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紧扣新时代,素养立意展和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ahz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全国文综地理在稳中求变,“稳”的是试题涉及的概念、理论、考点等没有超出课标的要求,试题仍继续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变”的是近几年试题的情境设计更加联系实际,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试题更凸显“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考查。试题精选地理学科中生态、资源等相关内容,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本文以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为例,对部分试题考查的内容、设计创意、立意导向、体现品质、解题指导等方面分析。最后针对今年高考试题的变化,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备考启示。
  【关键词】试题命题立意;学科素养;备考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81-02
  一、试题命题立意稳中有变
  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精心选择反映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的时事热点作为典型案例,以这些案例设计情境,深入挖掘其中的地理内涵,引导中学地理教学注重“用地理的眼光”观察时事、认识世界。从以前命题的“素养立意”上升到“思想立意”,立意意涵高远,完美地升级了命题的意图。
  1.渗透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增强家国情怀、拓展全球视野。
  [例题1]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9示意该项目的位置。(图略)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设计创意]该题以“一带一路”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为背景资料,以比较分析的形式考查了交通运输的意义、工业分散的意义,工业区位条件等知识点。试题在高大的时代背景下巧妙地考查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知识点,实在妙哉。
  [立意导向]试题立意新颖,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引导学生关注“一带一路”对我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當今世界只有合作才能共赢。该题也很好地反应了当今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很多企业都积极走出去参与世界竞争。也让一线老师看到在平时教学中,看似枯燥的地理知识,如果与实际生活时事热点相结合并采取合适的呈现形式,就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能够让知识真正活起来。
  [体现品质]地理中的人文素养能够体现人的人文品质,而人文品质能够滋润人的心灵。该题的最大亮点就是激发了学生心灵深处热爱祖国的情怀。从题目的信息学生可以看出如今我的国家正在不断变得富强,这样学生心里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家国情怀。
  [解题指导]第(1)问考查港口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结合所学交通区位的影响和材料信息具体分析即可。答题关键是要注意“对该项目”和“对周边区域”记得分开答,答题方向是“经济价值”。第(2)问关键是要明白题目中的“模块化施工”就是指“工业分散”,然后答题的时与工业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该题就很好理解了。第(3)问需要考生认真提取材料信息,首先就是材料中中国和日本是主要目标市场,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距离目标市场较近,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天然气价格,提高竞争力。第(4)问考查的是“工业区位条件”,从材料信息不难得知俄罗斯和我国在该项目中各自的区位优势。该题(1)(4)问用的行为动词是“简述”和“指出”,考生只需简单说出要素就行了,(2)(3)问的行为动词是“说明”和“分析”,答题时要求详细联系要素前后因果关系进行解释说明。
  2.聚焦环境问题,增强学生人地协调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是人类进步中永恒的主题,我国已经把人地协调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今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中,考查“人地关系”的题目出现的频率一如往年的高,甚至有超越的趋势。某年全国卷考查环境保护的试题总结如下:
  [例题2](选修6:环境保护)
  “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命题背景】人地协调观体现在人们如何看待“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如何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本题以洞庭湖区的“堑秋湖”为背景,结合人类活动对其他物种的影响来考察环境保护的内容。
  【解题思路】
  【命题立意】该题以当今全球热点“维护生物多样性”为切入点,体现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对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后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更好地发展。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对人地关系有更清醒的认识,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中巧设“情境”,引导“情感”教学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程中,很多事件与地理息息相关,比如: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率;“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天宫、蛟龙、天眼等。因此,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事热点在地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学生平时都迫于学习压力,很少注意国内外的时事热点,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地理教师,在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要加强“情感”方面的教育,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的目的。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活用时事热点呢?以下提出几点看法。
  1.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资讯,灵活设题,开阔学习视野。
  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想方法增强学生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内外的热点新闻。为了丰富新闻资讯的获取方式,可以用分小组的形式,每周分布几个小组课外收集几则与地理紧密结合的新闻,并根据寻找的新闻素材设计相应的题目。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的引导小组成员主动思考新闻发生的根源,产生的影响及解决的办法等。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独立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深入挖掘本土资源,有机渗透“人地协调观”。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人地关系考查的环境问题很多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试题重视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态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适当以乡土资源为切入点。在教学中结合本地资源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外,还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新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一般教学效果都需要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实现,教学中不妨大胆指让学生站在家乡背景的高度来认识、关心生态环境,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
  举例:学生对家乡生态环境的调查
  (1)调查背景:我国已经把人地协调发展摆在重要的位置,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等,所以让学生了解人地关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明确当人类如果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或者过度排放废弃物会产生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
  (2)调查目的: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山市居民对中山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市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善建议。
  (3)调查内容:社区绿化状况、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居住地附近河流水质状况等。
  (4)作业形式:收集图片资料,整理环保宣传专辑;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小论文或手抄报;调查结果和教材相结合,编写环保检测题。
  3.教师巧用时事热点编写专题练习,给教材增添新鲜“血液”。
  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因为要追求稳定性,所以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的时事内容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为了给教材增添新鲜的“血液”,作为教师要增强对时事热点的运用能力。平时多收集时事热点,并设想这个材料如何用到理论中。
  (1)把时政热点材料汇编成专题复习资料。比如人口专题、经济专题(其中又可以细分为能源、农业、工业等)、人地协调专题(其中又可细分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等)……
  (2)结合当年国家时事热点精编试题。近几年与地理有关的时事热点有:热点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②精准扶贫;③“走出去,引进来”—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④推进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的开发;⑤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智能制造、共享经济;⑥建设交通强国—高铁、城市轨道、桥梁、港口建设;⑦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互联网+农业、确保粮食安;⑧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城市群、城市新区。
  参考文献
  [1]夏陶缘.探讨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才智,2017(15).
  [2]陈芳.谈高中地理教学本土化案例的开发与利用[J].才智,2017(15).
  [3]彭彦.网络时代下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9(04).
  [4]闫凤梅.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
  [5]王文志.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
  [6]徐伟,孙桂香.高中地理微课设计开发与教学的应用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
  [7]王焕.浅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
  [8]陈慧.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旅游素养培养研究[J].名师在线,2018(33).
  [9]张冲.浅谈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靈活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
  [10]冯璐.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提升[J].基础教育研究,2018(24).
  [11]王伟.乡土地理素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
  [12]贾琰.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28).
  [13]戴勇,钱小慧,刘春学.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14]陶力越.基于主题情景式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以“城市(City)·绿色(Green)·工业(Industry)”一课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S1).
其他文献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下称鞍钢)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曾有过巨大贡献和辉煌业绩.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的冶金企业步入"夕阳行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
文章介绍了沿海环境监测相关背景知识、研究现状和开发技术,以浙江附近沿海环境污染监测GIS系统设计为例,讨论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结构、模块划分、功能设计,阐述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及实现,对系统开发过程中污染分析作出评价,对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
部队气象预报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飞行气象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针对气象预报员的职业特点,总结分析了影响当前气象预报员心理素质的常见不良心理现象,并提出
提高实践教学效率是目前的热点问题。开发了一个实践教学的软件平台,有效的解决了实验互动性不足的问题。而且还提出了一整套实验效果评测指标,并在平台中进行了实现,基本解决了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看,会计控制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中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领导人实行最优化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利用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进行规划、调节、约束和促进,以实现价值增值的一个控制系统.它是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制约会计人
【摘 要】塑造青年学生的健康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主要途径,担负着重要的德育任务。在重视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发挥素质教育功能,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极其重要。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79-01  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辽宁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凌钢),面对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为了使所属型材厂主导产品热带生产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公司与分厂上下结合,严抓细管,共同控制,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