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ngcj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普高热,职校生源素质相对较低,给职校数学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压力,职校数学教学改革成为必由之路。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应做出相应改革。
  关键词: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
  
  一、职校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职校数学的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问题:(1)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恰当;(2)数学课怎样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3)学生缺乏自信,基础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学生不善于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根据课程改革的灵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职校课改的关键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各种人才。数学教学中要发挥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等综合功能,精心设计课程模块,为专业教学、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服务。
  由于职校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且其培养要求以应用能力为主,因此职校数学教学不应从理论出发,而应从专业实际需要出发。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在内容构架体系上坚持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出发点,以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去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知识,必要的常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降低理论难度,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不求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不求严密的理论推导,但求结论的熟练掌握。
  在保证理论含量够用的同时,职校数学教学应注重应用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不同的教学目的,对同一数学问题的侧重方向不同,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发挥数学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促进作用,而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学要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应与专业特点相适应,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融合。
  
  三、教学改革内容
  
  1.更新教学观念。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们要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不以学习好坏来评价学生,不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自尊受损、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们更不能对他们失望,甚至完全失去教育信心,相信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让我们记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同时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学生观,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
  2.调整教学内容。职校数学课应打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职校不同专业的课程,涉及数学知识面广,内容分散,往往是学生学了很多数学知识,但在用数学去理解、描述、解决专业领域问题时仍有困难,感觉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不上,而专业课中需要的数学知识似乎又没有学。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建立以后继专业课程需要为目的、以专业体系为依据、以为专业课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以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处理生产、生活中问题为根本目的的课程模块。
  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因地制宜地抓校本教材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作必要的顺序调整或作内容增补,可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使调整后的数学教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又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对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1)抓好预习。指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学会写阅读提纲,记预习笔记,标记疑点。(2)教会听课。指导学生对照教师的讲解,积极开动脑筋,把自己没注意到、没理解透的问题弄清楚。教会学生掌握“先听后记”的记笔记方法,即把所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课后再对有关内容进行复习,对笔记作适当补充。(3)指导复习。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所侧重地归纳、总结和分析,找出内在规律,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通过列表、绘图,把内容简单化、有序化,便于记忆。
  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针对目前职校生状况,为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可用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等方式。愉快的学习会令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电脑多媒体的视、听、动三维立体式教学手法交叉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兴奋、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新知识,可将一些难度大、作法过程复杂、在课堂上难以突出实际效果的几何图形或演示较为困难的函数图像,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乐学的气氛中更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总之,职校数学教学必须根据职教特点、专业需要、学生实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和思维训练为主线,重组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改善评价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培养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一冰.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职教通讯,2005.
   [2] 德恩等.职业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方展画.浙江省创新教育研究与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人物名片】 白灵贵,生于1964年9月,男,汉族,大学文化,现任眉山市岷东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维稳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个人,2015年6月,被四川省委授予“践行‘三严三实’优秀党员领导干部”荣誉称号。  “近3年来,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基本实现新区规划全覆盖,提前实现‘三年形成框架’目标。”8月下旬,记者在眉山采访期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取得效果,这是每个教学工作者都应积极研究、探索和尝试的。  1.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人类的两大主要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是在接受他人知识过程中获得经验,探究性学习是探索、深究、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学生获得新经验并引起内在素质与外在行为变化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追究,更侧重对未知事物的了解认识上。  2. 探究性学
一、 注重概念的本源,概念产生的基础     由于概念本身具有的严密性、抽象性和明确规定性,传统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诱思探究模式的结构程序是:情境激疑→诱导探究→迁移运用→检查反馈。该模式通过教师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开发其智力,提高
当今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创新的社会需要创新的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学校通过有效的科学方法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使其成为创新人才的新型教育。创新教育需要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三方密切配合,以达到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才能、磨练创新个性的目的。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很多,但就目前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不失为一条实施创新教育的好方法。  其实,从2004年开始的新课改正是适应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