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阶段对个体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帮助幼儿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利于后续阶段教育的开展,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希望通过笔者的经验分享,为广大幼儿教学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分类号:G613.7
前言
处于幼儿阶段的个体其思想认知还没有完全成熟,内在的学习自觉性也没有建立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幼儿进行学习兴趣的引导,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利于后续阶段的相关学习开展[1]。具体来看,对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认识自我开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认知特征为其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对于幼儿阶段个体来说,教师首先要让幼儿充分的了解自己所处的班级以及周围的同学,告知幼儿来到幼儿园学习的目的所在,然后让幼儿通过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建立积极的关系,将班级这个集体的概念告诉幼儿,幼儿园是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每一个人都要爱护自己的班集体,贡献自身的力量。这种教学实际上是让幼儿能够全情投入到幼儿园阶段的生活中,将自己作为班级中的重要份子,认清自己的学生身份,然后再开展学习教学,这种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会让他人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社会环境,建立积极的沟通关系[2]。当幼儿与周围人的关系都非常融洽时,则会让幼儿能够接纳幼儿园阶段的所有学习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学习引导时,也要根据幼儿的心理认知特征,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而是要将一个问题拆开,例如在教给幼儿上幼儿园的目的时,可以先让幼儿充分地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方方面面,看看幼儿园其他班级的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从而在幼儿的心中埋下学习的种子。处于幼儿阶段个体同样有着旺盛的好奇心以及好胜心,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兴趣激发,让幼儿主动的学习知识和本领,这也是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2.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阶段的个体来说,周围环境对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班级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期间主要处于的空间,教师要合理的利用班级中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的带动下,学会学习并爱上学习。对于有效的环境设置,教师要根据幼儿本身的天性以及思维特征进行布置,将良好的教育环境展现在幼儿身边,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同样也是一种榜样性的力量,如果班级内的墙饰以及空间布置是非常温馨并且积极向上的,幼儿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教师需要带动幼儿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上,并掌握相关知识[3]。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留下一个自由的角落,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认知进行布置,每一个月班级的布置都可以有一个相关的主题,例如在过年期间则可以以红色为主,让幼儿积极的思考了解过年期间有哪些标志性的事物,自己又如何通过一双巧手创造出来,这种教室布置的方法能够起到侧面带动幼儿学习的作用,也能够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更加投入地在课堂中完成学习的任务,并获得注意力的提升和改善。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的布置上留下一个成绩进步的表格,让幼儿可以看到学习成绩的进步以及变化,通过将本月进步最大,学习兴趣最浓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并放在班级布置中的醒目位置,对于其他幼儿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在无形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3.在活动中通过教学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学习兴趣的引导时也要注重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让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语言的传递同样也是帮助幼儿塑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快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带动其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实现快乐学习的教学目的。例如,当教师在进行故事性的内容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语言的打磨以生动性,用幼儿能够接受的语言进行故事的讲述,对于故事中所涉及到的不同角色,教师要做到声音的变化,例如扮演大象时,声音则可以粗壮而低沉,用凶狠的语气来表达大灰狼的奸诈和可怕之处,这种语言上的代入感,能够将原本生硬的教学内容变得活泼生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也是一种根据幼儿的实际心理特点开展教学的有效方法[4]。除此之外,教学语言也在于风趣和幽默,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最为主要的是能够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幼儿在课堂中如果能够放松自己,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教学的语言较为生硬,缺乏生动性,幼儿则很容易就出现走神。
教师也要注重语言的表达艺术,一些学习内容的教学可以以神秘性的角度进行切入,通过设置悬念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可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思考。例如,在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疑问问题,比如问今天小朋友的家里非常的热闹,你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发生了吗?幼儿对于这样的问题将会非常的关注,从而全神贯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样的提问方式通过抓取幼儿的注意力,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升。在进行教学语言的表达是,教师也要注重联动自己的五官,用生动形象的表情将情感孕育其中,从而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尤其是要多对幼儿进行赞扬和鼓励,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阶段的个体来说,暂时要注重对其进行学习兴趣层面的引导,让兴趣成为幼儿最好的教师以及驱动其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在幼儿阶段,对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潜力的激发,能够利于幼儿后續阶段的学习,帮助幼儿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并以良好而正面的心态面对学习,实现身心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玉寅. 快乐游戏 你我相伴——浅议如何利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7(4):17-17.
[2]于明君. 如何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J]. 新校园旬刊, 2017(7):173-173.
[3]戴金梅.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3):55-55.
