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素酶标记的KG1a细胞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及其鉴定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荧光素酶标记的KG1a急性髓系细胞株构建能够在活体水平观察肿瘤负荷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方法:经慢病毒及嘌呤霉素筛选构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KG1a细胞(KG1a-Luc细胞);将18只8-12周龄的雄性NOD-SCID-IL2rg-/-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模型组小鼠每只尾静脉注射200μl含有5×106 KG1a-Luc细胞的PBS,对照组小鼠每只尾静脉注射200 μl PBS;通过生物发光成像技术于活体水平监测小鼠肿瘤负荷;尾静脉采血后,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肿瘤细胞占比;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后,取小鼠骨髓及脾脏制备涂片,取肝脏制备石蜡切片,染色后镜下观察肿瘤浸润情况;记录并比较2组小鼠生存时间.结果:经过慢病毒转染、嘌呤霉素筛选后能够得到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KG1a细胞;d 17使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显示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荧光;各模型组小鼠的外周血中均能检出KG1a-Luc肿瘤细胞群,平均比率为(16.27±6.66)%;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显示,骨髓、脾脏及肝脏均有KG1a-Luc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显著缩短,其中位生存时间为30.5 d(95% CI:0.008-0.260).结论:NOD-SCID-IL2rg-/-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106 KG1a-Luc细胞后能够成功稳定建立在活体水平观察肿瘤负荷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耐阿糖胞苷(Ara-C)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耐药细胞株,并探讨可能耐药机制.方法:低浓度Ara-C持续诱导培养Jurkat和Nalm-6细胞,构建Jurkat/Ara-C和Nalm-6/Ara-C耐药细胞株.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和Ara-C代谢酶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Jurkat/Ara-C和Nalm-6/Ara-C耐药细胞株,耐药指数分别为1973.908±161.
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引起的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破坏了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物质之间的平衡,还可能导致系统性炎症.本研究观察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男性OSAH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氧化应激、系统性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多导睡眠(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入选48例男性OSAHS患者
背景营养不良作为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之一,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营养不良、肌肉减少、平衡障碍有可能增加帕金森病患者的骨折风险,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帕金森病患者营养状况、身体成分、平衡状况与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的68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3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骨折风险预
目的:采用混合谱系白血病(MLL)-AF9转基因小鼠造血细胞移植的方法建立白血病小鼠模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药物筛选提供基础.方法:繁育和鉴定MLL-AF9转基因小鼠,当小鼠自然发病后,经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检测、流式细胞术和形态学方法鉴定.待外周血白细胞数>100×109/L后,收集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冻存.将细胞复苏后经尾静脉注射入4.5 Gy照射的野生C57BL/6J小鼠体内,观察小鼠的成模情况,最后采用阳性药物在该模型上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实验繁育的MLL-AF9转基因小鼠的自然发病时间为
目的:探讨自噬活性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中铁死亡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S法和台盼蓝染色法分别检测ALL细胞系(Reh、Jurkat、CCRF-CEM)细胞活力及细胞死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ALL细胞自噬相关蛋白p62、LC3Ⅰ/Ⅱ及铁蛋白(Ferritin)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ALL细胞内不稳定铁池(LIP)的水平变化.结果:Reh细胞对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反应敏感,而Jurkat、CCRF-CEM细胞对Erastin反应抵抗.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可增加Jurka
背景脂肪因子与体脂分布及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而脂肪因子Asprosin、Spexin在2型糖尿病(T2DM)及肥胖中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究血清Asprosin、Spexin水平与T2DM并发内脏型肥胖(VO)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就诊的38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
目的 探讨血小板在儿童手足口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与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手足口组,依照EV71检测结果不同分为EV71阳性组(38例)和EV71阴性组(22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所有儿童均进行血液常规检测,比较手足口组和健康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及其与手足口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比较EV71阳性组与EV71阴性组的性别、年龄、MPV、PDW、PLT、WBC及其与EV7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RUNX1基因及其伴随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采用基因组DNA-PCR方法扩增RUNX1基因外显子,应用基因测序分析其基因突变,同时检测NPM1、DNMT3A、FLT3-ITD、IDH1/2、K/N-RAS、CEPBA、TET2、WT1伴随突变的情况,随访患者并判定疗效和预后.结果:171例AML患者中,17例检测存在RUNX1基因突变,突变率为9.9%.RUNX1基因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9例,框移突变4例,无义突变4例,突变组患者初诊时外周血
目的:探讨β-arrestin1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线粒体内活性氧含量(ROS)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稳定敲低β-arrestin1(Siβ1)的T-ALL细胞株Jurka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探针法分别检测细胞及线粒体内ROS含量.microRNA芯片检测及分析和Q-PCR验证β-arrestin1与microRNA的关系.miRbase软件预测microRNA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microRNA靶基因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结合.结果:成功构建J
目的:分析代谢相关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探索新的预后判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方法:以84例B细胞型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样本转录组(RNA-Seq)测序数据中的代谢相关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利用COX单因素回归及Lasso回归方法构建代谢相关基因预后积分系统,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积分系统的预后价值,采用GSEA软件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结果:从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共提取933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31个基因被鉴定为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4个基因在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