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关爱是学生转变的特效药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yley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缺少亲情的家庭,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特别是单亲家庭,更应考虑孩子心理需要的满足,应做好适当的“填补”。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雨”,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心理辅导;情感策略;行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5-0036-05
  一、基本信息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小梁是个8岁男孩,在读二年级。
  (二)主要问题概述
  有一定学习能力,但做作业有时比较马虎,不认真书写,出现较多错漏,语文成绩以B居多,数学成绩相对较好,总体学习成绩属中等水平。
  有时违反课堂纪律。上课时容易分心,喜欢随意发表意见和搞小动作。
  作业能按时完成,但字体马虎。周末到母亲家才做家庭作业。
  与老师、同学的关系良好。但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同桌提醒其认真上课时,就用手拍打对方的手,以示抗议;当老师要求他要如何做好时,会说:“Yes,sir,Morning sir,拿只大炮打阿sir。”(本意不是对老师不敬,只是为人随便没礼貌。)
  教师对其多次谈心,每次口头上都能虚心接受,并愿意改正,但表现好了几天又会旧病复发,无法持之以恒,主要是缺少家长的监督。
  (三)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父亲失业在家,母亲是商场的收银员。父母文化程度中等,母亲的责任心较强,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有耐心。在孩子约3岁时,父母离异,他判归父亲抚养,与爷爷、奶奶同住,父亲平时只顾自己与朋友出去玩和打麻将,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孩子主要由奶奶负责,奶奶特别疼爱,很少批评教育。进入小学两年表现一般,但思维灵活,爱说随意性较大的话,书面表达能力却不太好。上课爱开小差,喜爱搞小动作,未经老师允许就会在座位上随意发表意见。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但字体马虎,出错率较高。周末去母亲家,在母亲的关心和辅导下,作业完成质量较好,但持续性不强,过一两天就会回复原状。
  他还有个姐姐,判归母亲抚养。姐姐在母亲的监督下,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这让他羡慕又妒忌,因此,他去母亲家住时,晚上一定要与母亲一起睡,不让姐姐跟着。还有,他父亲不喜欢孩子的母亲打电话来关心孩子。有时奶奶还有意对其母亲隐瞒孩子在学校里做得不够的地方,生怕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学会比较,喜欢跟母亲一起生活。而父亲却又不能做到用心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想法,所以使得小梁由于平时缺少家长的监督,学习成绩起伏不稳,对待事情随便,难以持之以恒做好每一件事情,缺少母爱是孩子彻底改变陋习的最大障碍。
  2.学校背景
  (1)学校进行“差异·激励”科研课题研究,倡导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风气较好,行为习惯良好,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学习态度普遍重视,学生间能做到团结友爱,相互尊重。
  (2)班主任与同伴对他的印象:
  班主任认为小梁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有时能讨好老师,博老师欢心。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喜欢在座位上随意发表意见。作业书写马虎,容易出现错漏。不愿意接受同学的意见,当同学对他的不当之处做出提醒时,就冤枉别人打他,然后理直气壮地反打别人,经批评后,泪流满面,承认错误,愿意改错,但没过多久就会旧病复发。
  男生认为小梁有男子气,想法多,玩意新,故喜欢和他一起玩;女生认为小梁不打人时,表现还是可以的,有时也会与他共同玩耍。
  二、个案分析
  (一)分析与评估
  1.基本需要满足的欠缺
  (1)亲情的需要。他渴望母爱,母亲却远離自己,不能随时前来探望,只能通过电话简单讲两句。小梁从小在家中感受到的只是物质的满足,对亲情尤其是母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2)表现与尊重的需要。小梁在交往方面表现良好,愿意与同学交朋友,希望在同辈群体(同学)及教师处得到爱与关心。
  (3)关注的需要。由于小梁努力,有时他会因为表现良好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可不愿意接受意见时就反过来打人,导致同学有时不愿与之接近,教师也觉得其心胸狭窄。因此,为引起同学的注意和老师的重视,有时小梁会说一些“无厘头”的话惹来大家一起哄笑。或不认真做作业,书写马虎,读书拖拉受到老师批评,从而引起老师的注意。
  2.对立与参与的心理矛盾
  在上述情况下,小梁与老师、同学产生了对立情绪并伴随反抗行为。一方面不接受别人意见,从冤枉同学、打同学中受到责骂,从而引起同学注意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以马虎做作业、随意讲“无厘头”话语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引起老师的注意。他虽有迫切地参与班级群体的意向,渴望从中找到归宿,获得承认与尊重。但其表现受班级群体的拒绝与排斥,愿望无法实现。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并为之困扰。
  3.热心与冷漠的结果
  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与强烈的心理冲突,使小梁心理有所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的偏差,例如,拍打同学、捣乱班级纪律、做作业马虎……教师与同学的不理解、训斥与他希望受到重视的心理互为矛盾,导致他在学校、班级、同学的热心与冷漠中表现各不相同。
  4.评估
  出于对母爱的需要,用异常的表现引起同学与老师的关注。现状基本属于个性偏差造成的学校适应障碍。
  (二)辅导方案
  1.采用的策略
  (1)整体策略
