一起有3只角,1+1大于2”。继而探索三只角之间的关系。最后学生又用一付三角尺拼,寻找新的角。还有的学生得到:180°+30°、180°+60°、180°+90°、180°+45°等一组角。甚至还有的学生与同桌合作利用三角尺找到了更多新的角。
  二、适时、恰当提问是有效课堂教学的良策
  情境这个词所涉及的面很宽泛,从广义上看,开展一个游戏,组织一次活动,评讲一个故事……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对于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而言,我则更钟情于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
  “学贵有思”。提问是课堂教学启动的点火剂,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催化剂和润滑剂。适时、恰当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增强学生表达的欲望,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要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教师必须提炼最有价值的问题且能做到适时提问。
  (1)问在导入时,导入新课时我们往往可采用设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
  (2)问在过渡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
  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3)问在重难点处,设计的课堂提问抓住了重难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对多项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的现象。备课时,应找出重难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教学内容。
  三、精选互动话题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关键看学生的技能是否得到训练,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因此,我认为精心选择互动话题是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关键一环。
  话题的选择宜整忌散,宜精忌滥。设置情境进行教学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得让大部分或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否则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当然,由于禀赋,教育影响和兴趣爱好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自然也会呈现出差异,因此在设境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情境中有自己的位置,有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另外,由于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尽量减少组织教学环节及重复的训练环节,赢得时间让学生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话题的选择宜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忌生搬硬套。帮助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要寻找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于真实的场景中,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形式。对数学而言,题目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题途径却不是唯一的。课堂上有了一种解法后,还要求两个、三个直至更多,甚至能从不同侧面来探讨和否定已有的答案,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材中一些看似一般的题目都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素材。在教学时不片面追求题量,不找“各种各样”的习题让学生操练,不增加过重学业负担。摆脱“题海”,充分运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40分钟的教学质量来提高学习水平。例如,解答“有两筐苹果共重71千克,如果从甲筐取出苹果7千克放入乙筐,那么两筐苹果的重量相等。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时,要求学生不满足于求答案,而是用多种思路解答。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有的列算式求解:(71-7×2)÷2(乙筐);(71+7×2)÷2(甲筐);71÷2-7(乙筐)71÷2+7(甲筐);有的列方程求解:设乙筐苹果重X千克,2(X+7)=71;设甲筐苹果重X千克2(X-7)=71。通过交流,学生们开拓了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勇于创新,学生的能力就能不断提高。这些课堂实例表明:培养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为思维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
  总之,创设有效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努力探索。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灵活设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积极地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积极高昂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并做到学以致用,就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讨论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培养;创新教育  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积极探索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创新教育是最佳选择,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伴随信息
点击理由  陈野平热爱生活,也热爱自然,自然中点滴的美都会令他欣喜不已,偶值山间过雨、云开月霁,他一定要属文以记。他平素最爱之事便是入山写生,以生活其中的自然山水为师。山行之间,见到美景佳处,便欣然开笔,如痴如迷。西蜀一带地貌相对复杂,这却为陈野平提供了绝好的创作素材基地。几年问,陈野平走遍了什邡蓥华山一带的沟沟寨寨,在作画而外,他还充分了解、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这使得他的作品增添了更为浓厚的人文
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因为其各方面性能优良深受人们喜爱,随着板式家具的发展及房地产和新农村建设的脚步加快而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然而板式家具的甲醛释放问题严重威胁着居
摘 要:想象作文就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再用凝炼的笔触表现出来。指导小学生写好想象作文,一要做到要善于创设想象情景,二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想象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想象作文又是小学作文的样式之一。什么是想象作文呢?想象作文就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再用凝炼的笔触表现出来。它不同于一般的记叙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诱读  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
近年来,因管理学生而产生的师生纠纷乃至家校纠纷频出,学生及其家长暴力对待教师的新闻屡见报端,这也不断消减一线教育工作者管理学生的积极性.为应对因学生管理而产生的诸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