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雪,情正浓

来源 :汽车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暖的海风不断侵蚀着脚下的冰雪,而兴头正劲的我则抓紧一切时间,驾驶着这些斯柯达,在湖面上肆意横行!
  刹车、入弯、反打、加速!就这样,我驾驶着手中的这辆斯柯达明锐Combi在这片被海风不断蚕食的冰雪路面上轻松的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漂移。而与我随行的一位同行,则利用手中的相机,将我当时(1月28日)横行过弯的瞬间记录了下来。
  刻意强调的日期或许会让各位看官对于上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毕竟在那个时间点,几乎整个北半球都遭遇了极为罕见的寒潮袭击。就拿首都北京来说,这一时间的北京最低温度甚至一度达到了-17摄氏度,而同样身处北半球的欧洲大陆自然也不会幸免。但需要说明的是,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均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的盛行西风让这里即便进入寒冬腊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很少会低于0摄氏度以下,所以即使遭遇强寒流侵袭,这里的最低温也不过只有-5摄氏度左右。因此,当夹杂着雨水的温暖海风袭来后,眼前的冰雪自然会被夹杂着海水的暖湿气流逐步侵蚀,并快速消融。
  另一个疑点自然是斯柯达明锐Combi,毕竟人们无法想象一辆采用前置前驱机械布局的家用旅行车如何能够以完美的姿态横滑过弯。实际上,我所驾驶的并不是一辆前驱版的明锐Combi,而是一辆装备四驱系统的斯柯达。说到这里,大多数也许会问:难道斯柯达Yeti不是这个品牌中唯一拥有四驱系统的车型吗?关于这个问题,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其实在斯柯达旗下,有着很多的四驱车型,即便是在国内,Yeti也并非是唯一一款拥有四驱版本的斯柯达车型。而我此次受邀来到奥地利上陶恩,参加的正是斯柯达举办的4x4冬季冰雪体验活动。所以在这里,我所接触到自然是全部装备四驱系统的斯柯达车型,这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Yeti外,还有明锐Combi、明锐Scout、四驱版吴锐等一众车型,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性能不凡的明锐VRS车型。
  其实在参与此次斯柯达冬季冰雪试驾活动之前,我也不知道这个来自捷克的汽车品牌旗下拥如此之多的四驱车型。或许你会问,这些四驱车型是否都是在Yeti之后才上市销售呢?这当然不是!实际上,斯柯达生产四驱车型的历史并不短,这个来自捷克的汽车品牌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涉足四驱领域,至今已有近20年的生产历史了,它的第一辆民用四驱车型便是斯柯达明锐Combi。而目前,斯柯达车型所采用的四驱系统均采用瀚德(Haldex)生产的第五代电控液压多片离合器式,也就是说它们的中央差速器采用的均是多片式离合器结构。
  看到这里,我想大多数技术控第一时间闪现的词汇便是无趣。的确,这样的四驱结构配以前横置发动机的机械布局意味着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将绝大多数动力输出给前轮,而即便是前轮失去抓地力,电控系统也不会将全部驱动力输给后轮。说实话,在试驾正式开始之前,我也有过类似的疑问。而为了打消我们的疑虑,厂商专门在活动开始前对这套采用电控多片离合器式的中央差速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阐述了这套产品响应迅速、控制简单的优点,并在随后附上了一段斯柯达车队拉力车手驾驶装备四驱系统的明锐VRS在冰雪路面上激情漂移的短片。
  在这样的技术讲解和视频短片的刺激下,所有人开始摩拳擦掌(个人认为相比技术讲解,视频短片的刺激效果更大)。而我所在组别的第一个项目,便是驾驶装备有四驱系统的明锐vRS在湿滑的冰面完成绕桩科目和赛道驾驶。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挑战,首先,不断飘落的雨水让附着力本就非常低的冰面变得更加湿滑;另一个原因则来自于驾驶车辆,因为明锐vRS车型拥有最大216马力、350牛·米的动力输出,官方表示该车可在6.8秒内完成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动作,极速则可达到248公里/小时,即便是拥有181马力的柴油版明锐VRS,也可在8.1秒内完成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动作。这意味着只要油门稍大,四条轮胎便会轻易突破抓地极限,于此同时,车辆也会发生不安的摆动,即便是驾驶装备钉胎的车型,情况也不会好到哪去。
  好在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斯柯达明锐VRS装备的那套四驱系统可以快速辨别车辆状况,并迅速调整四个驱动轮间的扭矩输出,从而让车辆能够迅速平稳的完成起步加速动作。而在绕桩过程中,只要驾驶者不乱来,合理的控制速度和方向,那么便可顺利完成绕桩和过弯,因为敏感的电子系统和反应迅速的电控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会帮你解决剩下的所有问题。
  漂移?当然没有问题,你只需将ESC车辆稳定系统“关闭”即可。这里之所以会打上引号,是因为这套ESC车辆稳定系统并不能完全关闭,但相比之前,此时的ESC有着更高的宽容度,而四驱系统则依旧尽职尽责的在工作,只要侦测到前轮出现打滑,系统便会在瞬间分配给后轮更多的动力,而你此时需要做的则非常简单:深踩油门,然后适时的调整方向,让车辆横着滑过弯角……担心冲出赛道扎进雪墙无法动弹?那我只能说你太小瞧这套四驱系统了,在活动当天其实有不少同行都因速度过快而扎进雪墙,但无论扎的多深,他们最终都依靠这套出色的四驱系统自行脱困。拖车?抱歉,这里根本没有它们出场露脸的机会!