  根据小梁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首先从稳定小梁情绪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主要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是辅导的关键。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种种行为问题已经屡见不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国家、社会、媒体及学校的高度重视。近日,本社记者就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访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巧慧女士。    目前,德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重视,在谈到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时,郭女士说: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得我国的心理
关键词:寡妇产;议会请愿;普通法庭诉讼;文本策略;女性政治参与  寡妇产(Dower)是中世纪英国乃至西欧社会土地产权体系中一种特殊类型。12世纪末英格兰大法官、法学家格兰维尔(Ranulf de Glanvill)便已对寡妇产予以权威界定:“婚姻订立之时(结婚时)丈夫在教堂门口赠与新娘的财产,若未具体指明何块地产,则表示结婚时丈夫保有的全部自由地产的1/3作为合理的寡妇地产;而在指明的情况下,寡
晚近关于明清之际士的思想史、精神史研究,以王汎森、赵园用力最深,王汎森关于清初士人不入城、不赴讲会、不结社,以及他们的思想行动在明末清初趋于道德严格主义的观察,赵园关于明遗民生存境况、“戾气”弥散作为一种鼎革期特征的探讨,均颇具穿透力,但这类观察角度均延续了比较纯粹的“士人”研究传统。而杨念群的新著《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则力图在与传统士人研究构成某种对话关系的
由东北地区28所高师院校联合举办的东北高师2010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去年11月28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洽谈会上,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200余家用人单位共提供需求信息近8万条,参会学生近5万人。虽然当日供需比达到1:1.6,但记者采访中发现,由于教师岗位缩减,师范生就业竞争加剧,特别是非重点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凸显。    一、60万毕业生30万岗位,供需矛盾突出  
天上人间,古今中外,一曲曲爱情悲歌,听得人回肠荡气,听得人泪洒千行。从孟姜女哭长城到梁祝化蝶双飞;从崔莺莺与张生情定西厢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双双殉葬到《红楼梦》里的宝黛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哈姆雷特与索菲妮娅……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谱成一曲曲千古绝唱。也许,悲剧更容易令人感动,那些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剧在令我们感动之余,更让我们看清了那些温柔、善良的弱女子在
〔关键词〕心理效应;评价;奖励  小学生都喜欢通过良好的表现获得奖励,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正向引导常常能鼓励学生继续表现良好。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作战”的班主任,我越来越发现奖励其实是一门大学问。我身边有的教师认为奖励就是给学生他想要的玩具、食物,有的教师认为,给学生的奖励越多,越会让学生下次表现出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教师常常为“好心”没有得到“好报”而困惑——学生刚得到奖励时兴奋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及有关意见,要求各地开展校园欺凌的专项治理行动。为了解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提出针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及治理对策,本文以浙江为样本开展了中小学校园欺凌专项调研,分析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地点、类型及性别差异,研究预防校园欺凌的对策,探索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
摘要:影视作品反映生活最典型、最深刻,它将多元的文化、丰富的意象、多彩的语言活灵活现地展现给观众,并陶冶和启迪着人的感性世界和理性思考。合理使用影视资源,让它们有效地进入语文课堂,能成功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圣殿,走进情感体验的高地,真正贴近作者之心。  关键词:影视资源;语文课堂;有效介入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普及与发展,让影视资源有效介入语文课堂中,能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
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玉贵老师曾经谈到她在大陆听课的感受:“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只要发言的小孩说得比较慢,只要他说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马上就有十几个尖子生争着举手。这时候,如果老师没有专业自主又喜欢热闹的场面,他就真的会去点其他举手的孩子,还会对原来发言的孩子说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说。告诉你,那已经是他这辈子想得最好的时候了。他正在努力搜寻、组织、关联你的话题跟他的思绪的关系,他试图
看园  天底下看园,莫过于去苏州。苏州有“园林城市”之美称,“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游人莫不心驰神往。  北方皇家宫苑气势宏伟且豪华富丽,但太露太铺张,使人敬而远之。看北方皇家宫苑,只能让你感到人生的压抑、历史的沉重;只能让你感到世道的不平、奢侈的可耻。而苏州园林,从不炫耀,从不夸张,它的建筑一律青瓦粉墙,褐色门窗,虽有精致砖雕装饰但不施彩绘,倒显得自然怡静。苏州园林,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