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普高热,职校生源素质相对较低,给职校数学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压力,职校数学教学改革成为必由之路。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应做出相应改革。
关键词: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
一、职校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职校数学的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问题:(1)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恰当;(2)数学课怎样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3)学生缺乏自信,基础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学生不善于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根据课程改革的灵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职校课改的关键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各种人才。数学教学中要发挥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等综合功能,精心设计课程模块,为专业教学、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服务。
由于职校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且其培养要求以应用能力为主,因此职校数学教学不应从理论出发,而应从专业实际需要出发。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在内容构架体系上坚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以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去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必要的常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降低理论难度,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不求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不求严密的理论推导,但求结论的熟练掌握。
在保证理论含量够用的同时,职校数学教学应注重应用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不同的教学目的,对同一数学问题的侧重方向不同,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发挥数学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促进作用,而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学要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应与专业特点相适应,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融合。
三、教学改革内容
1.更新教学观念。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们要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不以学习好坏来评价学生,不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自尊受损、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们更不能对他们失望,甚至完全失去教育信心,相信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让我们记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同时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学生观,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
2.调整教学内容。职校数学课应打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职校不同专业的课程,涉及数学知识面广,内容分散,往往是学生学了很多数学知识,但在用数学去理解、描述、解决专业领域问题时仍有困难,感觉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不上,而专业课中需要的数学知识似乎又没有学。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建立以后继专业课程需要为目的、以专业体系为依据、以为专业课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以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处理生产、生活中问题为根本目的的课程模块。
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因地制宜地抓校本教材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作必要的顺序调整或作内容增补,可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使调整后的数学教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又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对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1)抓好预习。指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学会写阅读提纲,记预习笔记,标记疑点。(2)教会听课。指导学生对照教师的讲解,积极开动脑筋,把自己没注意到、没理解透的问题弄清楚。教会学生掌握“先听后记”的记笔记方法,即把所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课后再对有关内容进行复习,对笔记作适当补充。(3)指导复习。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所侧重地归纳、总结和分析,找出内在规律,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通过列表、绘图,把内容简单化、有序化,便于记忆。
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针对目前职校生状况,为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可用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等方式。愉快的学习会令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电脑多媒体的视、听、动三维立体式教学手法交叉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兴奋、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新知识,可将一些难度大、作法过程复杂、在课堂上难以突出实际效果的几何图形或演示较为困难的函数图像,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乐学的气氛中更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总之,职校数学教学必须根据职教特点、专业需要、学生实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和思维训练为主线,重组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改善评价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培养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一冰.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职教通讯,2005.
[2] 德恩等.职业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方展画.浙江省创新教育研究与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
一、职校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职校数学的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问题:(1)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恰当;(2)数学课怎样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3)学生缺乏自信,基础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学生不善于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根据课程改革的灵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职校课改的关键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各种人才。数学教学中要发挥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等综合功能,精心设计课程模块,为专业教学、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服务。
由于职校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且其培养要求以应用能力为主,因此职校数学教学不应从理论出发,而应从专业实际需要出发。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在内容构架体系上坚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以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去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必要的常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降低理论难度,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不求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不求严密的理论推导,但求结论的熟练掌握。
在保证理论含量够用的同时,职校数学教学应注重应用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不同的教学目的,对同一数学问题的侧重方向不同,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发挥数学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促进作用,而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学要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应与专业特点相适应,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融合。
三、教学改革内容
1.更新教学观念。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们要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不以学习好坏来评价学生,不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自尊受损、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们更不能对他们失望,甚至完全失去教育信心,相信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让我们记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同时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学生观,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
2.调整教学内容。职校数学课应打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职校不同专业的课程,涉及数学知识面广,内容分散,往往是学生学了很多数学知识,但在用数学去理解、描述、解决专业领域问题时仍有困难,感觉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不上,而专业课中需要的数学知识似乎又没有学。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建立以后继专业课程需要为目的、以专业体系为依据、以为专业课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以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处理生产、生活中问题为根本目的的课程模块。
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因地制宜地抓校本教材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作必要的顺序调整或作内容增补,可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使调整后的数学教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又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对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1)抓好预习。指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学会写阅读提纲,记预习笔记,标记疑点。(2)教会听课。指导学生对照教师的讲解,积极开动脑筋,把自己没注意到、没理解透的问题弄清楚。教会学生掌握“先听后记”的记笔记方法,即把所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课后再对有关内容进行复习,对笔记作适当补充。(3)指导复习。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所侧重地归纳、总结和分析,找出内在规律,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通过列表、绘图,把内容简单化、有序化,便于记忆。
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针对目前职校生状况,为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可用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等方式。愉快的学习会令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电脑多媒体的视、听、动三维立体式教学手法交叉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兴奋、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新知识,可将一些难度大、作法过程复杂、在课堂上难以突出实际效果的几何图形或演示较为困难的函数图像,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乐学的气氛中更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总之,职校数学教学必须根据职教特点、专业需要、学生实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和思维训练为主线,重组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改善评价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培养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一冰.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职教通讯,2005.
[2] 德恩等.职业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方展画.浙江省创新教育研究与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