  体验完了明锐VRS之后,我们来到了第二块试驾场地。与项目一的场地相比,这里的路面不再那样平坦,高低起伏的路面和间距并不相等的桩桶令驾驶难度进一步提升,试驾车型也由之前的明锐VRS变为了明锐Combi以及明锐Scout。车型的改变对驾驶者以及四驱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因为更高的重心和更沉的尾部会让后轮变得更加活跃。但这样的改变并没有让四驱系统的工作变得手忙脚轮,在诸多电子系统的帮助下,车辆依然能够准确执行驾驶者的意图,平顺的通过所有桩桶和弯角。而四驱系统如此出色的表现自然也让我的驾驶自信进一步提升,于是在关闭了ESC之后,我便利用Combi车型尾部更重的特点,以更加夸张的角度将车辆扔入弯角,尽情享受四轮滑行的乐趣……
  两项体验之后,终于轮到了Yeti试驾环节,而这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斯柯达四驱车型之一。与此同时,场地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弯道难度大大降低,但是坡度却有了明显增加,显然,赛道的设置者想让我们在这里好好体验一下这款SUV的雪地工作能力。然而开了几圈后我发现,这样的坡度对于拥有先进四驱系统和陡坡缓降系统的Yeti而言简直太简单了,虽然这款SUV的越野能力并不能和牧马人、普拉多等越野车相比,但应付眼前的障碍却绰绰有余。于是,我再次按下了车辆的ESC按钮,打算继续之前的漂移模式。可是它却并没有之前两项中的那几款轿车活跃,宽容度并不算高的电子系统很谨慎的控制着车辆的摆动角度,这当然有些扫兴,但从主动安全性来考虑,这样的设定也不无道理,毕竟这是一辆SUV,重心更高,同时自重也更大,一旦进入失控状态,想要让其听从指挥就比较困难了。
  按照之前的流程表,第三个项目结束后,一天的纵情漂移也该宣告结束,但活动方却为我们额外设置了一个彩蛋——两位曾在视频中出现的拉力车手出现在了活动现场,而且他们还将亲自驾驶这些斯柯达四驱车型以拉力的方式让我们见识一下这些装备了四驱系统的斯柯达轿车的真正实力。虽然之前也做过不少试驾教练的车,但乘坐拉力车手的车在冰雪路面上飞驰却是有生以来头一次。而当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开始感受飞驰后才发现,原来这些斯柯达在冰雪路面上还可以这样开!这样的一次试乘也让我开始期待,期待这些不曾出现在中国市场的四驱版斯柯达车型尽快的来到中国市场,为钟情于四驱车型的消费者提供一个不一样的选择。
其他文献
在此次金方向盘评选中,有一位选手绝对是重中之重,它就是路虎揽胜运动SVR,作为此次金方向盘评选中所有车型里功率最大的选手,它的获胜绝对实至名归,甚至在测试后的采访环节,当问到究竟哪款车型给评委留下的印象最深时,很多评委都把橄榄枝投向了路虎揽胜运动SVR,它获胜的原因也很简单,最强大的动力,足够舒服奢华的内饰以及那诱人的排气声浪,可以说它是—个完美的选手。  是的,在普通人眼中,它在国内的知名度虽然
期刊
2015年11月3日,“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杯”上海奉贤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coc)在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上海大寅俱乐部赛车场圆满落幕,各组别奖项也随之产生,哈弗、众泰、奇瑞等国内自主品牌厂商车队均有满意收获。  改装组:韩魏功亏一篑,众泰马淼惊险夺冠  汽油改装组的争斗在上午的复赛中就相当激烈,福建长泰漂流赛车队主力战将连吴滨在前半段节奏表现得非常出色,无奈通过深水坑的时候,赛车的半轴出现故障
期刊
驰加这一次玩了回大的,他们非常淘气的包下了水立方作为驰加2.0版全新服务模式及品牌形象发布会的场地,为的就是向我们全面系统的介绍这一次升级。在水立方的二层,驰加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按照驰加2.0版本理念搭建了一个巨大的驰加体验中心。而作为驰加业务总经理,廖初航先生无论是在活动现场,还是在之后的专访环节,都始终在强调:“驰加2.0绝不仅仅是品牌形象和概念的升级,之所以推出驰加2.0版本,为的就是能够向客
