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enaclair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重要的国民健康教育事业,关系到群众健康水平。体育也是学校教学重要的教学科目,影响学生身体素质。高校作为优秀体育资源集合地,能够辐射体育引导作用,带动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增强学生体育素养。“健康促进”理念作为全民健康体育理念,要求高校扩大体育教学作用,将其应用于教学改革当中,提升体育教学价值。故此,文章将分析体育教学有效载体,研究教学改革设计,旨在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健康教育”促进理念是于1986年所提出的理念,建议将体育运动转化为社会行为与国家发展战略,该理念发展至今日,内容被不断丰富、完善,指导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并同我国全面健身理念进行深度融合。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将“健康促进”新理念应用于全面健康教育当中,能够提升体育教学改革深度,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分析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用“健康促进”新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1 “健康促进”新理念下体育教学有效载体分析
  1.1“健康促进”新理念实质
  “健康促进”新理念是体育价值与体育意义的深层次升华,强调体育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阐述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健康促进”新理念提出背景,主要是由于在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希望能够通过“健康促进”新理念促进人类体育事业发展,提升人类身体健康素质。“健康促进”新理念对各国体育事业造成深远影响,尤其在教育领域中,引领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能够让高校体育教学更加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1.2“健康促进”新理念融合
  “健康促进”新理念强调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属于健康教育范畴,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依赖于体育方式执行。我国教育部门为了落实“健康促进”新理念,将体育教学进行深度改革,部分学段体育课程内容被改名为《体育与健康》,均强调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健康促进”新理念开展教学设计,不仅从专业角度开展体育竞技教学,也延伸了体育教学价值,让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强调体育教学的本质属性。
  1.3“健康促进”新理念关系
  “健康促进”新理念下,要理解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了解“健康促进”新理念对于二者的促进关系。从概念范畴而言,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间有互动、有交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由体育所带来的益处。因此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要将体育教学视野放宽,设立多重体育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发挥高校体育教学价值。
  1.4“健康促进”新理念载体
  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希望,高校则是国家未来优质人才培养基地,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健康促进”新理念实践过程中不能够仅依靠口号、宣传去落实,而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高校体育教学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方向,也是落实“健康促进”新理念的有效载体。
  2 “健康促进”新理念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计
  目前,我國高校体育教学主要分为公共课与专业课两大模块,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但在公共课教学中目的性不强,均没有很好地落实“健康促进”新理念。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计主要从目标、内容、模等多个方面开展,提升教学改革水平。
  2.1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主要从学生心理健康、身体素质、社会发展、专业技能等几方面发展,因此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直接性、发展性、持续性三大目标,对应学生不同的体育教育成长需求。
  第一,直接性目标设计。直接性目标指的是体育基本知识、体育基本能力、体育基本生活,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体育健康等直接性能力需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个性能力,并改善学生生活作息习惯。
  第二,发展性目标设计。发展性目标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陶冶个人情操,从直接的体育活动中获得更深层次内容,提升高校体育教学价值,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完成求知与成才的综合性发展。
  第三,持续性目标设计。持续性目标设计,是从体育教学的整体连贯性、系统性考虑,并通过体育教学目标进行优化,从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学生的体育能力与健康教育成长需求,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注意不同阶段体育教育目标变化。
  2.2教学内容
  无论是高校体育专业课还是公共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设计的专业性,更要考虑其健康教育价值,让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专业技巧、教学难度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确保教学难度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合,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育技能,对于学生肌肉群发展、心理健康素质均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跨栏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起跑、过栏动作、栏间跑技术动作等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肌肉爆发力、上肢与下肢平衡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教师在选择内容时,明确技巧训练后所带来的益处,合理安排集体训练、个人训练、比赛训练等各个环节,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2.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执行教学内容的具体方法,能够实践目标教学价值,让教学内容更好地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具体方法如下:(1)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互动环节,带动活动氛围,也有助于师生、学生之间交流实际能力,提升教学效果;(2)评价教学。对于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心健康与专业技能的影响,由此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提升评价教学价值;(3)活动教学。“健康促进”新理念下强调利用多种资源开展教学,将活动教学应用于其中,可以带动更多的群体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甚至能够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家庭,让学生在学校、家中都能够得到充分锻炼。
  2.4教学资源
  在“健康促进”新理念下开展教学改革,需要多项教学资源作为支撑。从“健康促进”新理念下出发,教师可以动用多项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工作。主要资源有以下几种:第一,学校资源。学校资源是指教师资源、器材资源、操场资源、社团活动资源;第二,社会资源。社会资源主要是指高校体育赛事、城市体育赛事等大型体育活动;第三,家庭资源。家庭资源是指由家庭所提供的体育教育氛围。从客观情况来说,高校在落实“健康促进”新理念时,学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也得到一定开发,但家庭资源利用不足。但在新冠状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如何利用家庭资源开展体育教学也成了研究重点,教师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教学、家校互动教学、家长参与教学几个方面,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提升实际教学效果。
  3 结语
  体育是一项全民事业,对于增强国民素质,改善国家体育精神面貌具有重要价值。高校是我国高等体育资源集合地,集合了最专业、最优秀、最全面的体育资源,也培养了众多体育人才,提升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够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干预学生生活方式,给予学生健康的精神生活。文章中针对如何开展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高校在落实“健康促进”新理念时,要从把握教学目标、模式、内容等多方面内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创新、改良教学方案,才能够真正实现其体育教学价值。
  (作者单位:海城建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新冠病毒疫情在给我们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关于身体、生命以及健康等多维度的思考。面对疫情,我们更应深刻理解体育教育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体育对生命健康的促进作用。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席卷全球,截至2020年9月,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3000万,死亡病例达96万之多。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灾难,健康问题再一次成为了普罗大众关注的焦点。这场疫情在引发恐慌之余,也使人
期刊
校园足球训练作为综合性比较强的一种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道德品质等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教师在小学校园足球训练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德育渗透。此外,校园足球训练作为一项颇受小学生喜欢的运动,其本身就有着较强的德育功能,教师只要深入挖掘就会找到很多恰当的德育渗透方法。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校园足球训练中的德育渗透路径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  1 小学校园足球训练的德
期刊
政治文明意味着现代政治的文明化,这种文明的政治是政治的人文关怀与宪法和法律理性秩序的统一.现代政治文明首先是宪法文明,更是宪政文明.宪政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宪法治理下的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
小城市培育试点是浙江推进新型城市化、打造瓤的经济增长极的一大创新举措。本研究通过点上解剖麻雀,阐述浙江小城市培育的具体实践,剖析由“镇”向“城”历史性跨越中的存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