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中职财会课堂多姿多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财会专业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情境教学不仅能直观地呈现财会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内化。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本文围绕如何创设情境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财会专业;中职生;情境;教学
  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行为往往建立在具体的知识背景中进行的,而且生动形象的情境容易激活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实践证明,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而且,通过情境为驱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会计实务实践活动。因此,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可以让中职财会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
  一、 创设岗位情境,驱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然而,中职生还没有真正的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教学中创设岗位情境可以有效的驱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通过岗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在情境中开展学习。这样,学生的职业意识被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例如:在教学《应收账款》时,就创设了这样的岗位情境:去年我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张群被某公司聘为实习会计,该公司让财务经理作为他的指导老师。该公司上半年赊销给另一家公司产品1000件,售价为100元每件,其增值税率为17%,并为其代垫各种费用3000元(款未收)。这样,就明确了应收账款的核算内容。这样任务中包含很多的知识点,如核算应收账款、核算现金折扣、核算坏账准备。这就把三大知识点隐含在三个小任务中了,每小节把一个小任务完成。与此同时,把每小节的任务划分成更小的任务,即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设置了“应收账款”账户,处理应收账款发生的业务,处理应收账款回收的业务。这样的岗位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唤起了学生职业使命感,从而有信心把账务处理好。
  二、 创设艺术情境,培养学生对财会专业的热爱
  会计知识逻辑性强,众多的数字与账理显得枯燥乏味。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从而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财会专业人员。在传统的财会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却忽视了其中的艺术性。因而难以激发中职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对财会专业的热爱。因此,创设艺术情境可以让专业知识显得更加的丰满。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去鉴赏财会知识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例如:财务会计就是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与社会公众等提供反映该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信息的。这样报表的格式美,以及其中数据的平衡关系、各项指标分析生成出来的信息等,无论是它的形式还是内涵都具有一种特定的美。只有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员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这种审美必须建立在财会知识熟练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欣赏这种美。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财会专业知识,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三、 创设操作情境,切实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众所周知,财会专业不仅理论性强,而且要求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完成会计实务,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分析财务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把具体任务中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发现問题。我们知道,任务中通常含有隐性的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把新知识提取出来,通过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创设具体的操作情境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在教学《应收账款的核算》这一内容时,我们不妨把任务呈现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对产生应收账款的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就逐步地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首先,通过审核原始凭证,来判断核算的内容。其次,确定一下应收账款的入账数目。最后,设置一个“应收账款”账户,并且编制会计分录。这样,就完成了账务的处理。通过这样的具体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一步一步的完成了应收账款的核算。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促进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进行账务处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四、 创设模拟情境,强化会计技能与职业意识
  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然而,中职生不仅文化基础薄弱,对文化知识不感兴趣,而且对专业知识与技能也没有信心,缺乏职业意识。我们知道,中职《会计实务综合实训》是理论与实践都比较强的课程,也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用到知识最多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创设了模拟情境来强化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并让学生在强化过程中形成职业意识。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从而变得想学、爱学、乐学。同时,懂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是不可割裂的,需要相互之间的渗透。所以,在实训教学中创设模拟操作实训情境:一个因民间借贷关系而产生的诉讼案中,涉及《经济法》是相关条款。这样,就出现了《会计实务综合实训》中的有关要求。这样的模拟情境立即激起了学生探究这一知识点兴趣,于是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实践证明,创设模拟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愿望。既能够有效的强化技能训练,同时也强化了职业意识。这样,就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从而取得了预习的教学效果。
  综合上述,情境化教学手段激活了中职财会专业课堂。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展现了会计专业知识,既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理论性较强的会计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情境教学手段的效果,才能让财会专业课程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鑫.关于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J].轻工设计,2015(1).
  [2] 曹欣欣.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职教通讯,2016(10).
  [3] 吴玲玲.浅析我国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商情,2016(15).
  作者简介:贾爱燕,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一、学生现状rn现在的中学生由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特强,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对他们冲击相当大,加上手机的普及,更多的孩子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手机和电脑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主要通过文字的书写和口语交际来教学生如何传递感情、表达情感,而学生获得这些传情达意的能力,主要依靠阅读的方法。好的阅读方法能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真正融入其中,并能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自己阅读、写作等各方面的理解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影响,使得当前小学生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实施有一些变化,通过本文的探讨,对小学语文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自身修养,陶冶心灵的主要方式.有人计算过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在校学习的时间不过短短十几年,而这样短暂
学校西校门口的花园里长着几株桂花树.金秋来临时,桂树便绽开花朵,白的、黄的、红的,好似天空中繁星点点,每每风儿吹过散发出使人陶醉又迷人的芬芳.rn桂花的树冠是椭圆形的,
期刊
文学作品的艺术功能之一就在于它要通过特定的语言和行动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雷雨》也不例外,它艺术化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场景中塑造了周朴园、
在如今的中学教育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不单是因为学生在各种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值很重,还因为这是培养学堂各种能力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历来都是教师
英语习语是英语国家长期使用、有广泛接受度的固定语言习惯。习语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地理历史、神话传说、文学名著等。在英汉翻译中,英语习语不可避免。翻译与
本文拟通过对“生本对话”教学实践的探索,引导学生与文本主动对话和深层次对话.在对话中,走近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言语智慧,形成富有个体生命色彩的思想和言语.
摘要:用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已引起极大的关注。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阶段,汉语拼音的学习也是基本课程,但苗山地区的孩子在学习拼音基础较为薄弱,如何培养苗山孩子学习拼音的意愿就很有必要,本文深入了解目前苗山地区孩子学习拼音的现状及问题,通过问题提出如何培养苗山孩子学习拼音意愿的建议,在研究价值上可以为学生学好拼音,促进各民族间交流和联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语、拼音;小学;培养  一、 苗山地区小学
摘要:本文以高职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指出了加强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高职学生心理韧性的特点和差异性,并针对各种特点和差异性,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心理韧性的目标和策略。  关键词:心理韧性;差异;影响因素;策略  一、 心理韧性的定义  心理韧性,英文为Resilience,原本是物理学概念,指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回弹。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目前主要存在三种定义: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