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几何初步知识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okliuqiok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好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几何教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48-1
  逻辑思维是遵循思维的规则,有步骤、有顺序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或依据某些知识进行推理,得出新判断,形成新概念的思维过程。通过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将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初步的发展。
  一、在感知数学材料过程中,形成思维表象
  学生建立几何形体的概念,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都是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才得以实现的。如在教学“角”的认识,分析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时,教师可用两根橡皮筋,将它们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点上,拉开橡皮筋即构成一个角,然后把这个角的两边即橡皮筋沿射线方向逐步拉长。在这既形象又直观的演示之后,学生的脑海里已初步出现一幅思维过程图,形成表象。接着,问学生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肯定异口同声地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此时,老师不能满足于学生的这一回答,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记忆表象的作用,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的长短无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得出结论。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了关于“角”的表象,这些表象将成为思维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在解题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过程的本身是逻辑思维的过程,需要对数学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依据数学进行判断、推理。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做题时试一试、议一议,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讲解习题前让学生试一试
  在讲解例题、习题之前,要让学生试一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他们的解题方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小节时,其重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直接问学生:你不看书能直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并把刻有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纸片发给学生。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拿出量角器来量,其结果大多在180左右。于是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呢还是约等于180度?继而让学生把三角形剪开,把各自所得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使三个顶点重合,结果学生不用度量就能肯定地回答: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度。就这样,在让学生试一试的基础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促进了思维发展。
  2.讲解习题后让学生议一议
  在讲解习题后,让学生议一议,要求学生根据老师讲的解题方法,判断自己在尝试阶段提出的解题方案是否正确。讨论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解法。如有,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并对不同解法作出必要评价。如在教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设计了下面一道题:求右边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见图)
  开始,可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大多数学生只满足于将面积计算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提出“用多种方法解答”的要求,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得出下面四种解法:
  解法一:10×6 (12 10)×(12-6)÷2=126(平方厘米)
  解法二:10×12 (12-6)×(12-10)÷2=126(平方厘米)
  解法三:12×12-(12 6)×(12-10)÷2=126(平方厘米)
  解法四:(6 12)×10÷2 12×(12-6)÷2=126(平方厘米)
  这样,使学生不仅仅获取了数学知识,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还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在说理过程中,培养思维严密性和条理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往往单一,且缺乏严密性和条理性。为此,平时教师要特别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
  1.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提高思维的质量
  在教学“圆锥体体积的求法”时,首先让学生读课本,然后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演示,这样学生基本领会了“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接着教师可换一个圆柱体量杯(与圆锥不等底不等高),来让学生演示,以强调“等底等高”这一概念的地位和作用。这时,要求学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都不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呢?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空前的调动,课堂气氛也达到高潮,会你一言我一语的进行讨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老师要认真引导,耐心启发,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都不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的。
  2.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思维水平
  学生学了“角”的分类以后,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说出以下图形中角的种类及其相应的个数。(见图)开始,学生答案肯定次序零乱,且有重复也有遗漏。这时,教师告诉学生,不论做哪一件东西做哪一件事,都应讲究一定的顺序,即条理性。相信,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一定能想出如图所示的次序,即∠AOB、∠AOC、∠AOD、∠AOE、∠BOC∠BOD、∠BOE、∠COD、∠COE、∠DOE(反之亦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无形中得到了培养,思维水平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老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素质。
其他文献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著名著作,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对象征主义的运用。当然,他同时运用了现实主义,比喻意义以及冰山理论等。但是这里仅着重研究象征主义,特别是圣地亚哥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琥珀。琥珀是亿万年前的松脂被埋入地下变成的化石。珍贵的琥珀,里面会很巧地包着一只蜘蛛或苍蝇等小动物,为人们研究远古生物提供不可多得的资料。可是,这一块最新发现的琥珀,里面包的东西,谁也不知道是什么。  那是一个变幻不定的光团,用显微镜观察,发现里面有一些影像在翻滚,但看不真切。  “混沌不定,好像一个梦,”考古学家判断着,“用投影仪放大!”  投影仪将琥珀中的景象投射到大屏