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复控制的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源

来源 :机电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l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ED驱动电源大多使用了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作为储能滤波元件,然而其平均寿命远低于LED器件,限制了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和电源功率的进一步提升.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的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源,采用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提高输入功率因数,此外,利用Buck/Boost变换器进行升压储能,并结合周期性重复控制算法,对储能实施调节,从而达到输入脉动功率与输出恒定功率之间的平衡,使负载LED获得恒定电流.由于没有采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因而提高了LED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最后,搭建了一套基于重复控制算法的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源,测得输入功率因数为0.97,恒定输出的电流纹波系数为3%.
其他文献
采用料浆法在GH710镍基高温合金上制备Al-Si渗层,依据HB 7740—2017《燃气热腐蚀试验方法》规定,对制备的A l-S i渗层和G H710合金基体在900℃下研究了燃气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经845℃×24h/氩冷+760℃×16h/氩冷扩散处理可使叶片得到20~30μm深的均匀渗层,A l-S i渗层可提高G H710合金的抗燃气热腐蚀能力.
奥氏体不锈钢封头在冷旋压加工过程中发现表面有微裂纹,经过宏观观察、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测等试验发现,微裂纹是由于冷压变形导致的马氏体相变和基材中存在过量线状铁素体共同导致的,在旋压工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后续需要控制奥氏体不锈钢中线状铁素体的含量.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叉车AGV结构,适用于智能化自动生产线的物料运送,叉车AGV主要部分包括底部与两组舵机和万向轮连接的对称式车身机构、为货叉机构提供支撑的前移机构、由叉架和叉臂等组成货叉机构及采用对角舵轮驱动的四轮式结构的驱动机构单元.运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叉车AGV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网格化处理,获得了货叉及门架的应力和位移结果,表明该叉车AGV结构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模态分析计算表明货叉的末端和门架的顶部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容易发生变形,需进行强化.采用ADAMS软件对叉车AGV的稳定性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试验与
汽车驱动轴与轮毂多采用花键联接.随着电动机和电池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动汽车的使用日益广泛,但是电动汽车起速快、瞬时扭矩大、启停频繁的特点要求花键副具有较高的扭转强度,对现有汽车轮毂花键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关于花键的研究多放在加工成型上,对花键自身却鲜有探究.从生产实例出发,结合国家设计标准,采用编程方式探究花键相关参数对汽车轮毂花键副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在花键副所受最大转矩T=1510 N·m的实际工况条件下,遵循五大强度设计要求,对汽车轮毂花键副进行了参数优化设计.为了使理论数值分析的结果更加可靠,
伴随着车联网的兴起与5G时代的到来,车载应用面对的业务类型变得纷繁复杂,数据量也出现井喷式增长,亟需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支撑,因此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技术应运而生,它对于“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的车联网应用来说是非常良好的选择。与此同时,面对紧俏的通信与计算资源,合理高效的资源调度也是十分重要且迫在眉睫的。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专注于车联网多业务场景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