[4]令凌霄. 探究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 中华少年, 2017(19):12-13.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分类号:G613.7
前言
处于幼儿阶段的个体其思想认知还没有完全成熟,内在的学习自觉性也没有建立起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幼儿进行学习兴趣的引导,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利于后续阶段的相关学习开展[1]。具体来看,对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认识自我开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认知特征为其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对于幼儿阶段个体来说,教师首先要让幼儿充分的了解自己所处的班级以及周围的同学,告知幼儿来到幼儿园学习的目的所在,然后让幼儿通过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建立积极的关系,将班级这个集体的概念告诉幼儿,幼儿园是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每一个人都要爱护自己的班集体,贡献自身的力量。这种教学实际上是让幼儿能够全情投入到幼儿园阶段的生活中,将自己作为班级中的重要份子,认清自己的学生身份,然后再开展学习教学,这种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会让他人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社会环境,建立积极的沟通关系[2]。当幼儿与周围人的关系都非常融洽时,则会让幼儿能够接纳幼儿园阶段的所有学习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学习引导时,也要根据幼儿的心理认知特征,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而是要将一个问题拆开,例如在教给幼儿上幼儿园的目的时,可以先让幼儿充分地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方方面面,看看幼儿园其他班级的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从而在幼儿的心中埋下学习的种子。处于幼儿阶段个体同样有着旺盛的好奇心以及好胜心,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兴趣激发,让幼儿主动的学习知识和本领,这也是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2.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阶段的个体来说,周围环境对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班级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期间主要处于的空间,教师要合理的利用班级中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的带动下,学会学习并爱上学习。对于有效的环境设置,教师要根据幼儿本身的天性以及思维特征进行布置,将良好的教育环境展现在幼儿身边,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同样也是一种榜样性的力量,如果班级内的墙饰以及空间布置是非常温馨并且积极向上的,幼儿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教师需要带动幼儿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上,并掌握相关知识[3]。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留下一个自由的角落,让幼儿发挥自己的认知进行布置,每一个月班级的布置都可以有一个相关的主题,例如在过年期间则可以以红色为主,让幼儿积极的思考了解过年期间有哪些标志性的事物,自己又如何通过一双巧手创造出来,这种教室布置的方法能够起到侧面带动幼儿学习的作用,也能够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更加投入地在课堂中完成学习的任务,并获得注意力的提升和改善。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的布置上留下一个成绩进步的表格,让幼儿可以看到学习成绩的进步以及变化,通过将本月进步最大,学习兴趣最浓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并放在班级布置中的醒目位置,对于其他幼儿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在无形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3.在活动中通过教学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学习兴趣的引导时也要注重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让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语言的传递同样也是帮助幼儿塑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快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带动其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实现快乐学习的教学目的。例如,当教师在进行故事性的内容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语言的打磨以生动性,用幼儿能够接受的语言进行故事的讲述,对于故事中所涉及到的不同角色,教师要做到声音的变化,例如扮演大象时,声音则可以粗壮而低沉,用凶狠的语气来表达大灰狼的奸诈和可怕之处,这种语言上的代入感,能够将原本生硬的教学内容变得活泼生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也是一种根据幼儿的实际心理特点开展教学的有效方法[4]。除此之外,教学语言也在于风趣和幽默,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最为主要的是能够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幼儿在课堂中如果能够放松自己,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教学的语言较为生硬,缺乏生动性,幼儿则很容易就出现走神。
教师也要注重语言的表达艺术,一些学习内容的教学可以以神秘性的角度进行切入,通过设置悬念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可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思考。例如,在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疑问问题,比如问今天小朋友的家里非常的热闹,你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发生了吗?幼儿对于这样的问题将会非常的关注,从而全神贯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样的提问方式通过抓取幼儿的注意力,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升。在进行教学语言的表达是,教师也要注重联动自己的五官,用生动形象的表情将情感孕育其中,从而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尤其是要多对幼儿进行赞扬和鼓励,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阶段的个体来说,暂时要注重对其进行学习兴趣层面的引导,让兴趣成为幼儿最好的教师以及驱动其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在幼儿阶段,对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潜力的激发,能够利于幼儿后續阶段的学习,帮助幼儿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并以良好而正面的心态面对学习,实现身心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玉寅. 快乐游戏 你我相伴——浅议如何利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7(4):17-17.
[2]于明君. 如何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J]. 新校园旬刊, 2017(7):173-173.
[3]戴金梅.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3):55-55.
[4]令凌霄. 探究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 中华少年, 2017(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