期刊
之诺上海品牌展厅开业 高档无忧租赁同步启航  新能源车市场的先行者,华晨宝马新品牌之诺宣布旗下第二个品牌展厅在上海正式开业,标志着之诺1E高档纯电动无忧租赁业务正式进入上海市场。之诺品牌的快速稳健发展再次印证了华晨宝马对新能源车的长期承诺和清晰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在展厅开业当场,之诺将30辆之诺1E交付上海国际汽车城,标志着之诺1E的无忧租赁业务也在上海同期投入运营。之诺1E是国内首款高档纯电
期刊
设计是一项需要不断修改与完善的工作。如何来衡量一个设计的优劣?对于工业产品而言,并不存在100%完美的设计。奥迪的设计师正在寻找激发灵感的源泉,全新家族语言能否走人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内心?多少人能够做到理性消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手段的营销会冲昏消费者的头脑。有人认为:“女性经常会盲目消费,家里的衣柜里堆满了从未穿过的衣服,但她们还是在不停地试图搬空商场的货架。”可这并不是女人的专利。
期刊
从“驾驶者之车”逐渐变成“标准的家用轿车”,国内销售的第二代宝来经历了一个身份的自我定位与重建的过程。时隔8年后,全新宝来的升级让它具有了区别于“大众套娃化”的产品特征  无论你把它写作宝来或者宝莱,当年首次引入国内的MK4(德国本土Jetta)可以称得上是一款明星化的产品。凭借1.8T涡轮增压发动机,良好的操控感,极具改装潜质的特性,它被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称之为“驾驶者之车”。现在,在北京你还能偶
期刊
我一直都对AMG驾驶学院十分向往,甚至想要亲自去报名那些价值不菲的课程,虽然最终因囊中羞涩未能如愿,但是这个梦想一直都藏在心底。或许是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最近我收到梅赛德斯-AMG的邀请,前往珠海参加AMG驾驶培训,曾经的梦想在今天终于实现!  我之所以对AMG驾驶学院如此向往,是因为在这里可以开到诸多梦想中的座驾,例如AMG C63、AMG GTS,而我,则是一名AMG粉丝,所以对于我而言,这
期刊
先生们,请发动你们的发动机!别着急,这个工作太简单了,也就是给气门加点润滑油,为了润滑凸轮轴慢慢踩十次油门踏板。通过手持摇杆将油箱里的汽油油压提升到一个大气压以上,使它流进化油器,利用手摇杆转动三周使化油器充满汽油蒸汽。然后接通点火开关、点火时刻提前,起动杆就位,再伴着一阵短促的颠簸抬起它。  起动!还是不能着急,发动机需要热身3到4分钟。然后就可以出发了。  “天呐,这也太慢了,太复杂了!”这个
期刊
搭载4缸发动机的奥迪TT曾完爆保时捷Cayman,这让德系传统跑车品牌有点尴尬,Cayman S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它会在赛道证明自己的实力  汽车媒体界的同行在文章中总会这么写:“现在的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次飞跃。”有时候我觉得这句话很空洞,到底如何来衡量质的飞跃到?但这次,我觉得这句话有一定道理。  几个月前,全新奥迪TTS成为了杂志和网络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家测试编辑对它进行了测试和报道,类似喷气飞
期刊
从账面数据来看,奔驰A45AMG似乎具有压倒性优势,但拥有更大排量的M135i是否真的无法从A45AMG那里讨得半点便宜?  50万,选择一辆性能足够强大,同时又具备一定实用性的四门高性能轿车。如果你在十年前向我抛出这样的问题,那么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斯巴鲁翼豹WRX STi和三菱Lancer Evolution。因为在那个年代里,没有哪一款同价位的高性能车种能比这对来自日本的欢喜冤家更疯狂,甚至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