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蛾幼虫致病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蛾幼虫(俗称洋辣子、刺毛虫、毛辣虫)皮炎是刺蛾幼虫触刺人体皮肤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季节性皮肤病,好发于每年的6月-11月间,其它月份亦有散发。发病机制为:刺蛾幼虫体接触人、畜皮肤时,刺入毒刺并将其中的毒液释入皮肤而发病。作者在实验性人体刺蛾幼虫皮炎和动物皮炎的研究中, Thorn moth larvae (commonly known as foreign spicy, caterpillars, Trichinella spiralis) dermatitis is a common seasonal skin disease caused by thorn larvae touch the human skin, occur in June-November each year, the other months There are distribution. Pathogenesis: thorn moth larvae body contact with livestock and poultry skin, piercing stinger and the venom released into the skin and the disease. In the study of experimental human larvae dermatitis and animal dermatitis,
其他文献
武田扎拉格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的东南段,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温热液脉状矿床。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的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
自1987年发现一氧化氮(NO)即为内皮源性的舒张因于以来,对此领域的研究不断深人。国外报道,吸入NO可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心脏手术后历致的肺动脉高压,国内对此报道较少。本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积累临床资料。方法 2015年12月选择咸宁市三家医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200例,用一般情况问卷、疲劳量表-1
[校长简介]许玉平,1975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后进修东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先后任职于沈阳市第126中学、91中学、38中学、浑南二中。2007-2009年
应用低温包埋、紫外线照射、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首次在透射电镜下确定White树脂包埋淋巴细胞内β-葡葡糖醛酸酶在超微结构水平的精确定位,观察到淋巴细胞的内质网、高尔基复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全面论述了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认为它涉及艺术的源泉、艺术的真实性、艺术的主体性、艺术对现实的反作用等问题,并将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与柏拉图、贺拉斯、郎加纳
8月下旬,在中共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民进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出版界会员代表40余人聚会辽宁省葫芦岛市,举行民进东北三省第8届出版工作研讨会。会议围绕出
家庭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人类祖先处于动物状态时期。由动物、半动物家庭到人类家庭是一个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交互、综合作用的过程,是与发情期消失、高级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狩猎、定居等因素的出现分不开的。人类家庭的文化因素以一定的生物因素为前提,生物因素的演进促进文化因素的产生、发展;文化因素的产生,又保障了家庭中的生物学关系,并使其具有文化性,导致与动物家庭根本不同的文化、社会因素得以控制、调节生物因素的人类家庭的形成。 最初的人类家庭,是一个依附于较大群体的、不稳定的、建立在两性关系基础上的小联合体,其结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