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替尼调控Egr-1/TLR4/mTOR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Hep3B增殖迁移侵袭及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

来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m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阿法替尼是否通过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Toll样受体4(TLR4)/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Hep3B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其细胞凋亡。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阿法替尼处理Hep3B细胞,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活化的(Cleaved)-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gr-1、TLR4、mTOR蛋白的表达,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增生型糖尿病虹膜病变(PDI)对侧眼糖尿病虹膜病变及视盘新生血管发生率。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4年2月至2020年5月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接受虹膜荧光血管造影(IFA)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的PDR合并PDI患者36例7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例34只眼,女性19例38只眼;平均年龄(62.3±4.7)岁。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对比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ochrane、Embase和PubMed等数据库,查找建库至今中医药对比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RCT研究,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运用Stata 14.0和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入选10篇文献,纳入6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普萘洛尔治疗,中医药在降低门静脉内径,提高
目的:探讨血脂及总胆汁酸用于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并行肝穿刺的CHB患者120例,患者于肝脏活组织检查1周内行血常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检测,分析各期纤维化之间胆汁酸(TBA)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 1)、载脂蛋白B(apoB)]的差异,同时计算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依据Scheuer方法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评价,以肝组织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T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肠道共生菌及代谢产物分布状态及其与肝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首发肝癌患者105例,随访收集患者病情进展信息以及死亡情况,检测提示病情的相关恶性生物标志物水平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采集受试者确诊时粪便样本,测定其肠道共生菌分布情况,全部患者随访1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生存情况,同时分析肠道共生菌及其代谢产物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联情况。结果:随访预后不良者(死亡和病情进展者)相关恶性指标水平更高。患者优势共生菌前两位为嗜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随访死亡组嗜乳
病例介绍:患者汪某,男,56岁,工人。因“反复身目尿黄伴腹泻7月余”于2017年3月30日入院。2016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身目尿黄,伴腹泻,3~4次/d,含大量油脂,无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恶心呕吐,未予重视及治疗,后身、目、尿黄加重,腹泻5~6次/d,故于2016年11月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诊治,查肝肾功能:TBil 329.5μmol/L,DBil 190μmol/L,ALT 238 U/L,AST 218 U/L,GGT 333 IU/L,ALP 333 U/L,TBA 403.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以血清转氨酶升高、自身抗体阳性、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肝组织学特征性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由自身免疫反应所介导[1]。该病多发于女性,起病隐匿,发病率高,分布广泛,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西医以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以单药泼尼松(龙)治疗或联合硫唑嘌呤较为多见[2],但因其治疗周期长,副作用较多,预后差异大,症状易复发等因素而疗效欠佳。
随着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结合物联网的远程康复模式势必推动以社区康复为核心的三级康复网络建设。某市级康复医院与市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康复网络,并用于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双方就项目管理制定合作方案,设计并构建了远程社区康复管理模型。在远程监控及设备数据物联下,市级康复医院的治疗团队可根据即时获取的相关功能评定数据制定治疗方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治疗团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男性健康。骨骼是前列腺癌最主要的转移部位,超过7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和骨相关事件(SREs)。骨转移及其引发的SREs如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骨改良药物治疗骨转移预防SREs不可忽视。目前,前列腺癌骨转移尚无统一治疗方案,针对现阶段的诊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国抗癌协会泌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1],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癥瘕”“肝积”“积聚”等范畴。我国肝癌粗发率居全球第五位[2],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威胁。陈四清副教授(以下简称陈师)系全国名老中医张继泽工作室主任、孟河医派(马家)第五代传人,对辨治肝癌有丰富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收获颇多。
目的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NGS)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循环游离DNA(cfDNA)突变的性能验证,评估NGS、微滴式数字PCR(ddPCR)和超级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uper-ARMS)在NSCL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入组75例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就诊的NSCLC患者。采用NGS检测标准品、25例初诊未治疗患者的血浆cfDNA、以及血浆中掺入血红蛋白(0.5 mg)、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