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绘本”是相关专家创作设计的、适合儿童成长使用的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儿童绘本”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满足美术教学需求。具体而言“儿童绘本”可以用于小学美术的课前导入与课内学习,助力美术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美术;“儿童绘本”;课堂教学
  一、前言
  “儿童绘本”因自身的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其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在很久以前就被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关注到。将“儿童绘本”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直观性、丰富性,吸引着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传递情感,发现美,实现美育。笔者通过对“儿童绘本”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及方式进行分析,以期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做出启示,并在实践中完善“儿童绘本”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儿童绘本”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儿童绘本”是根据儿童成长需要,由专业人员创作绘制而成的容故事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绘本。不同于普通漫画或连环画绘本,“儿童绘本”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而成的,且更为适合儿童阅读使用。在小学美术课堂引入的“儿童绘本”,在故事中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如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经典的寓言故事等。
  经过近年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儿童绘本”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对美术课堂能发生重大转变。首先,“儿童绘本”除了丰富的色彩表现外,还有很强的故事性,同时也给学生留有想象的余地,通过“儿童绘本”的介入,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事物的喜爱通常都是基于兴趣的,没有强大的兴趣指引,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其次,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一种过渡阶段,由儿童期逐渐向青年期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在美术学习中,更直接的表现为画出自己认知的世界,而对于美术本身的感悟是不强的,通过“儿童绘本”的引入,能够将这种艺术的思维逐渐渗透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颜色是有温度的、图画是能传递出心中的感情的,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三、“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儿童绘本”运用于课前的导入环节
  将“儿童绘本”运用于课前导入环节,能够在课程开始之前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并且以其特有的文学性对直观、单调的美术课堂产生故事性渲染,对教学的组织能够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在教学中,将“儿童绘本”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相结合,能够发挥出更为精彩的效果,完善小学美术教学。
  在主讲色彩的《色彩心情》一课中,如果单纯的进行色彩讲解,不仅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也会使教师在讲解变得困难。笔者在教学中将“儿童绘本”中的《小蓝和小黄》一文与之相结合,作为课程导入。《小蓝和小黄》绘本中仅以两种颜色,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爱”与“融合”的故事,尽管是抽象的故事环节,但却以直观的、简单的形式描述出来,使学生既沉浸于精彩的故事中,又认真的关注到色彩的变化。为了丰富表达,笔者还将绘本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制作出两种颜色的动态相容环节,并且使学生进一步观察色彩的变化,在学生的惊叹中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学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已经充分的被色彩的变化所吸引,并且已经留下了色彩是由温度的印象,为日后进一步教学埋下伏笔。
  (二)把绘图中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在运用“儿童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将图片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在当前适应于小学课堂的“儿童彩绘”中大部分都是传递我国的民间传说、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教师要将这些故事讲解给学生听。例如在色彩教学中引入小蓝与小黄的故事,尽管只是以“两个色块儿”为表现,依然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吸引。通过这些股市的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艺术语言的理解,让他们逐渐发现绘画不仅可以描绘出眼中的世界,也能表达出心中的情感,每一个颜色都有情感、每一个表达都有含义。
  《十四只老鼠赏月》,就是通过色彩明暗的变化,表达出月亮在一夜之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细微的,却能被画家捕捉到,也要求读者在清净、純洁的心灵下才能欣赏得到,这就已经使美术教学透过表象上升到新的阶段,这种变化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把故事讲给学生听,用尽量华美的语言,才能真正突出“儿童绘本”超越画图的价值。
  (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绘本
  儿童绘本的选择,也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级进行选择,关注到学生的成长。通常情况下,在小学低年级,绘本的选择要尽量颜色艳丽、构图简单、如《小飞象》类的;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绘图要选择更具故事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在绘本的筛选中,要尽量选择名家作品,内容积极向上,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辅助作用的。“儿童绘图”的选择也要更为活泼,注重表现力,便于教师将绘本内容与语言、多媒体设备等相结合。
  四、结论
  一名成功的美术教师,要能将“用耳朵听到的语言世界与用眼睛看到的世界结合起来”。“儿童绘本”运用于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构思,以更为含蓄、丰富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之与美术课堂实现内在的契合,推进小学美术教学的美育作用,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89.
  [2]朱玉婷.带着儿童的“好友”一起学习美术——绘本教学融入小学地段美术课程的践行[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5,19(5):15-17.
  [3]张爱静.浅谈构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30(12):178-179.
其他文献
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相关性EMA综合征患者男性3例,女性1例,均为Graves病且131I治疗后。起病时均有甲状腺毒血症,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和131I治疗后出现胫前黏液水肿和杵状指等表现,2例眼征加重,另外2例眼征变化不明显;4例胫前黏液性水肿予外用索咪新尿素乳膏或联合胫前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3例联合小剂量口服强的松治疗,治疗后胫前黏液性水肿表现及眼征均明显好转。因此,131I治疗后应警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小学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打好英语学习基础意义重大。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逐渐难以满足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情景教学法的应用逐渐广泛,在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并提出如何采用多元化的情景教学法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积极性  一
摘 要:随着高中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创新及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中生的培养受高招制度的影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走上了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的道路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和削弱了学生原有的创造力,这样的教育已经远不能满足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更适合未来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结合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透过现状找到对应的物理教学要点。  关键词
摘 要: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缺乏趣味性,尤其是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枯燥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于语文失去学习热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厌恶心理,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课堂气氛,让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对于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里和大家从如下几方面来探讨一下。  关键词:语文;趣味性;兴趣  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